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HomePod智能音箱在2017年6月WWDC亮相,2018年2月美國等地正式上市,2019年1月,中國上市。HomePod發布時定價349美元,中國上市行貨售價2799元人民幣,在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HomePod的售價都要比同類智能音箱產品高出很多。平均售價100美元以下Amazon Echo系列、動不動就巨大幅度優惠的Google Home家族實際購買成本恐怕只有HomePod的50%不到。定位更為接近HomePod可能要算帶有Amazon Alexa語音助手的Sonos音箱,但也要比HomePod便宜。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

雖然阻礙HomePod進入中國的是因為它的智能,但HomePod出現並不是要做智能音箱這麼簡單,也不會滿足於智能音箱中音質最好的這麼膚淺。HomePod就是沖著同級別尺寸下最佳音質而來。而代表智能的Siri表現如何,其實除了拾音系統外,並沒有太多HomePod本身可控制的地方。我們認為,高音質和智能化兩大核心中,前者更能體現HomePod的價值。

  •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當然,HomePod智能音箱與傳統無線音箱或者桌面微型音響系統不同,它還需要有在複雜環境下識別語音的能力。

HomePod內部結構與相關特色技術

由於HomePod的中國首發和全球首發相差有一年時間,其實關於HomePod的很多內容已經不那麼新鮮,但還是要仔細看看HomePod的內部核心功能的硬體架構,相信你可以在下文看到不一樣的細節,雖然我們也都引用第三方照片。我們可以配合蘋果的官方透視圖來看,也可以配合ifixit的慘烈拆解圖來看到其中不少的細節。拆解圖片全部來自於www.ifix.com/teardown.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X光透視圖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中高音[並非真中高音,下文有說明]設計:HomePod使用7隻獨立號角揚聲器配合一隻低音揚聲器的方案來實現360度的聲音覆蓋。底部7隻獨立封裝在號角造型的小音箱,每個小音箱內為一隻大概1英寸多的揚聲器,照片中揚聲器振膜正對的部分做了很明顯的遮擋?只留了四個小孔,這個設計在傳統音箱中似乎幾乎見不到[並非真的遮擋,下文有說明]。號角作用可以提升軸向的聲音傳播效率,讓指向性更好[可控制指向性],對於HomePod的意義可能還在於這樣設計指向性性能方面更容易控制。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綠色框ADI SSM3515功放晶元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號角小音箱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中高音揚聲器與其上層的一塊主板相連,根據ifixit拆解,7隻揚聲器或者說7隻音箱有7個獨立的功放晶元驅動,晶元型號SSM35158來自於ADI公司。查閱ADI公司資料,推測這顆晶元型號為SSM3515,8為某種意義的後綴,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SSM3515。SSM3515一顆ClassD的功放晶元,支持I2S的數字信號輸出,單聲道輸出典型功率31瓦!恐怕要發揮這顆晶元,電源可能放不下,晶元性能應該綽綽有餘。

麥克風陣列:HomePod麥克風陣列由六個拾音頭組成,從拆解來看,有兩條柔性線路板每條上面3隻,環繞在低音炮揚聲器背面下方的空間內。這部分空間由內至開關電源的電路填充,想像一下應該是很紮實的一部分。麥克風陣列柔性電路板如官方示意圖被固定在這部分支架的外側。拾音部分使用兩顆Phoenics Electronics的CX20810 ADC來完成匹配。該ADC本身轉為麥克風陣列設計,本身單顆就可支持4通道的輸入。

