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適度飲酒不是錯,貪杯傷身奈若何

適度飲酒不是錯,貪杯傷身奈若何

在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從杜康造酒以來,酒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五禮」(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之中的前四禮都少不了酒的影子。

酒能在歷史長河中具有綿延不絕的生命氣息,更是因為它可成為文人騷客舞文弄墨的精神寄託。文人騷客在於酒的博弈中,享受著酣暢淋漓的醉美之感,同時又成就了他們「酒仙」的飄逸,「酒鬼」的瘋癲。因此,又有一說「酒鬼」來自魏晉,「酒仙」出自大唐。

玄學起,名士出

魏晉時期,門閥士族逐漸崛起,世家大族中的公子哥們,在那「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環境下,他們憑著自己優越的身份,本可為官,卻往往不屑於仕途,俗稱那仕途之人為「俗吏」,他們崇尚清談,享受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人生哲理的素問。因此,逐漸產生了魏晉「玄學」之風,同時也湧現出一批「玄學」名士。

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了七位恃才傲物、放蕩不羈但又博學多才的名士(劉伶、阮籍、嵇康、山濤、阮咸、向季、王戎),此七人經常閑得無聊,聚集在竹林之中高談闊論、吟詩作賦、縱酒為樂,因此人稱「竹林七賢」。「七賢」個個嗜酒如命,無酒不歡。但要數名氣劉伶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此人遇酒必喝,喝酒必醉,一醉就發瘋。人送霹靂外號「天下第一酒鬼」。

天下第一酒鬼

據說,劉伶身材矮小,相貌醜陋。有一次,喝完酒又開始發起酒瘋,與人吵吵起來。對方吵不過他,一怒之下,就要揮拳打他。他卻不緊不慢地說道:「老兄且慢,像我這雞肋般瘦弱的小身板,哪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頭呢?」

對方笑著遙遙頭,也就沒和他糾纏。在外面發酒瘋,到家裡喝酒也不安分。經常在家裡脫光衣服,一邊喝著酒,一邊在家裡裸奔,被人看到,也毫不避諱,還不無忘譏諷別人「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何為入我褲中」。

言外之意,我把天地當作我的房子,把我的屋子當作衣褲,你們幹什麼要往我的褲子里鑽呢?眾人知道他又發酒瘋了,也都沒和他計較。可見酒鬼就是酒鬼,強詞奪理,永遠活在酒的世界裡。

劉伶天天喝得熏天醉地的,時不時得還發酒瘋,到處惹是生非,但這些他的妻子都還能容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讓他的妻子擔心的是就這樣沒日沒夜的喝下去,身子骨哪能受得了。因此,妻子逼著他開始戒酒,並把他的酒罈酒缸都給砸了。

劉伶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竟然沒無理取鬧,而是爽快的答應了妻子,並說道:「為表示我戒酒的決心,應當莊重的向神靈發誓,麻煩你去準備些酒肉,供奉起來,舉行個起誓儀式。」這決心下的不小,妻子也大吃一驚,以前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看來這次丈夫是鐵心要戒酒了,高興去按著丈夫的指示忙著準備。

一應俱全後,劉伶對著神靈說道:「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cheng,喝醉了神志不清) 婦人之言,慎不可聽。」說完之後,是又吃又喝,依然如故,不一會又醉倒在桌子底下了。就這樣的嗜酒如命之徒,誰拿他也沒有辦法。

劉伶就這樣天天喝酒,難怪最後天下佳釀都讓他嘗了個遍。但仍然感覺意猶未盡,於是經常遍訪各地,尋找佳釀。

一日,聽說河南洛陽有家杜康酒坊釀有好酒,便亟不可待的趕了去。當趕到酒坊門前,頓時被一副對聯吸引住了,上面赫然寫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二盞海底眠。」橫批「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看後,哈哈大笑道「好大口氣,世間那有這等厲害的酒。」

