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小編的朋友最近十分痛苦,因為她的母親得了一種「怪病」,我們以前從來沒聽說過這種病。原來,她的母親前一段時間出現了口乾、眼乾澀和關節痛的癥狀,吃飯時要用水送才能下咽,非常痛苦,到醫院看病,醫生說患了乾燥綜合征,還說需要長期治療。

「乾燥綜合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近日,小編有幸採訪了雲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中心(科)陳艷林醫生,向她請教了關於「乾燥綜合征」的相關問題,也和大家在此分享!陳艷林醫生提醒廣大市民,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口眼乾澀的體驗,卻很少會去重視,但是這裡面還藏有這樣一種疾病——乾燥綜合征,女性朋友可千萬別大意,乾燥綜合征最愛的就是女性群體。

「乾燥綜合征」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據陳艷林醫生回憶,絕大多數確診為患有乾燥綜合征的病人及其家屬都向醫生髮出過這樣的感慨:我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為什麼會得這種「怪病」?

陳艷林醫生介紹,乾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外分泌腺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淚腺、唾液腺受損的癥狀為主要表現,腺體損害分成三部分:第一,淺表腺體病變。淺表腺體是指淚腺、唾液腺、皮膚汗腺、鼻黏膜腺體、咽鼓管、咽部腺體及外陰和陰道的腺體,這些腺體損害可以出現如腮腺腫大、口乾燥、不停喝水;眼乾少淚、眼睛中反覆有沙塵感、皮膚乾燥無華及外陰和陰道乾燥萎縮等。第二,內臟外分泌腺病變。表現為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的損害癥狀,如可出現吞咽困難、反覆的支氣管炎、心包積液、腎小管損害的癥狀。第三,容易合併淋巴瘤病變。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乾燥綜合征屬於中醫「燥證」、「燥痹」範疇,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首次提出了「燥勝則干」的論點,認為其病機以傷津耗液為特徵。本病多由於素體陰液不足,正氣虧虛,或久病勞傷、術後、產後,陰精受損加之年高體弱或失治誤治,或素食膏梁厚味,內熱灼津,均可導致津傷液燥,諸竅失卻濡養而生內燥,陰虛液虧,精血不足,病久瘀血阻絡,經絡不通,累及皮膚黏膜,肌肉關節,深至臟腑而至本病。

女性患病率佔比高達90%以上!

陳艷林醫生表示,為何會提醒廣大女性朋友注意,是因為乾燥綜合征偏愛女性,特別是在30—60歲的女性,約佔全部病例的90%,但是也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女性患病率高男性患病率的9—10 倍。

同時,這類人群也容易患乾燥綜合征(雖然現在還沒患病,但比普通的人患乾燥綜合征的概率大),其中包括:家族中有乾燥綜合征患者;血緣親屬患有其他的風濕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皮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年齡在40—60歲;長期精神壓力過大,經常處於緊張勞累環境中;某些病毒感染,如人類皰疹病毒(EB病毒)。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陳艷林醫生表示,如果你已有一些口乾的現象,不必恐慌,引發口乾口渴的原因很多,如長期的精神緊張、環境乾燥、各種因素導致的尿量過多等,但並不一定就是患有乾燥綜合征,可以通過風濕病科的專項檢查進行確診。儘管乾燥綜合征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不能說乾燥綜合征就是遺傳性疾病。

患病後主要的表現

1、眼睛受損,還會「欲哭無淚」。

乾燥綜合徵引起的乾燥比一般的秋燥、咽喉炎、乾眼症等來得更為嚴重。由於淚腺分泌功能下降,導致眼睛異常乾燥。患者的雙眼不但會有沙粒感、燒灼感、畏光、眼瞼沉重,還容易出現結膜炎、角膜炎、視力下降等癥狀,嚴重者還會「欲哭無淚」。

2、猖獗齲齒,掉牙比孩子還快。

嚴重的乾燥綜合征會引發猖獗齲齒,因為口腔內缺乏唾液,所以牙齒會呈粉末或小塊狀破碎,最後只剩下殘根。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3、伴有嚴重口腔疾病。