低音設計:HomePod將低音揚聲器放在音箱最上方,當然,振膜指向是上方,就是音箱頂部。揚聲器尺寸不小,估計在4英寸左右,或許會稍大於4英寸,拆解來看磁鋼尺寸不小。最有特色的是振膜部分的折環的比例,可以看到四周折環的寬度比例非常大,材質像某種工藝的橡膠,蘋果官方似乎專門強調了該低音單元的長衝程的設計,衝程為20毫米。一個大概4英寸直徑揚聲器使用如此大尺寸的折環,可能確實意味著它真的就是為了「低音炮」的工作而來。而從外殼和整個音響支架來看,對於這個低音的固定牢固性蘋果也用了非常規手段。從ifixit拆解來看,正是通過鋸掉粘死在低音揚聲器前方的罩子,才能完成整個音箱的拆解。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看低音揚聲器的折環比例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其他相關:HomePod頂部是一塊中心可以有Siri彩色動態顯示功能的觸摸屏,由專門的LED陣列來完成。而觸摸屏下方是蘋果A8處理器核心的主板,A8處理器是iPhone6時代的處理器,用於智能音箱應該綽綽有餘。通過使用HomePod時系統固件升級會發現,HomePod目前運行的是特殊版本的iOS,軟體升級版本號與iOS設備保持一致,大小大概80MB左右。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電源模塊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頂部A8所在主板拆解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頂部A8所在主板拆解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非常有特色的技術:根據蘋果官方介紹,一定要仔細看介紹,7隻號角揚聲器構成波束成形單元陣列,我們看到的透視圖是「透視掉」號角背面的樣子,我們看到的是7隻揚聲器的磁鋼後方的罩,揚聲器振膜朝內,號角斜下指向音箱底部中心,7隻揚聲器通過特別計算,以特別的方式來達到360度擴散的效果。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官方透視圖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ifixit拆解-號角小音箱

圖片轉載自ifixit.com

再強調一下!7隻揚聲器振膜面並不指向音箱外側,不指向我們聽眾。而是相反指向音箱底部中心,通過號角的方式構成一定的角度,通過計算實現最終播放。這套設計,蘋果說的挺明白,但重視度不夠,ifixit拆解也不是很清楚,但仔細觀看拆解和結構圖還是可以發現這套少見的設計。所以,上文說,號角為啥要開孔?那是故意寫錯的。

這套比較複雜的設計是否在其他的360度音箱上使用過,我們手中還有幾款產品可能可以研究。並不直接指向外部的揚聲器設計,讓整個系統的效率應該有所下降。但如此設計也有好處,就是不怕各種遮擋,指向性不受遮擋影響,比如在音箱旁邊擺一個iPad,即便離很近去聽,影響是很輕微的。這與Bose Revolve上看到的單一揚聲器向下靠反射裝置實現的360度異曲同工,這樣的設計都是為了避免在360度聆聽環境下,因為揚聲器和聆聽者之間的遮擋,甚至比較複雜的反射導致的收聽效果明顯下降的問題。而HomePod效果更好,是因為它會發現環境問題並計算解決。而如果使用傳統分布形式,360度效果似乎也沒什麼可算的了。

除此之外還沒有完,根據蘋果官方介紹,HomePod在播放音樂開始時還會根據環境進行錄音棚級別的優化,也就是說HomePod播放的聲音是根據環境校正過的。如果看過了上一段說明應該明白,如此設計,校正是必須的。當然,具體效果如何,是否會有一些環境適應性的問題,在下文主觀聽感中細說。

主要功能與Siri

看到了HomePod的核心設計,來看看不那麼重要的一些上手操作的功能,相信大家也沒啥興趣?不如跳到最後一頁吧。因為下文主要吐槽!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

Siri好不好:HomePod配對方便,似乎是從iOS10起,蘋果自家的設備遷移和配對都很方便了,只要用iPhone靠近HomePod,就會像你拿來一台新iPad、新iPhone、新Apple TV、新Airpods一樣,自動彈出嚮導進行設置數據的遷移。HomePod就如此簡單可以實現設置了,如果有第二、第三台也是如此。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安裝嚮導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安裝嚮導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立體聲識別

設置完成後HomePod的更多設置被放在了《家庭》的app中,即蘋果Homekit的管理中心app中,包括固件升級也是如此。無聊的設置項目不再說明。立體聲配對值得一提,兩隻HomePod可以組成立體聲模式,配對嚮導方便,拆對可是找死個人啊!實在找不到就只好拔電源了?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在HomePod的設置中一共兩個按鈕,一個是鬧鐘一個是設置!鬧鐘竟然還是獨立的???在iPhone上設置鬧鐘就不能友情提示一下嗎?就這兩個細節,讓我懷疑這還是蘋果的產品嗎?連這些細節都想不到?

