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龍作為民族圖騰,為何在這兩部小說中能力「弱」?其實是有分類的

龍作為民族圖騰,為何在這兩部小說中能力「弱」?其實是有分類的

龍作為民族圖騰,為何在這兩部小說中能力「弱」?其實是有分類的

龍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著吉祥和瑞慶,可謂意義深重,我們今天的華夏子孫更是自詡為龍的傳人。而古代的天子則是真龍天子,身上穿的是金黃色的龍袍。龍的形態是一身具多形,有蛇、牛、鹿等多種動物的形象的特徵。從古至今,無數文人雅客在其作品裡描述過龍,而在小說中,尤以《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最為詳細經典。然而,在這兩部小說中,龍的形象卻不怎麼正面,而能力更是顯得大打折扣,讓人懷疑龍的真實力量。

在《西遊記》中,龍族的出現是孫悟空尋找兵器時,聽聞東海有一神鐵,乃太上老君親自煅煉,後來被大禹借去治理水患,當水患消除,被遺忘在東海,就此留在東海一直沒動。孫悟空聽了極為意動,連忙去東海向龍王討要,龍王卻滿臉笑意的向其介紹其他神兵利器,無奈猴子認準了如意金箍棒,最後不僅帶走金箍棒,還順走了一套戰甲,看起來龍族可謂大失顏面。

然而這還不是最丟人的,最誇張的是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是陳塘關李靖的三兒子,同時也是仙界靈珠子轉世,出生後拜太乙真人為師。有一次哪吒在海邊玩,因用寶物混天綾在水中搖晃,使得水下龍宮天翻地覆一般,引得三太子出面制止,不料哪吒少年心性,一時性急,竟動起手來,一時失手,打死龍太子,進而又殘忍的抽龍筋,剝龍鱗。東西南北四海龍王一起興師問罪,最後哪吒割肉剔骨,感動龍王,得到赦免。

在這兩部小說中,龍族的地位或者說能力可以說是顯得有些低微,更談不上威嚴何在,讓人倍感尷尬。那麼,龍真的在神話中能力這麼低微嗎?其實,龍是有分類的。如果按照職位分,可以分為守衛天宮的天龍;行雲布雨的神龍;疏通江河的土龍;保佑皇帝及人間信仰的伏藏龍。

此外,還有青龍,是星宿之一,更是四靈之首,在建築、風水、氣象、季節等中充當了重要的作用。應龍,因有雙翼,牙齒尖利而善於作戰,傳聞它曾受皇帝之命將蚩尤殺死,更是在大禹治水時幫過忙。蜃龍,他可以口吐霧氣,幻化成各種景象,也就是所謂的「海市蜃樓」。還有蒼龍、火龍、角龍、蛟等等,各有特徵。可以說,龍族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種族,只是它比較低調而已,所以大多時候會有它很弱的錯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殺神白起戰鬥結束後,放走了120個孩子,不是心軟而是另有打算
李氏太極拳的創始人,慈禧封其「大內飛鷹」,令霍元甲甘拜下風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