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次直奉戰爭——利益爭奪戰(一)

第一次直奉戰爭——利益爭奪戰(一)

第一次直奉戰爭——利益爭奪戰(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吳佩孚

直系:北洋軍閥派系,因勢力範圍主要在直隸省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

第一次直奉戰爭——利益爭奪戰(一)

張作霖

奉系:北洋軍閥派系,因創始人張作霖在其領內所建立的政權首府位於奉天(今瀋陽)而得名。先後以張作霖和其子張學良為首,並一度成為中國境內最大的軍政府。

第一次直奉戰爭——利益爭奪戰(一)

軍閥割據示意圖

民國軍閥統治時期,發生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戰爭,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和第二次直奉戰爭。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戰爭爆發,19日段祺瑞被迫辭職,23日,直奉兩軍至北京接收南北苑營房,直皖戰爭結束。戰後,曹錕被徐世昌總統任命為直、魯、豫三省巡閱使,吳佩孚為副使,並成立了直魯豫巡閱副使署,張作霖坐鎮奉天,因此北京政府由過去皖系單獨支配的局面改由直奉兩方操縱共管,中國進入短暫的明爭暗鬥、利益爭奪的和平時期,直到1922年4月爆發了以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之間的第一次直奉戰爭。

在直皖戰爭結束後的7月29日,張作霖在天津「與曹餛、徐世昌、靳雲鵬一起召開所謂`四巨頭會議』,商定了控制北京政權的大計,議定六個條件,其中心內容是:北京政府的一切重大措施,均須經曹張二人同意。」他們搞的是「二頭政治」,「任何一件國事,兩個人中只一人點頭,准辦不通。」

在權利的暫時平衡後, 直奉兩派便著手進行地盤分割。由於直奉兩系軍閥瓜分佔據了各地督軍的位置,實際上也就相應地瓜分了所轄範圍的地盤。於是曹錕、吳佩孚於「皖直戰後,即紛紛布置心腹,……湘鄂戰後,更亟亟推舉督軍,開拓地盤」,曹餛當上了直魯豫巡閱使,併兼有長江流域;張作霖任蒙疆經略使,控制了察熱綏三特區,由「東北王」而變成「滿蒙王」,「幾乎有了半個中國」。

1920年9月16日北洋政府在許諾張作霖他項利益前提下,換取張同意,派張文生為皖督。

1921年8月9日北京政府任吳佩孚為兩湖巡閱使,肖耀南為湖北督軍。此外,兩系對江蘇督軍一職的爭奪也很激烈。戰後的分贓在表面上暫時緩和了軍閥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暗潮起伏,醞釀著更大規模的軍閥混戰。

直奉兩系的矛盾,又突出地表現在張作霖與吳佩孚的明爭暗鬥上。內閣紛爭便是張吳之間的博弈。

1920年8月11日,靳雲鵬在張作霖的力薦下受命再次組閣。這個內閣已抹去了安福系的幾個重要閣員,是地道的直奉兩家經營的傀儡內閣。他提出促進南北議和、裁軍、整飭綱紀、整頓財政的四大政治主張,但是由於和各省的實力派利益衝突,一項都沒能實現。同時,靳雲鵬也在暗中和王占元、田中玉、陳樹藩等人計劃在直系和奉系之外,發展自己的獨立軍事力量,令曹錕和吳佩孚對靳雲鵬產生戒心,以致後來在湘鄂戰爭中,吳佩孚借力吃掉王占元的軍隊(1921年8月,吳佩孚趁王占元遭受湘軍攻擊離開湖北及宜昌、武昌兵變之機。奪取了王的地盤)。

1921年5月14日,靳雲鵬邀請曹錕和張作霖在天津召開會議,提議局部改組內閣,但是由於在法律上國務總理無權罷免各部總長的職務,因而靳令全體閣員集體辭職,第二次靳雲鵬內閣解散。同時,靳雲鵬第三次重新組織內閣(靳雲鵬的此次內閣排斥了舊交通系的勢力,引起梁士詒等人的強烈不滿),但於同年12月18日,靳雲鵬被迫辭職,梁士詒在張作霖推薦下繼任總理。

梁士詒上台伊始,即對外大搞親日賣國外交,對內秉承張作霖意旨打擊直系。

1922年元旦,梁士詒以大總統名義赦免段芝貴、張樹元、曲同豐、陳文運等人,發交參陸兩部及曹錕「察看」。

1月5日,又任命新交通系首領曹汝霖為實業專使,並內定陸宗輿為北京市政督辦。

12月28日,梁士詒與日本駐華公使小幡密談,同意向日借款以贖回被日本霸佔的膠濟鐵路,然後將該鐵路改為中日合辦,聘日本人充任車務長兼會計長,這實際上仍由日本掌握大權。

為打擊直系,無理扣發吳佩孚所部軍餉,因此,梁士詒剛一上台即遭吳佩孚的強烈反對。

1月5日吳佩孚發電對梁士詒進行揭露,不僅以梁氏「賣國媚外」為題,稱他「勾援結黨,賣國媚外」,指出他是洪憲罪魁帝制禍首。同時斥責其重用曹汝霖、陸宗輿,與之「朋比為奸」之不是。吳氏的歌電,得到各省直系軍閥的普遍響應。其中有齊燮元、陳光遠,肖耀南,馮玉祥,及趙倜等。

同月13日,齊燮元也通電,勸梁引咎自退「:甚欲梁氏引咎知難,全身而退」,並勸張氏不再為其撐腰「:為梁氏謀縱慾,巧言辯護,徒增欲蓋彌彰之談」。

19日,吳佩孚又聯合蘇、贛、鄂、魯、豫、陝等省軍政長官齊燮元、王瑚、陳光遠、楊慶鑒、肖耀南、劉承恩、田中玉、趙倜、張鳳台、馮玉祥、劉鎮華等致電大總統,要求「立罷梁士詒」,並表示如梁氏不迅即下台「,惟有與內閣斷絕關係,遇事直接元首」。

1月23日,吳佩孚致電王懷慶,要其行使步軍統領職權,逼梁就範。電稱「:我公既掌北門管鑰,有擁護元首之責,鞏固中樞之任,應速行使職權,以武力強迫梁士詒迅速去職,以安元首而定人心」

3月13日,馮玉祥通電稱「:財長張弧如稍有人心,外迫清議,內疚人心,自應請付司政,以謝國人,否則力圖自新而謀晚。」吳佩孚進而於4月22日電請大總統「,迅緝張弧,置諸顯戮。」在眾多的攻擊和反對聲中,僅僅上任一個月的梁士詒便請假去職,由顏惠慶代理職務。

梁士詒告假後直奉矛盾愈演愈烈,並於1922年4月28日爆發了第一次直奉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