當然,如此設置也有一定道理,畢竟HomePod的目標其實還是希望能用語音Siri的最好別進入到設置里。可是Siri好不好用和HomePod有多大關係呢?只有一點關係,關係不大。Siri好不好用,你用iPhone不就知道了?沒用過iPhone的人會買HomePod嗎?沒有Apple Music的人用HomePod還有什麼意義?用Apple Music的人會不用iPhone?用iPhone不就知道怎麼用Siri了嗎?還用你教?這就是我們對蘋果宣傳HomePod還死命教大家Siri如何如何的好的方式和細節,實在難以理解。自己把HomePod的官方頁面拉到最下面看一眼,是不是覺得確實多餘?

所以一句話:Siri不好,不需要HomePod就知道,Siri好不好,不需要HomePod就知道。

就在2018年底,一篇國外的某高端網紅的文章震驚中國媒體抄襲圈,大概意思就是,在廚房如此小聲音為啥HomePod拾音效果還這麼好。通過實際中國廚房使用你會發現,估計是外國人的廚房油煙機馬力都很一般吧?油煙機爆炒級別的噪音喚醒Siri還用正常語音大小是不太可能實現的,當然,大點聲就沒問題。Hey,Siri最大的問題不是環境吵雜無法喚醒,而是你能不能把Hey,Siri的發音讀準確?難道你們不是像我一樣喜歡說「Hi,Siri?」或者這個Siri讀的五花八門?即便第一次使用校準過,以中國人目前平均英語水平,每次讀出來不一樣發音也很正常?在這方面,蘋果想要做好的話,本地化優化差太遠。

智能喚醒誤報漏報方面,Siri的表現其實還是很不錯的,至少比阿里、百度、京東的神經質自作多情被喚醒更好,這方面,國內做得好的還有「小愛同學」。

關於智能化:智能化部分,這篇測評來不及細談了。Homekit雖然有小米生態鏈的Aqara Homekit網關救駕,但控制的設備也僅限Aqara的部分設備,何況這個網關的夜燈LED調製不知道是不是吃錯藥了,睜大眼睛看都全是彩虹。在國外,Homekit相比Amazon和Google同樣差距巨大,就不多說了。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

Homekit智能化從iOS12開始有了突破點Siri Kit,讓第三方應用支持自定義的Siri語音指令,支持Siri快捷方式。而HomePod、Apple Watch上的Siri可能受益要大於iPhone。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自定義Siri快捷方式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自定義Siri快捷方式

舉個栗子,我們可以看到《在意空氣》已經可以支持Siri快捷方式的自定義,如圖所示。在小米智能家庭,手動控制功能也可以做Siri的快捷方式。導航軟體,也支持Siri快捷方式來指定一些自定義功能。關於HomeKit搭配和自動化開關燈體驗……如果不嫌無聊的話,我們在過年之後專門發布。順便也詳細聊一聊蘋果Homekit智能化的體驗。

Apple Music、Airplay2與內容

播放內容:從Amazon Echo的火爆到2018年阿里、百度的加入,從全球到中國市場,智能音箱基本確定了內容為王的主線路。那麼HomePod的內容如何呢?以音樂來說,Apple Music的內容豐富程度問題不大,本地化優化可能存在一些少量的問題,但搜一搜抖音熱曲,其實Apple Music上也有!Apple Music本地化的價格策略實在是吸引人,恐怕沒有每年100元人民幣的優惠價格,早就沒人用國服iCloud了?

關於Apple Music搭配Siri的玩法,其實也是Siri比較常用的內容之一。由於早在十多年前的iTunes早期,蘋果就搞出了一套曲單、興趣、電台等優化分類的內容,只要你一直在用Apple Music聽音樂,那麼隨機推薦,老音樂發掘等都是相當智能、貼心。理論上來說,Apple Music、Spotify等國外音樂平台這部分內容不是機器的,而是人工DJ幫你優化的。

除了音樂之外,蘋果可以播放的內容可就比國內的京東、百度、阿里等智能音箱差太遠了。也可以讓Siri給你講個故事,這個非音樂的來源目前只能是《播客》,受視頻衝擊,這兩年《播客》頻道內容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拯救內容的匱乏的最快方法,目前來看還是只有Siri Kit的開發。蘋果HomePod官方說,支持《洪恩故事》,這個明顯具有歧視設計的app,沒孩子還不讓註冊了?但洪恩故事對蘋果有什麼優化呢?連Siri快捷方式都不支持,難道當Airplay音箱用么。