劉伶進店後,話不多說,隨即要了一杯,一飲而盡,不覺驚訝道「果然名不虛傳,可算遇到知己了。」這哪能剎得住嘴,接著又想要兩杯,此時老闆好心勸他「不能再喝了,喝上三杯會醉上三年」。劉伶哪裡肯信,直嚷著要酒,不上砸了你家招牌,老闆無奈,只好又上了兩杯。三杯酒下肚,劉伶頓覺酒勁直上頭,在回家的路上就醉死了。家人因他好酒,竟把他埋在酒糟之中,裝入棺材。

三年過後,杜康酒坊的老闆找上門,並讓劉家人打開棺材,卻發現劉伶依然面色紅潤,與先前無異。突然,劉伶睜開眼睛大喊道「好酒、好酒。」從此,人們經常稱道「杜康美酒,劉伶三年」。故事顯然是杜撰,但故事本身襯托出劉伶十足的「酒鬼」的形象。

論喝酒「竹林七賢」中,劉伶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論才情,阮籍卻是「竹林七賢」之首。但阮籍也是繼劉伶之後的第二號酒鬼。

酒可交知己,亦可明哲保身

阮籍的才華是繼承了父親阮瑀(建安七子之一)的基因,其中「竹林七子」中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叔帶著侄子吟詩作賦,切磋學問,固然好,但勸著侄子向自己學喝酒,發酒瘋,可見也不是一位稱職的叔叔。喝酒雖傷身體,會誤事,但有時酣醉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被稱為「西漢謀士張良」的鐘會,曾多次暗中探問阮籍對於時事的看法。阮籍卻不想像自己的好友嵇康那樣,因得罪鍾會而招來殺身之禍,況且自己還想多活兩年嘗盡天下美酒。但他又不想和鍾會同流合污,因此,每次鍾會一來,他就喝得酩酊大醉,一問三不知。

縱使鍾會計謀多,城府深,「有王佐之才」(司馬師曾評價鍾會),你又能拿醉漢有什麼辦法。可見,阮籍雖然醉酒,但智商卻不在鍾會之下。就連「路人皆知」的司馬昭也曾數次和他談話,想從中探聽出他對當下政局的看法,他雖不敢果斷拒絕,但所答之言,驢唇不對馬嘴,你說東,他扯西。司馬昭也是無可奈何,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但司馬昭依然對阮籍敬愛有加,曾想讓阮籍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與阮籍結成親家。

這要是別家早就迫不及待,喜攀高枝。但阮籍認為這對女兒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卻又不敢公開拒絕。於是,屢試不爽的老辦法又派上用場了——醉酒。此事雖非小事,但他也下了血本,竟然一連大醉60多天,使司馬昭一直沒有機會開口提這件事。後來,司馬昭也看出本意,是無意於聯姻,此事也就作罷了。

據說,阮籍的母親去世時,他正在興緻勃勃的與別人下棋,對方聽說他的母親去世了,提出中止對弈。但他卻泰然自若,非要把棋下完不可。待棋下完之後,他要來二斗酒,喝完之後放聲大哭,直哭得吐了血。大喪之際,朋友來弔唁,嵇康的哥哥嵇喜來了,阮籍卻斜視,並露出白眼,以此鄙視他為官之心,但嵇康拿著酒,抱著琴來了,阮籍與之意氣相投,並以青眼相待。所以,後人稱之,以青眼待人是對自己欣賞的人,以白眼視人,是對自己不喜歡而鄙視的人。

從古至今,酒的貢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朋友間的酣暢淋漓,酒可增情添義,夫妻間的交杯對盞,酒可暖愛溫情,自己獨飲之際,酒亦可解千愁,雄萬丈。酒雖好,但一定不要貪杯。

「酒鬼」永遠不是酒造成的,而是貪杯的結果。愛酒可以,但千萬不要愛得太深沉。

過年了,適度飲酒,增情暖愛又養生,過度嗜酒,損肝燒心又傷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中國式聰明,正在毀掉下一代
年之味」——明倫書院2019年元旦親子一日體驗營開啟報名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