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發胖容易減肥難。之前,人們總是習慣把肥胖的元兇歸結於脂肪,現在美國新膳食指南明確指出,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馬上就要過春節了,都說每逢佳節胖三斤,想要保持苗條身材的你,究竟該怎麼吃才能不發胖呢?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脂肪沒那麼可怕,要警惕的是碳水化合物

長期以來,膳食指南告訴我們說,要少吃脂肪,它會讓你胖得像個蘋果,是各種心血管病的罪魁禍首;碳水化合物常常被推薦,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被認為是健康飲食。

然而,這樣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上個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對於什麼食物對人更健康,進行過激烈辯論。糖研究基金會和食品商率先出手,把所有黑鍋甩給脂肪和膽固醇,最終,美國農業部、食品行業的科學家們起草了一份膳食指南,建議低脂肪高碳水飲食。

所有人都把高碳水食物當做健康食品,人們每天吃大量的麵包、米飯、麵條等;對於脂肪,所有人避之不及。然而,肥胖率卻在飛速高漲。官方飲食指南變成了「致胖食譜」。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PURE大型研究對來自18個國家超過13.5萬人進行了7年多的隨訪記錄,研究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長期嚴謹的醫學統計數據,最終為這場恩怨做出了裁判。與脂肪攝入量較低、主要通過碳水化合物獲取能量的人群相比,適當提高脂肪攝入量,不僅沒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反而降低了總死亡率。

脂肪中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膽固醇,也被平反了。老年人低膽固醇會增加死亡的危險,而 「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高者,患致命心力衰竭的風險反而會降低。就是說,適當攝入膽固醇,反而對健康有好處。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新版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將每日膽固醇攝入量的限制刪除了,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已經刪去了這項限制。常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高的就數蛋黃了。很多人吃雞蛋不敢吃蛋黃,其實,蛋黃是名副其實的營養寶庫,大家每天都可以吃一個雞蛋,且可以放心地吃掉蛋黃。

那碳水化合物呢?它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給細胞供能。如果葡萄糖過多,人體消耗不了,多餘葡萄糖就轉化為脂肪,讓你發胖,因此,碳水化合物要適量攝入。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看看自己一日三餐,算算會減重,還是發胖

美國農業部建議三大營養的比例:碳水化合物45%~65%,蛋白質10%~35%,脂肪20%~35%,在這個區間內,都是健康的。

人體日常消耗,可以簡單看做:基礎代謝率*代謝指數。基礎代謝率(BMR)有多種計算方法,這裡給一個簡單的女生通用公式:

18~30歲:14.7 x 體重(公斤)+ 496;

31~60歲:8.7 x 體重(公斤)+829

比如你28歲,55公斤,套公式:14.7 x 55 + 496 =1304.5

代謝指數取決於你的運動習慣,這裡也給出一個簡單指數表:

  • 坐在辦公室,很少運動:1.2
  • 每周少量運動1~3天:1.3
  • 每周持續運動3~5天:1.5
  • 每周運動7天,或工作量很大:1.7
  • 繁重體力勞動:1.9

如果你平時少量運動,代謝指數為1.3,用1304.5 x 1.3 = 1564.4,每天消耗約1564大卡。

自己是不是攝入過量呢?對照食物熱量表,把三餐食物的熱量相加,和消耗量作比較。攝入量小於它,就會減重,反之就會發胖。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一日三餐怎麼吃,才健康?

首先,一日三餐總熱量要平衡,根據前面的計算,了解自己每天的消耗量;其次,三大營養的比例按照碳水化合物45%~65%、蛋白質10%~35%、脂肪2%~35%;最後,三餐大致分配比例為3:4:3,中餐略豐盛些。

具體怎麼吃呢?如果你一天消耗的熱量為1600大卡,早餐熱量約480大卡,可以是雞蛋青菜肉餅+牛奶,或是紅棗小米粥+雞肉三明治,都較合適。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午餐花樣繁多。如果吃工作餐,可多選幾個菜,這樣營養更全面;更多人選擇外食,幾個人拼桌是個好主意,菜品更豐富;一個人吃飯,也要葷素搭配,且每天變換。

晚餐差異最大。不少家庭的晚餐是正餐,做得很豐盛,超過早餐和午餐之和了,三餐分配變成3:4:7了,這其實不利健康,容易導致肥胖。有些人為了控制體重,晚餐乾脆不吃了,三餐分配變成3:4:0了,同樣不利於健康。建議晚餐熱量和早餐相似,米飯、麵條均可;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也和早餐相似,總量要控制,葷素搭配是個好習慣。

原來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元兇,「吃動平衡」就能越吃越瘦


TIPS:不僅要吃對,更要動起來

生命在於運動,久坐危害極大。每天適當的運動和鍛煉,如跑步、打球、游泳等,不僅能增加人體的免疫能力,強身健體,還能消耗更多的能量,讓你擁有更好的身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Q博士 的精彩文章:

節氣|冬至大如年,陽生春又來
體檢要「只選對的」,這些關鍵項目你漏掉了嗎?

TAG:健康Q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