Airplay2:而HomePod的最核心應用其實是Airplay2,這個第二代的Airplay是專門為HomePod定製,而從2019年CES後來看,也可能是為未來的第三方視頻、音頻播放設備授權定製的。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Airplay控制中心-手機與Airplay2設備播放內容

目前來看Airplay2相比Airplay前代是針對音頻應用的升級。Airplay2從表面看,允許多個HomePod及Airplay2支持設備播放不同的音頻內容,並獨立控制。雖然在第一代Airplay下,iPhone、iPad只能單一投射音頻設備,但在Windows和macOS下,iTunes在十幾年前就可以Airplay到多個設備,但不能是不同的音樂內容。那麼Airplay2如何實現的呢。

Airplay2其實並非區域網內的音頻數據流投射,而只是一個「遙控器」!我們可以在iOS12下的Airplay控制中心中看到支持Airplay2的設備,例如有兩個HomePod,一個Apple TV4k,點擊每一個設備,我們都可以進入到指定曲目播放的設置中。每個設備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樂。請注意,這只是一種遙控,數據是播放設備直接從互聯網上讀取的,不是從手機上投射過去的。所以,它其實並不影響手機的其他音頻或視頻內容實用。比如,指定好兩台HomePod分別播放不同音樂,iPhone玩手機、看電影,聲音是不會從HomePod發出的,除非強制指定。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Airplay與Airplay2顯示差別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Airplay與Airplay2顯示差別

當然,這裡也有例外,是因為Apple Music的問題。目前,Apple Music的普通賬戶只允許一台iOS或macOS設備播放音樂,但HomePod是特例,一個賬戶就可以在多個HomePod上播放不同的音樂。可以認為很多台HomePod是一個整體授權,但iPhone、iPad、Macbook是單一授權。HomePod實用Apple Music普通賬戶時,其他iOS設備不可使用。但《播客》等其他音頻app不受影響。同理,由於Apple TV和TV OS的Apple Music沒有在中國大陸開通,Apple TV4K雖然在iPhone上顯示為支持Airplay2的設備,但無法使用該功能,即仍像以往一樣只能接收從手機投送過去的音頻數據流。

一句話,Airplay2不是手機向設備投送音頻流,而是手機遙控播放設備,播放設備自己獲得在線音頻流,目前這個內容源其實也僅限於Apple Music。

音質體驗/未完待續

HomePod只是蘋果實現Siri與一些智能化的又一個入口,目前來看蘋果並沒有精力偏心對待HomePod上的智能,所以大部分的智能你可以通過iPhone體驗的到。智能家庭和網路內容方面,HomePod目前在中國沒什麼優勢,雖然通過第三方方案可以借光小米生態,但並非官方認可。網路內容方面,除了Apple Music足夠強大以及高性價比之外,其他幾乎可以忽略。所以HomePod也很難完成我們在其他智能音箱測試上使用的測試腳本。讓你覺得HomePod值得購買的只剩一個理由,那就是音質。

當你聽到HomePod的聲音時,不太會想到我們原本設想的對手Bose Revovle+,但在我們測評過產品中可能會想到的是B&W MM-1。所以,HomePod的7+1,真的可以認為是7.1,7隻「算過」的揚聲器應該更像是全頻設計,而頂部的低音是起到低音炮的輔助作用,和很少的銜接的作用。因此,它的風格可想而知,就像極了一套帶有低音炮的音響,低頻濃郁、誇張,瞬態速度偏慢。而難得的是,在20平米左右空間內,70%左右的音量回放錄音電平比較滿的音樂,一般人聲、流行音樂,是HomePod表現比較穩定的狀態。而在20平米以內,2米以內聆聽距離時,50%左右音量播放錄音較滿的音樂,聲音精緻細膩,是HomePod的最佳狀態。

