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勤2018中國移動消費調查:智能手機擁有量全球排名第一 短視頻內容霸屏

德勤2018中國移動消費調查:智能手機擁有量全球排名第一 短視頻內容霸屏

德勤中國移動消費者調查2018年最新調查分析了中國消費者和移動數字設備及應用的供需狀況,概述了手機擁有、人工智慧應用程序、指紋認證、二手手機市場、短視頻應用程序、移動支付、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行動電話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等九項重要發現。根據在中國境內收集的樣本,該調查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極具代表性和有價值的建議。

一、中國用戶喜新厭舊

1. 中國的手機擁有量在全球排名第一

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擁有量達到96%,同比增長7%,比全球平均擁有量高出6%。

2. 中國用戶更換手機的頻率高於全球用戶

與全球用戶相比,中國用戶更換手機的頻率更高。在2017年以後的手機購買量中,中國用戶佔比接近80%,而全球用戶僅佔58%。99%的中國用戶在購買手機時選擇新手機,10%的全球用戶仍在使用二手手機。

3. 中國用戶在線手機購買率遠高於全球用戶

從手機購買渠道來看,52%的中國用戶的手機是在網上購買的,而全球只有28%的用戶是在線上購買的。

二、中國在基於人工智慧的移動應用程序方面遙遙領先

一般來說,中國用戶使用的基於人工智慧的移動應用的比例高於全球用戶

總體而言,中國用戶使用基於人工智慧的應用程序數量遠遠超過全球用戶。

海量數據推動了中國智能手機應用的增長。日常必備的手機為機器學習提供了大量的訓練數據,使中國成為數據領域的超級大國。

得益於科技巨頭提供的開源社區,以及海量的搜索數據、多樣化的產品線和龐大的用戶需求,中國基於人工智慧的移動應用迅速增長。對於客戶端基於人工智慧的應用程序來說,手機是最佳的載體。

三、指紋身份驗證佔主導地位

指紋認證在中國手機生物識別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2018年,指紋認證已成為中國手機的標準配置,2018年同比增長35%。面部識別和語音識別在2018年都增長了26%。從全球來看,密碼識別仍然是解鎖、授權支付和轉賬的首選。全球用戶指紋認證、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應用較少。

指紋認證在中國的應用遠遠高於國際水平。由於中國用戶更換手機的頻率高於全球用戶,因此他們可以通過更換手機來體驗最新的手機生物識別技術。2018年指紋認證進一步完善。2018年,智能屏幕指紋認證被製造商廣泛應用。更快捷、更簡單的操作,結合微信、支付寶等支付解決方案,使指紋認證進一步滲透。

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在手機上的應用越來越多,主要是由於人工智慧在智能手機上的廣泛應用。隨著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製造商進入人工智慧領域,包括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在內的基於人工智慧的解鎖解決方案將變得更加流行。

四、二手手機市場停滯不前

超過50%的舊手機閑置或被中國和全球用戶轉送給家人。用戶對二手手機市場以及以舊換新服務仍然不太感興趣。在這一方面,中國用戶比例分別為3%和2%,全球用戶比例分別為3%和1%。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增長,舊手機無法為中國市場的用戶帶來多大價值。

從功能上看,老款手機在電池壽命、速度、屏幕、攝像頭等滿足用戶日常需求的幾項功能上落後於最新款手機。

從回收價格來看,以較低的價格回收使用過的手機對用戶產生的價值較小,並且需要複雜的評價過程。因此,用戶對二手手機不太感興趣。

五、短視頻內容霸屏

1. 短視頻用戶數量激增

中國用戶在社交網路上分享圖片和視頻、使用濾鏡、編輯圖片和視頻的比例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拍照比例略低於全球用戶。手機拍照、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圖片和視頻以及使用濾鏡的比例分別為61%、52%、48%和33%。手機用戶在短視頻平台上花費了大量時間。

中國市場在開發濾鏡相機和美容相機軟體方面相當成熟,用戶對圖像和視頻編輯軟體的需求非常強烈。

2018年,隨著濾鏡、視頻編輯、跨平台分享等短視頻相關應用程序的迅速發展,以及嵌入如智能推薦等AI演算法的短視頻應用的傳播能力和社交網路的發展,中國短視頻用戶數量激增。

2. 中國用戶沉迷於片段視頻內容

中國用戶花在內容上的時間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新聞、視頻、即時消息和視頻新聞上。

