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搞搞事情,歐洲城市這樣提高形象

搞搞事情,歐洲城市這樣提高形象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歐洲的大城市,名聲在外,提起來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喜歡的地方,例如巴黎的浪漫,柏林的藝術,羅馬的歷史和美食等。

城市的品牌,需要不斷推出一系列的事件,通過搞搞事情,來不斷強化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徵標誌,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柏林燈光節,將世界各國語言的「愛」及文化圖騰的動態影像,投影到歷史建築上。

柏林燈光節

柏林秋分之後,日短夜長的現象日趨明顯, 2018年10月5日拉開序幕的「柏林燈光節」(Festival of Lights),在藝術策劃之下,讓城市各處70餘座建築物,幻化為光的藝術聖殿,夜景絢麗迷人。

德國柏林燈光藝術節,讓城市每年十月期間,四處都是展覽館,從歷史建築到文化古迹,酒店到柏林大教堂,全部都是藝術家們自由創作的範圍。城市交通動線,也都配合節慶特別設計。每晚都有專線遊船和專線旅遊大巴「Light Art Tour」,以及遊船與大巴,還有「VeloTaxi」人力車,全方位的交通方式,供旅客乘坐觀賞。

結合了文化創意與旅遊,不僅點亮城市吸引人的魅力,近年更打響名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燈光秀。柏林因此創造了一個成功的「城市品牌」。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

?波茨坦廣場和庫達姆大街Kurfürstendamm,周圍的高樓,變身成光影的環形劇場。

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或地方品牌化的過程,城市相互競爭,實踐永續發展,為公民提供更良好的生活質量,創造更良好的經濟機會和環境。城市品牌不應僅被視為品牌營銷,而是在人們心中創造一個城市形象的藝術。

不同於單一產品和服務,城市品牌的核心價值,包含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滲透了許多複雜多元的無形價值。一個城市的靈魂,包含環境、資源、文化、歷史、經濟和人,這些要素結合起來決定了品牌的本質,也定義一個城市的獨特。

丹麥文化之夜

「城市品牌」建設,是個長期過程,要有方法和策略永續經營。譬如,將創意加入城市原有的的一部份,就能使得文化活動不只是被動保存,而是積極創造。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文化之夜」(Kulturnatten),正以創意融入城市新舊樣貌,成功型塑一個20多年屹立不搖的城市品牌。

文化之夜,以哥本哈根市政廳為核心區擴散,建於12世紀的舊皇宮克里斯蒂安堡宮、哥本哈根博物館也都開放,藝文或音樂沙龍、甚至露營、越野車等戶外活動,展現原有場館不一樣的風采。

文化之夜將丹麥皇家圖書館將挑高大廳幻化為浩瀚宇宙的星空。

原本由建築師Schmidt Hammer Lassen設計的丹麥皇家圖書館,也不惶多讓。原本全黑的建築,聳立於舊城區的古典建築群中,宛如城市中水岸邊閃亮耀眼的黑鑽石,加上內部挑空的大廳與透明的玻璃帷幕、以及活潑的抽象畫天花板,建築本身已是平日的觀光亮點,此次搭配文化之夜的氣氛,圖書館再經設計,整個大廳幻化為浩瀚宇宙的星空。

這場2018年10月的城市盛會,由250餘家機構共襄盛舉,交織700多場各類型市區活動,12日開展當天共計有94,000民眾、每人花費95丹麥克朗(約90元人民幣),在便利商店購買通行徽章,即可搭乘所有公共運輸工具,自由穿梭參加所有文化活動。

哥本哈根博物館K?benhavns Bymuseum全館開放,大廳里外文化沙龍、音樂演奏會與戶外庭園展出野地露營生活,及越野車、船舶、熱氣球等戶外活動,既生猛又新潮。

丹麥哥本哈根文化之夜、柏林燈光節,都在2018年結束前,提供社會大眾參與在地文化的焦點,這些文化節慶活動、展覽都是打造城市品牌重要的方法。

在這些「搞搞事情」的過程當中,城市再定義自己及其社群的同時,也翻新城市文化認同,建立社會凝聚力,也留給外界印象深刻的城市形象。

編輯:萬徑 格式:黃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