HomePod在以上兩種比較好的狀態下[一定要注意,在以上兩種狀態下],它聲音精緻細膩,整個音箱的動態表現同樣可以超出對它小個頭外形的預期,音箱的結像力不錯,對於單只使用時的同類別音箱屬於相當出色的水平。和Bose Revolve+相比,HomePod的整體信噪比明顯更高,聲音要更為乾淨,高密密度、細膩明顯佔優,風格當然也大不相同。Bose Revolve+更為追求銜接的均衡和寬鬆,而HomePod在中高頻、高頻部分則有明顯更好的解析力和聲音密度,表現小提琴等器樂時,聲音精緻而有張力。Revolve+則寬鬆,舒展。同樣在1-2米距離使用,Revolve+可能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信噪比不夠好,HomePod對比下,感覺Revolve+背景確實不夠乾淨。

中頻部分的表現推測是HomePod最能體現房間校正聲音能力的部分。蘋果和Beats的聲音,在中頻上一直沒什麼問題,中頻的厚度方面甚至要比Bose更為看重。HomePod的中頻、人聲表現也是足夠飽滿紮實,甚至略顯有些突出的。從以往經驗推測,如Dirac以及某國產房間校正效果,校正目標往往是讓聲音更加乾淨、紮實、有力,瞬態上相對快速,結像力上會明顯改善。這樣的人聲聽起來確實結像很好,解析力不錯,口型準確清晰,但後延瞬態缺少細節,聲音不夠舒展,中頻偏低部分,尤其是男聲部分更容易缺少大量的層次。

以上特點,也讓我們更有理由推測,它的中頻、甚至部分中低頻都來自於7隻全頻帶單元和計算,而頂部的4英寸左右的低音,就是像低音炮一樣在工作的。對於中頻大動態音樂表現,下文我們會專門描述,這裡出現了一些功放上的瓶頸。

低頻部分的表現中低頻厚度仍然沒有問題,頂部低音在細節上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只是對於快節奏打擊樂來說,這個頂部的低音炮作用的揚聲器還是口味太重。但對於比較慢節奏的超低音,HomePod有幾分B&W MM-1上的味道,往往能有驚為天人的感覺,只是這樣的時候有些少。它表現出在極低的下潛頻率下仍然有比較誇張的量感,聽起來就像一個較大尺寸的低音炮在表現低頻的味道一樣。這種低頻比較適合慢節奏充沛量感的低頻內容。另方面,從慢速低頻角度,它當然也比較適合爵士樂等Bass的表現。

HomePod就是7.1設計,絕對是很準確的描述。

與Revovle+相比,HomePod的差距就在中低頻和低頻。Revovle+的中低頻、中頻來源於同一隻單元,以及Bose非常擅長的長條被動盆。如果被動盆設計的不好,也會有低音炮x.1音箱低音脫節的感覺,但Revolve+的銜接做得太出色了。中低頻的舒展和自然的銜接到更低的頻率段,聽起來根本是傳統3寸左右倒相式書架箱做不到的自然。而HomePod的中低頻就沒有中頻、中高頻那樣的高質量,再加上低音的大幅度加強,中低頻要麼會被過低頻率段淹沒,要麼顯得張力不足,有些發混。

HomePod適合的音樂和瓶頸:翻閱HomePod的各種測評,大多會告訴你被它的低頻所震撼,但我們認為,只有挑對了音樂,它的低頻才能很短時間內震撼到你。而大多數時候,這個7.1的設計中的.1是明顯失控的,是影響音質的。如果說,對中頻的校聲和計算表現的較高水準,達到了很好的結像外,那麼對低頻則有太多的放縱,以相位校準的標準,如此慢瞬態的低頻是錄音室校準的標準嗎?