視頻內容正在成為用戶的信息源:2018年中國短視頻產業全面繁榮,內容聚合平台孵化的短視頻應用覆蓋多種視頻內容。在過去,用戶需要切換不同的應用程序才能觀看的內容被聚合成短視頻平台。人們對內容的消費進一步碎片化。

六、移動支付勢不可擋

中國用戶通過移動設備進行銀行交易的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投入巨資開發互聯網應用。由於手機銀行操作簡單,中國用戶對新型軟體的開放程度較高,手機銀行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泛濫的激烈競爭中,中國的銀行更加註重應用程序的用戶體驗和功能迭代,因此中國的手機銀行軟體更容易操作。手機作為購物支付工具的領先地位得到加強。從瀏覽、網購、線上付款實體店取貨,其滲透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在中國,這一比例之所以高,主要是因為移動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在購物、就餐、娛樂和移動等多個現實場景中的覆蓋。

信用卡普及率低,使得第三方購物支付在中國支付行業發展迅速。由於中國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滲透率較低,覆蓋的場景較少,相比於支付寶、微信等與消費者關係密切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卡在中國的滲透率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

七、中國用戶大力擁抱高科技家居

1. 中國用戶對智能家居高度開放

中國用戶使用的智能家居產品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快速增長的驅動力是:

應用程序的快速部署:近年來,人工智慧的應用在中國發展迅速,尤其是智能音箱等人工智慧產品為用戶創造了新的智能家居場景。

家居裝飾消費升級範圍廣泛:個人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中國的消費升級。再加上中國用戶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與生活高度相關的智能家居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2. 包括智能手環和手錶在內的可穿戴設備表現出色

包括智能手環和手錶在內的可穿戴設備在中國市場上表現搶眼,它們各自的擁有量分別為36%和23%,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國內低價生產是中國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銷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目前,低價智能可穿戴設備公司已經主導了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

中國用戶更注重健康。老年人口以及包括90後、95後在內的數字原生代成為主要的數字消費群體,以健身健康為主要賣點的可穿戴設備受到年輕一代和老年市場的追捧。

八、手機流量進入「不限量」時代

1. 後4G時代推出了不限量流量套餐

2018年,中國三大運營商推出了不限量流量套餐,將數據用戶使用10GB以上的比例從2017年的8%提高到42%,接近全球已有不限量流量套餐的平均水平。

隨著每月超過10GB的流量套餐的出現,短視頻和手機遊戲也出現了迅猛增長。日益增長的手機消費和用戶時間顯然增加了手機的流量使用量。

2. 中國數字用戶對5G網路的態度

在5G網路成為下一代移動通信主流趨勢的推動下,中國數字用戶對新技術持積極態度。

研究表明,38%的用戶表示,5G推出後,他們將立即使用5G網路。趨穩後,33%的用戶將使用5G,20%的用戶將最終使用5G, 7%的用戶將在5G成為主流後使用。

類似於3G向4G網路的轉型,通信技術的升級帶動了新的硬體設備和基礎設施的更新,5G也將經歷這樣一個時期。

九、中國用戶對數據隱私的更為敏感

1. 中國用戶比全球用戶對個人信息泄露更為敏感

與全球用戶相比,中國用戶對正在使用(71%)、存儲(56%)和以不同方式與第三方共享(64%)的個人數據更為敏感。

中國在保護用戶數據方面的規定很少,而中國用戶比全球用戶更能意識到危機,由於個人信息的保護,全球用戶對個人信息的使用較為節制。

2. 由於對用戶手機數據的應用,企業正在經歷一場信任危機

中國和全球用戶對企業和第三方表現出不信任。超過70%的中國和全球用戶認為公司使用並向第三方提供他們的個人信息。

企業以經濟利益為驅動,收集消費者信息,為他人提供信息,導致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垃圾郵件、網路詐騙等頻發,從而引起消費者對企業信息泄露的關注。

在物聯網世界中,企業將與用戶信息和時間相關的數據作為資源進行挖掘,最大限度地挖掘用戶需求。目前,大多數公司沒有妥善維護用戶數據,導致用戶數據被互聯網灰色和黑暗數據行業以欺詐、盜竊的方式竊取並出售給第三方。

公司在手機端收集的用戶資料,應限制在所需的服務範圍內;企業應避免為了精準營銷和利潤而購買或出售用戶個人信息,優化用戶服務協議,提高協議透明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好好睡一覺!利用自適應演算法 降噪智能枕頭能將鼾聲減少30分貝
凱捷:電動汽車正站在臨界點?三大主要問題阻礙消費者擁抱EV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