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展覽信息

時間:2019 年 1 月 19 日至 4 月 19 日

地點:上海浦東新區昊美術館三樓展廳

票價:30 塊

昊美術館的中國青年藝術家系列群展 「HOW NOW」 在上周末開幕。其中一些作品越過人們日常經驗邊界,提供了新的觀看視角,空間和時間被巧妙安置,值得一看。

展覽位於美術館三樓,上樓拐入空間,內部為一個長條白色房間,另一側通往暗房。

進門後正對藝術家郭熙的作品,叫作《最後一個故事:上帝與網友》,並鋪有一塊中國紅地毯,「歡迎降臨」。2014 年,郭熙做了一系列和宗教相關的作品,對「身體」這個概念產生興趣,他提出一個觀點「上帝和網友都是先於身體而存在的」。這系列裝置由聊天記錄、錄像、拼貼、虛擬指環組成,便為成果之一。

「在網路世界中,網友們在網路中互相認知,以『聊天』作為存在形式,直到網友見面那刻才化為肉身,」郭熙說。

於是他在網路世界裡尋找叫作「上帝」或名字與上帝有關的網友,並與他們聊天,邀請進入展覽現場見面會,從而「在現實中完成肉身」。他記錄下與這些「上帝」的合影。

他的另一觀點是,「身體可以成為容器,姿勢作為媒介,而信仰是填充物。」因此他做了一隻信號接收指環,一根手指伸入大小,與人體聯結,用於接收「信仰」信號。該展品由一個玻璃陳列櫃裝住,流露出喜劇效果,卻正被嚴肅展出。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1979 年出生廈門的藝術家高潔在挑戰 A.I 與藝術的界限,他想做為了讓 A.I 欣賞而創作的藝術。《Art4A.I.1.0》是一款互聯網遊戲,參展者可躺進沙發,通過 iPad 操作電視屏幕。在遊戲中,玩家騎著「彩虹棒棒糖龍」,飛出城市,前往新據點,路徑不斷改變。該龍由隨機方塊變換組成,最終為 A.I 系統審美服務。

高潔認為,人類的視覺及審美基礎來自基因縮寫,而人類是 A.I 的基因,從 A.I 角度而言,人類審美的疊壓是短暫、隨機且無意義的。

他的另一款遊戲名為「小男孩」,借用 A.I 識別審美。「您可掃二維碼使用小男孩,無需安裝。您可以將任意圖片拍攝或發送給小男孩,他會告訴你,他覺得好不好,」展覽手冊上這樣寫道。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張玥的作品也被展出。他生於山東,1985 年,現工作生活在北京。從 2015 年起,他每年陸續前往緬甸邊境果敢難民營 1 至 2 次,積累素材,並用創作的作品換回大米,運去果敢。他通過文字、採訪、繪畫、攝像與實物收集的方式對難民營現狀進行調查。展覽空間內搭建一間仿難民營小棚,用於裝下他的小漫畫,該畫基於果敢拍攝的照片而創作。

展覽暗房在放映幾位青年藝術家的影像作品,以紀錄片為主。

紀錄片《一段簡短的歷史:中國西北航空公司》,創作者為鄭源,1988 年蘭州出生。他試圖以檢索原中國西北航空公司(1989-2003 )運營的每一架飛機在公司破產後的去向為線索,建立一個視頻檔案,探討伴隨全球格局變動、經濟變化境況下,飛機作為其商品特殊性的存在,在中國現代化歷史中可被尋循跡的政治軌跡。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紀錄片《遠山淡景》青年導演為劉雨佳,1981 年,出生於四川。她去新疆拍攝世襲庫車回部第十二代親王( 1927-2014 )遺孀,這是他第五任妻子。達吾提無子女,目前獨自居住在當地一座歷史人物博物館內,該館由當地政府重新修繕、裝飾,並邀請達吾提入住。衣著民族服裝與來到家中(博物館)的遊客合影是她日常工作之一,所收門票60%用於維持生活,剩餘歸博物館。

劉雨佳用安靜的鏡頭語言,記錄下這位王妃的生活狀態,除此之外還拍攝了當地年輕人去的撞球廳、溜冰場。劉雨佳近期計劃主要圍繞中國「邊疆」展開,多與少數民族地區有關。

更多展覽照片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去看展」十位中國青年藝術家越過日常經驗,提供新的觀看視角

題圖及部分配圖均為昊美術館內拍攝,展覽現場?昊美術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全球犬類藝術藏品數量最多的「狗博物館」,2 月在紐約開放
台灣傳奇朱家:一個三代人皆為作家的家庭,他們如何相處,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