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洲歷史上君王和教宗的首度聯手,僅用6年就滅掉了多個國家

歐洲歷史上君王和教宗的首度聯手,僅用6年就滅掉了多個國家

文|趙愷

公元前16年,為了懲戒頻繁襲擾羅馬帝國邊境的凱爾特人,羅馬貴族普布利烏斯·西里烏斯(Publius Silius)率部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當時被稱為諾里庫姆(Noricum)的奧地利北部地區。軍事技術和生產力上的巨大優勢,使羅馬帝國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對上述地區的征服。但習慣於地中海溫暖氣候的羅馬士兵卻並不願意在苦寒的阿爾卑斯山北麓常住。因此在此後數百年時間裡,羅馬帝國始終以相對寬容的姿態統治著名為行省,實則處於高度自治狀態的諾里庫姆。而正是在羅馬帝國的文化輻射之下,薩爾茨堡地區出現了第一座羅馬化的城市——朱瓦烏姆(Juvavum)。

歐洲歷史上君王和教宗的首度聯手,僅用6年就滅掉了多個國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克洛維一世

朱瓦烏姆與其他奧地利境內新崛起的城鎮一道享受著羅馬帝國全盛時代的輝煌和繁榮,卻也不可避免地隨著被稱為「永恆之城」的羅馬走向衰敗而沒落。隨著羅馬帝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止步不前,並由此深陷一系列的內外部危機之中,那些帝國曾無比鄙夷的「蠻族」大舉南侵,地處羅馬帝國邊境地帶的朱瓦烏姆首當其衝,並很快在兵連禍結之中淪為了廢墟。

但是刀戈兵燹可以摧毀包括城市在內一切有形的文明,卻無法消滅那些無形的精神信仰。在以日耳曼諸部族為主的「蠻族入侵」完成了對羅馬帝國殘骸的分割和消化之後,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了他們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擺脫過去野蠻的「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遊戲規則,形成相對穩固的社會階層和分配機制。而在一系列的「試錯」之後,最終法蘭克人率先找到了打開帝國之門的鑰匙——天主教信仰。

事實上長期與羅馬帝國比鄰而居的日耳曼諸部,在潛移默化中很早就接受了基督教的相關教義。但由於原始崇拜和部落集體所有制的影響,大多數日耳曼部族都更傾向於為羅馬貧民階層所信奉的「阿里烏斯派」信仰。

歐洲歷史上君王和教宗的首度聯手,僅用6年就滅掉了多個國家

從薩爾察赫河對岸看到的薩爾茨堡老城區全景

所謂「阿里烏斯派」顧名思義是由北非神學家阿里烏斯所提出的基督教派別。這一派別與羅馬天主教最大的異同在於,他們並不認為耶穌基督是唯一且最高的神,這一提法顯然更符合信奉原始多神教的羅馬帝國奴隸和移民階層對世界的理解。當然「阿里烏斯派」最大的賣點並不在於降低耶穌基督的「神格」,而是其反對教會佔有財產,尤其是大批土地的經濟主張,使得日耳曼各路人馬可以肆無忌憚地打著「阿里烏斯派」的旗號將羅馬帝國境內的教會悉數打成土豪。

「阿里烏斯派」固然有其積極進步的一面,但是卻無形中削弱了「君權神授」的權威性,更令基督教有可以左右歐洲局勢的政治勢力退化成虛無標籤的風險。因此身為法蘭克部族首領的克洛維一世最終在自己妻子的指引之下,於公元499年正式接受洗禮,選擇皈依更為正統的天主教。

克洛維一世此舉表面看是個人的信仰自由,但實質上卻是歐洲歷史上君王和教宗的首度聯手。儘管法蘭克王國內許多部族領袖對克洛維一世此舉頗不理解,但在教會勢力的支持之下,法蘭克王國還是隨即迎來了第一個對外擴張的高潮期。公元506年,克洛維一世僅用了6年的時間便將強大的鄰國勃艮第人降服為自己的附庸,滅亡了長期盤踞阿爾卑斯山西段的阿勒曼尼王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家族富可敵國,加入皇室卻成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公開斬首的王后
托爾斯泰之於中國 l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