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東聲:藝術家只顧往臉上抹粉,卻忘記了照鏡子

王東聲:藝術家只顧往臉上抹粉,卻忘記了照鏡子

書法界與其它領域一樣,平靜之下暗藏隱憂。有些問題,究竟會是文化的榮耀還是諷刺?王東聲先生質問「以書法的名義」或者「以藝術的名義」過活的我們,並提出了當務之急的解決途徑。

——施晗

最近讀一本書《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樸》,是盧梭1749年應法國第戎科學院之徵而寫的那篇令他心潮澎湃、聲譽鵲起的論文。他在書中毫不掩飾地發表觀點,認為正是科學的發展與藝術的「繁榮」造成了社會奢侈成風、人心腐敗、道德墮落,所以,必須將「重振道德」作為當務之急。

《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樸》書影

另外,記得2006年在上海美術館第一次見到吳大羽先生的大型畫冊,至今難忘。原因不僅僅是那裡面的一件件頗具超越性的畫作,更是因為扉頁底圖上那封寫給吳冠中的信札。

吳大羽是與林風眠是同時代的人物,中國現代繪畫的奠基人之一,但作為油畫家,能有如此好的文筆功夫、書法功夫,能有如此全面的舊學根柢,不能不讓人感動和感慨。

想想盧梭和吳大羽,再看看今天的書壇,「以書法的名義」或者「以藝術的名義」過活的我們,確實有很多方面值得深思。

吳大羽信札

如果從「問題」的角度看,當代書壇可謂亂象橫陳:大眾化的發展趨向,過熱的書法環境,瘋狂炒作的藝術市場,導致產生普遍性的書壇焦慮心態,在作者、作品、欣賞者之間已然形成了不良的藝術生態和惡性循環。

且不說一大批希望通過書法這一途徑迅速「致富」的作者,即使一些所謂的「精英」人物也難免無心學術,充分利用權位和媒體的功能一門心思走市場。急功近利的思維邏輯和行為方式,導致文化貶值,學術素質下降,藝術風氣腐敗,使技術經驗主義和形式主義泛濫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黃賓虹信札

如果在初始階段的積累不夠,習慣於輕描淡寫地「到此一游」式的學習,繼而便以躍動的心鼓噪於展覽、活動之間,不注意內在精神的整合與修為,這類人群對書壇可能不會造成直接的損失和傷害,但實際所產生的負面效果顯而易見。

當個體均以是否獲得「效益」為追求的時候,當本應該健康的書法風氣變得污濁齷齪的時候,當所謂的「創作」實際上是在浪費物質資源而製造大量垃圾的時候,「以書法的名義」過活的我們以及所構成的書壇現狀和「豆腐渣工程」有何區別?

如果雜質泛濫甚至「豆腐渣」也成為當代書法的潛台詞,那麼表面化的書法繁榮究竟會是中國文化的榮耀還是諷刺?

徐悲鴻致齊白石信札

今天的藝術家們總習慣於「務實」。只要對提高「知名度」有利的,便不惜一切手段把包裝作為自己第一要務。當身份、地位與利益合謀,當藝術家只顧著往臉上塗脂抹粉,卻忘記了照照鏡子,那「驢糞蛋下霜」的行為只能落得貽笑大方的結局。

然而,我們的理論家們則總是習慣於「務虛"。很多的研討會變成務虛會,如冠冕堂皇地冠名一個越大越有「號召力」的所謂「主題」,參會者如度假一般前往。很多論文缺少深度和針對性,不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只是匆匆宣讀的廢紙一張。

到頭來,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理論家看不起實踐者,認為後者膚淺,沒文化;實踐者也瞧不上理論家,覺得對方只不過靠紙上談兵混飯吃。實際上,真正的實踐者都是優秀的理論家

謝無量致馬一浮信札

還說吳大羽。他不僅精通中西繪畫,在藝術理念和實踐方面有獨到認識和把握,對書法也有很多認識。他認為書法是超物象的,是一種精練的高貴藝術,「更因為那寄生於符記的勢象美,比水性還難於捕捉,常使身跟其後的造像藝術繪畫疲憊於追逐的」,這些都體現出多維的知識修養對審美判斷的助益。