反覆發作口腔潰瘍、舌頰黏膜和口唇疼痛,舌乳頭萎縮,舌面乾燥沒有舌苔。腮腺或頜下腺反覆腫大也是其特徵之一。

4、皮膚乾燥、瘙癢難耐。

乾燥綜合征患者皮膚乾燥,並常伴有瘙癢,過敏性紫癜樣皮疹也較常見,多見於下肢,邊界清楚、米粒大小,為壓之不褪色的紅丘疹,分批出現。還可有蕁麻疹樣皮疹、結節紅斑等。

5、併發症繁多,危害極大。

乾燥綜合征還會累及肺臟、肝臟、胰腺、腎臟等重要內臟器官,甚至累及神經系統等,出現複雜的病症表現。

乾燥綜合征的中醫治療

隨著風濕免疫學的不斷發展,對乾燥綜合征的研究及治療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葯不斷湧現,治療效果不斷地提高。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乾燥綜合征的確切發病機制還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多因素所為。因而,現在的治療還是對症治療,控制癥狀,減慢病情的發展,還談不上根治。但因為此病是一個慢性進展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相對而言,疾病發展得比較緩慢。在正確的治療下,控制病情的發展是可以做到的。

中醫治療乾燥綜合征,與西醫的對症治療不同,主要是以治本為主。通過望、聞、問、切,進行辨證分析,得出陰陽、氣血、虛實的結論,給予相應的湯劑、丸劑、膠囊或免煎中藥等,針對的是全身狀況,講究整體觀念,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如果病情緊急,或出現某些突出癥狀,則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

如何有效預防乾燥綜合征?

陳艷林醫生表示,除了正規的治療外,日常生活中的預防也至關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管住嘴巴,健康飲食。盡量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吸煙、飲酒,避免吃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盡量吃多汁,多種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滋潤皮膚。

2、保持水嫩皮膚,趕走乾燥。乾燥綜合征皮膚會出現脫屑、瘙癢和乾燥現象,所以皮膚清潔特別重要,盡量不要用鹼性的護膚品或沐浴露,可以使用一些溫和型的護膚品,比如:復方甘油止癢乳等。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3、清潔口腔,防止口腔疾病。口舌乾燥,唾液分泌減少、齲齒、口腔潰瘍、舌頭乾裂等口腔問題都是乾燥綜合征的表現,所以日常的口腔護理一定要做好,爸爸媽媽們可別要求寶寶早晚要刷牙的時候,自己忘記早晚刷牙了哦!

4、電視雖好看,但別用眼過度。眼乾、眼澀、眼疲勞要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哦,可以改變室內的環境濕度,以減少眼睛的乾燥和不適。日常不要用眼過度,大人一次看電視、電腦的時間不要超過2-3小時,小孩不要超過半小時。

由於乾燥綜合征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主要是替代和對症治療,陳艷林醫生再次提醒廣大市民,如果發現有類似的癥狀的話,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最後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身體發出的一些信號,比如口乾、眼乾等我們以為的小問題,也要多重視,小病不治療通常會拖成大病。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受訪醫生

口眼乾燥要警惕,小心「乾燥綜合征」找上門!

陳艷林,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雲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科副主任醫師。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吳生元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國家級名中醫孟如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痛風、乾燥綜合征、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參與吳佩衡扶陽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總結學術思想,挖掘特色優勢,善於應用扶陽理論診治中醫內科病證(痹證、虛勞、胃痛、泄瀉、肺病、眩暈、水腫等);應用名老中醫專家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指導臨床、教學、科研,做好傳承,更好的服務患者。



項目名稱:《風濕病知多少》

實施主體:雲南省中醫醫院、雲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科

編審:彭江雲、普勇斌

總編:張小貝責任編輯、版式設計:王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人體陽氣由強到弱的過程,就是疾病發展的過程
盤點鹽的8個生活妙用,值得收藏!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