前面測評開始我們就描述了HomePod的聽音環境和適合類型,你應該注意到,這裡包括了好幾個因素。第一,聽音環境大小;第二,聽音樂的錄音習慣要求。更細緻的說還應該包括聆聽距離和音樂類型。

在乎所聽音樂錄音電平大小,和房間大小已經說明了問題所在——HomePod輸出功率不夠。比如,我們用HomePod去聽一些大動態交響樂、電影原聲,一些大動態古典音樂,為了表現大動態,這些錄音作品平均電平很低,所以HomePod去聽這些音樂,連足夠大的音量都表現不出來。是否可以考慮計算優化一下,壓縮一點動態,表現出足夠大的音量。

考慮到聆聽距離和空間,同樣是HomePod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當然,和Revolve+一樣,一個50-60平米甚至更大一點空間,讓它們播放流行音樂、人聲等錄音滿的音樂,輸出音量夠大了,但完全失控混亂了。這點上,Revolve+和HomePod表現都不好。最佳收聽條件仍然是小房間,最好是近距離。而HomePod對這點需求更明顯一些。

什麼原因?因為HomePod在大概設置在50-60%以下音量時,聲音是相當精緻的,包括小提琴、人聲、甚至動態稍微大一些的交響樂。但這樣的音樂,尤其是搭配古典音樂時,我們合適聆聽距離可能就在2米不超過三米,在20平米以內的房間。那麼在大房間,比如40-50平米聽HomePod,同樣設置這樣的音量聽不可以嗎?完全可以,它表現的仍然精緻細膩,結像出色,但對於這樣空間來說它的聲壓就有些小了。但要加大聲壓,整個聲音就開始變得不穩定,控制力變差,低音更是來壞事。

相比Revolve+來說,它其實本身就缺少在近距離使用時達到HomePod如此精緻細膩的水平,所以它的最佳水平和最差水平之間的差別要比HomePod小得多。另外,Revolve+的聲音更為均衡舒展,聲音失控帶來的突兀和混亂感要小很多,Revolve+的太大音量輸出的問題主要是聲音開始空洞,還有就是底噪太大。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測評報告「Soomal」

蘋果 Apple HomePod 智能音箱

立體聲應用:對比兩個Bose Revolve+的立體聲應用,HomePod的立體聲應用表現出色很多很多。在單只HomePod表現中我們已經談到,雖然揚聲器指向是很特別的設計,但要佩服這套設計下音箱表現出的結像力甚至脫箱感。在HomePod組成立體聲時,作為一套電腦音箱在書桌上使用,除了低頻質感差一些外,其他表現綽綽有餘,因為在不到2米甚至不到1.5米內的聆聽距離,HomePod大概只需要設置在40%左右音量,低頻的干擾都變得比較細微。而HomePod的演算法讓立體聲的結像位置很準確,乾淨,與傳統2.0音箱不同的是,HomePod立體聲使用方法似乎還有意稍稍加大了比擺位更寬一些的左右寬度,以及在正中央結像位置的聲場縱向深度。

但是,還是上面說的問題,如果你要把HomePod擺在一個20平米左右聽音室,還放到音箱架上,前後有很大空間,那麼HomePod表現還是相當一般,老問題就又來了。當然,這方面還是要比Bose Revolve+的立體聲應用效果好很多。

總結

HomePod遲到一年進入中國市場,導致它遲到的原因其實就是Siri在政策面的阻礙。但從HomePod全球市場來看,過高的定價,高音質的路線同樣是它不順利的原因。在Amazon Echo火爆後的三年之後,2018年的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也終於走向內容為王,渠道為王的低價主線,這也基本符合Amazon、Google等智能音箱在海外市場的發展線路。而這兩條都不是HomePod擅長的。

而回到HomePod本身,它有一些比較新奇的設計,目的很明確,為了展示真正的最好的360度各方位聽音的盡量一致性。但說實話,蘋果設計的展示環節還是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高人一籌的水準,例如獨特的向內號角摺疊反射不怕遮擋,真正360度指向性的展示。HomePod的360度特性展示不充分。

音質方面,低音揚聲器本身以及功放、箱體整體設計是否足夠合理,值得研究。頂部這個低音揚聲器是否一定要設計的像低音炮的風格?既然有複雜的校音功能,可否開放幾組風格供用戶選擇。底部7個號角揚聲器表現基本沒什麼可挑剔的,只有在低電平錄音的音樂播放上實在是輸出聲壓不夠,其他聲音細節、動態表現都很好,甚至結像力以及立體聲配對模式下表現在同類音箱中都是非常出色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森海塞爾 Sennheiser IE800S 動圈入耳式耳機 圖集「Soomal」
OnePlus 一加6T智能手機攝像頭實拍 樣張圖集「41P」「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