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草原突現遼公主墓,挖出一透明器物讓專家猛擦眼,難道眼睛花了?

草原突現遼公主墓,挖出一透明器物讓專家猛擦眼,難道眼睛花了?

草原突現遼公主墓,挖出一透明器物讓專家猛擦眼,難道眼睛花了?

一千多年前,作為中國數十個少數民族之一—— 採取半農半牧生活方式的契丹族,在中國的蒙古及東北地區崛起,它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不斷的去征伐和吞併鄰近部落和地方政權,使得自己迅速地強大起來,並且成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遼國。

遼國雄霸了內蒙古和東北的廣大草原地區,使周圍的國家都不敢輕易的去冒犯它,並與早就存在的強大南方中原政權——宋朝形成了分庭抗禮的對峙局面。

雖然宋朝以後的王朝都把宋政權當作正統,而把遼朝視作為中國周邊的一個少數族裔的地方政權來看待,但不可否認的是,遼朝在中國以及世界的歷史上都曾經作出巨大的貢獻,取得過傲人的戰績和政績,在史書上留下過輝煌燦爛的一段歷史。

雖然在中國的史書上,對於遼國的文字記載寥寥可數,顯示出了儒家學者們對遼國輕視,只把它視為一個蠻荒的落後小國而而不屑記載。

但是,近來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卻在北方先後發現了數百座遼代的古墓,並且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一下子就顛覆了千年來人們對遼國的片面認知。這些遼墓一舉改變了我們一直把遼國當做一個未開化的落後民族來看待的錯誤認識,讓專家重新認識到遼國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所處的重要位置,與其所作出的不可或缺的歷史貢獻,以及其曾經創造的燦爛遼國文化。

在已經出土的數百座遼代古墓當中,最出名的要數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考古隊所挖掘出來的一個遼代陳國的公主墓葬。

它的墓主竟然只是一位剛滿十八歲的青春少女,而且還是一個身份高貴的王國公主,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陵墓,很快就引起了全國專家莫大的興趣,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和學術價值。

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考古隊在青龍鎮的一處在建的工地裡面發掘出了一座1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該墓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耳室、西耳室及主室六個部分組成,全長16.4米,佔地面積很大,規格極高。

當他們進入墓室的時候,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畫滿了精美壁畫的、用大量磚石砌成的大墓,根據考古隊員以往豐富的考古經驗,他們知道畫有壁畫的古墓一般都是皇宮貴胄或者達官貴人,才有資格享有,只有這些人才有經濟能力去修建出這樣高規格的墓葬來。

後來,經過進一步的挖掘,考古隊又從墓中挖出了一塊完整的墓誌,經過對墓誌上的銘文進行解讀,最終確認這座墓的墓主是遼代陳國公主與她駙馬的合葬墓,怪不知道墓葬的規格這麼高呢!

考古隊打開棺材時,發現公主與駙馬都是頭枕銀枕,身穿銀絲網衣,戴著閃閃發光的黃金面具,胸前掛有琥珀瓔珞,腰綁束帶。

這個墓中陪葬品多種多樣,根據專家的清理髮現有金銀、玉石、瑪瑙、琥珀、珍珠、水晶等貴重文物,經專家秤量,墓中共有黃金一千七百克,白銀一萬多克。

在這眾多精美的遼代文物當中,最吸引專家目光的是其中一件叫做「系金鏈水晶杯」的文物。

這個水晶杯全部都是用透明的水晶製作而成,而且口部鑽有兩個很對稱的小圓孔,上面還各系有一條純度很高的金鏈,金鏈末端系1鎏金銀環,因此才被專家命名為系金鏈水晶杯。這一隻水晶杯的樣子與現代的玻璃杯非常的相似,考古專家剛發現它的時候,不由得猛擦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老花了,看錯了?後來經過碳14的檢測,發現它真的是遼代的文物,這才確信不再懷疑。

這一個水晶杯出土不久就被有關的權威專家評定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受到了特別的保護,禁止出境展覽,可見它的珍貴程度非同尋常。

然而,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這一個與現在的玻璃杯一模一樣的器皿,是如何進入這一座千年之前的古墓當中的呢?

考古專家翻閱相關的資料發現,水晶杯是公元800年至1000年時西亞等異域國家的常見物品,因此,他們推斷這個「系金鏈水晶杯」很有可能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遼國的玻璃器。

這種水晶杯在遼代的時候是屬於奢侈品,只有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才有經濟能力購買得起,因此作為陳國公主的這位墓主人擁有一個這樣精美的水晶杯,並在去世後把它作為陪葬品放入陵墓當中是不足為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馮歪評歷史L 的精彩文章:

皋亭山挖出一塊造型奇特磚頭,專家激動不已:墓主身份與岳飛同列

TAG:小馮歪評歷史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