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乏力、記憶力不集中、嗜睡·是貧血還是缺血?4類人要警惕營養性貧血!
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睏倦、心悸、胸悶、記憶力不集中、嗜睡,這些癥狀都是貧血的常見癥狀,是臨床血液病中很常見的一組癥狀。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血紅蛋白
貧血對身體的傷害極大,嚴重者還會出現神志模糊、暈厥等癥狀。那麼其實貧血是什麼呢?在生活中,一旦出現貧血應該怎麼吃什麼,怎麼補?
貧血貧的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認為貧血就是指血量較少,但其實由於血量丟失導致貧血的病例只佔極小部分。
貧血是「癥狀」,不是「病名」。生活中經常會有人說自己患了「貧血」這種病,事實上,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綜合癥狀。類似於發熱、咳嗽或者腹痛一樣,貧血只是多種疾病在人體所表現出的冰山一角。
1
紅細胞生成減少
患者血量不變,但紅細胞數量減少,這是因為人體內缺少造血時所需的物質,如鐵、維生素、葉酸等,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性貧血等病症。
2
紅細胞丟失過多
有些患者因為大量出血,丟失血量,隨之造成紅細胞丟失過多。比如因為外傷而導致大量流血,孕婦分娩時失血過多,月經量過大致使大量血液流失等等。
3
紅細胞破壞過多
各種原因導致紅細胞破壞,會出現溶血性貧血、遺傳性溶血性疾病等繼發溶血,從而表現為貧血。
在醫院體檢時,血常規很容易確定是否存在貧血,如果發現貧血,就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
對號入座擺脫貧血
貧血雖只是一個臨床癥狀,但其背後也一定有原因,只有去除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貧血。
根據原因不同,貧血可分為三個類型。
1
營養性貧血
鐵、葉酸和維生素B12 等微量元素,為血紅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如果缺乏,就會導致貧血。臨床上,因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貧血很常見。
2
疾病貧血
不少人體檢發現貧血往往並不在意,殊不知,貧血會埋藏禍根,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徵兆。
血液病、惡性腫瘤、慢性感染、風濕性疾病、腎臟病變、肝病、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至少7種疾病都可能導致貧血。
老年人貧血一定要追查原因,其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嚴重的問題,比如,有10%~40%的腫瘤患者合併貧血。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可以先看血液科,也可以根據伴隨癥狀看消化內科、內分泌、呼吸內科等科室,及時檢查,以免貽誤診治。
老年男性或絕經後婦女,一旦出現缺鐵性貧血的表現,一定要追查原因,特別要排除消化道腫瘤。
3
藥物貧血
常用的4類藥物也會導致貧血,需要特別注意。
解熱鎮痛葯
布洛芬、洛索洛芬、阿司匹林等常用於緩解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痛經等,也用於緩解發熱癥狀,此類藥物可能引起血象異常,包括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等。
很多老年人經常服用的去痛片,成分中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都屬於此類藥物,長期服用能引發貧血,還易造成肝腎功能損害,不推薦老人使用。
質子泵抑製劑
這類藥用於治療胃酸相關性疾病,代表藥物有奧美拉唑。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會有諸多風險,缺鐵性貧血便是其中一項。
短效口服避孕藥
此類藥物通常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複合製劑,雌激素能降低谷氨酸羥基肽酶的活性而妨礙葉酸的吸收,它還有酶促進作用,可使肝臟的葯酶增加而加速葉酸代謝,從而導致貧血。
部分降糖葯
磺醯脲類偶可引起溶血性貧血,極個別患者可產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以第一代藥物(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和格列本脲更多見。雙胍類藥物可以影響維生素B12和葉酸的吸收,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偶可引發稀釋性貧血。
4類人要警惕營養性貧血
臨床上,營養性貧血較為常見,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營養性貧血,而以下4類人尤其要注意。
1
老年人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0~79歲的老年人群體中,貧血的發病率近35%,而到了80歲以上,發病率更達到45%。因此老年人要特別重視貧血,及早發現和治療,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老年人由於脾胃虛弱,可適當多食用山藥、白扁豆、大棗、芡實等健脾益氣食物促進脾胃運化生血,粗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鐵的吸收,因此不能過量。
2
素食者
穀類、豆類、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維生素B12,其中的鐵又不易被吸收,因此素食者容易因為缺鐵和維生素B12患貧血。
3
孕婦
孕期的一些生理現象,如血容量增加、孕早期嘔吐等,會導致血液中血紅蛋白相對降低。
孕婦在補鐵的基礎上,還要重視富含葉酸食物的攝入,並適量添加葉酸補充劑。同時除正常飲食外,每日適量補充鐵劑0.2—0.3g。
4
嬰幼兒
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更多的營養,注意及時添加輔食,牛奶中鐵的吸收率只有10%,只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蛋黃含鐵量雖較高,但其鐵的吸收率僅為3%,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會抑制身體吸收鐵質,因此,依賴牛奶和雞蛋來補充鐵質是不夠的,動物肝臟不僅含鐵量高、且吸收率達30%以上,在添加輔食時要適量補充。
下面為大家帶來兩款
適合貧血人群的飲食
紅糖小米粥
材料:小米150克,紅棗5-10顆,花生碎少許,瓜子仁少許,紅糖10克。
做法:
1.果仁可以整粒放入,也可切碎後加入。小米淘洗乾淨,放入湯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
2.紅棗洗凈,去核,紅棗肉切碎備用。
3.取湯鍋,注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小米,轉小火慢慢熬煮
4.待小米粒粒開花時放入紅棗碎,攪拌均勻後繼續熬煮
5.待紅棗肉軟爛後放入紅糖,花生碎拌勻,再熬煮幾分鐘就可以關火了。
花生紅棗養血湯
主料:花生50g,紅棗80g,木耳50g,紅糖80g,輔料:蜂蜜適量。
做法:
1.紅棗、花生、木耳洗凈,同放砂煲內,加清水適量.
2.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爛,加入紅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
3.喝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再加入少許蜂蜜,更增添特殊的營養和滋味。
功效:大棗補脾,養血,安神。花生滋養強壯,營養無比豐富,俗稱長生果。
來源:生活計仔多


※最便宜的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病?很多人檢查完卻看不懂!
※魚油、魚肝油,傻傻分不清?吃錯了當心肝臟受損!
TAG:長壽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