回顧歷史上的書畫大家,無一不是如此。鍾繇、王羲之、顏真卿、懷素、孫過庭、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楊維楨、倪瓚、董其昌、徐渭、傅山、八大山人、石濤、金農、鄧石如、包世臣、俞樾、沈曾植、康有為,乃至近代的黃賓虹、馬一浮、謝無量等,在實踐與理論(理念)兩方面都有超越凡常之處。他們既能揮毫書寫,又有品味和見地,而且大多有理論著述流傳。

八大山人行書

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家應該怎樣做?說到底,必須從「文化」這一點上加強其「內在拉力」,畢竟文化是中國書法以及中國藝術的核心。實施起來,首先要從「點」、「線」、「面」三方面加以認識、規劃和行動。

其一,「點」,就是從每一個書法個體出發去認識、去實踐,亦體現在個人自修上面。書法不僅僅涉及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古今中外的藝術理論以及文史哲知識同樣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和滋養價值。在個人自修方面必須明確幾個關鍵點:

1、價值觀

馬一浮以《周易》中的「確乎其不可拔」來規勸熊十力,寧可失掉世俗之譽,也決不放棄學術信仰和道德操守。這就是中國傳統學人的一種價值觀,也是一種理性自覺。

馬一浮自書自作詩

沒有清晰的理性監督和邏輯自覺,便得不到智性點化和精神指引,那麼必然出現大批盲從的人群和大量看熱鬧的現象。作為書法家,是恥於談錢還是一面做「藝術家」,一面做經營自己的「推銷員」?二者之間,必須做出選擇。

2、視野

當今世界已經變成一個暢通無阻的信息時代。如果仍抱殘守缺,很容易陷到狹隘的民族主義之中去;或一味地惟「西方」為上,以西方的審美觀、價值觀來挑剔自己民族的不足,也容易數典忘祖,是內心缺乏自信的表現。

事實上,東西方文化各有優劣。講到中國畫,「拉開距離」與「兩端深入」都體現了一種有理性判斷的角度,更體現了一種視野。

石濤自書自作詩

3、超越意識

藝術的宗旨在於創造。創造來自於藝術家對世俗、對時代的超越精神。從來沒有一種新生事物盡善盡美,但是沒有超越性的思維意識和藝術行為的藝術,發展的結果只能是一潭死水。

4、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但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個人修為的基礎上,否則書法作品只能是徒有其表的一張張「字」的皮相,毫無意蘊可言,毫無精神可言。

對於一位書法家來說,書法的技術形式、氣韻境界和作者的人格修為必須是合而為一的。那種一味地玩弄技術、玩弄材料、玩弄形式而欠缺文化內容、欠缺思想內涵的所謂「創作」,註定是膚淺的,是沒有生命力的。

金農書法(局部)

其二,「線」,就是要計劃、規劃書法行為有效的升華途徑和實施方式。

無論是個體、群體還是國家行為,都必須有一以貫之的具有可行性和延續性的計劃。比如個體和群體的讀書計劃、書法練習計劃、個人修為計劃,國家的文化策略以及在教育、媒體、輿論上的長期有效的規劃等。

就國家行為而言,如果不對文化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書法文化的萎縮在所難免。那種「打補丁」的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包世臣書法

其三,「面」,就是指無論個體行為還是國家行為都必須有所重視和協調,具有統一性和一致性。

當然,這裡的統一性和一致性,不是指「排隊列」式的整齊劃一,而是指政策上遠見卓識的包容、扶持和規劃。所以在書法界,書法教育、理論研究、學術批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加強已經刻不容緩。

————

王東聲,別署可廬,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藝術理論研究部主任,碩士生導師等。

(嚴正聲明)

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若有不妥之處,請務必聯繫我們,謝謝。

公眾號推薦【名人字畫】,微信號:mingrenzihua1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如何看待中國式審美?
6分34秒,他讓宋徽宗工筆畫復活,還拿了奧斯卡獎……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