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每日好詩|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抱緊最後的方言

每日好詩|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抱緊最後的方言

關注 中國詩歌網,讓詩歌點亮生活!

每日好詩|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抱緊最後的方言

冬 日阿依河

院子里雜草鋪開,在風中集體呼喊著號子

扶住搖搖欲墜的土牆

緊鎖唇齒的石磨,像被遠方卸下的一副車輪

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

抱緊最後的方言

抱緊傾斜的一米陽光,一小片弧形的溫暖

像極了我安坐在檐角的老父親

雙手隱藏在袖套里,迷糊

頭頂陳舊的棉布帽子,因為系帶脫落

半邊帽檐沿著密布的皺紋耷拉下來

掩蓋住生活的急流險灘

掩蓋住時光里的春風得意

在那些呼喊的號子里,安靜如石磨

專家點評

讀這首詩,忽然想到「最後的鄉村抒情」這個題目,無疑,這個話題是有些沉重的。

詩人很可能是在設想或回憶的情境里,進入天寒歲暮的鄉村,故鄉的那些零落的雜草、呼號的北風、搖搖欲墜的土牆,共同構成荒涼的,有悲壯意味的存在。而這些東西,並非外在的風景,而是自我的家園,生命曾經養於其中,精神賴以持存的場所。因此,這種悲哀、隱痛就有特別的意義。故鄉的荒蕪,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詩人緊緊抓住「石磨」和「老父親」兩個核心意象,展開了這種沉痛的抒寫。這二者,一物一人,由物及人,形成了相互映照、闡發的隱秘關係,也可以說,「石磨」是另一個父親,父親的化身。有鄉村經驗的人自然知道,「石磨」與糧食加工有密切相關,是生命得以持存的必需之物,而且它堅固、永恆。「像被遠方卸下的一副車輪」,這實際上是通過巧妙的修辭,把離鄉漂泊者的處境喻示了出來。可以想見,曾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如今物是人非,一片蕭條,只有「石磨」守在那裡,閉口不言,抱緊最後的方言,見證最後的離棄,直到永遠跌入沉默、暗啞的境地。人與物之間建立的關聯、情誼,因為人的離去、變故而潰敗,湮滅,這當然也會引發人的哀傷,甚至人生意義的反蝕。

「安坐檐角的老父親」成為另一個意味深長的素描或長鏡頭。在「石磨」和「老父親」之間插入的「抱緊傾斜的一米陽光,一小片弧形的溫暖」,是荒涼背景里的一抹難得的亮色,代表了故鄉給遊子的溫暖和慰安。父親像一尊雕塑,一個最後的守望者的剪影。他的套袖、棉布帽子、皺紋都是百年來詩人、文學家反覆言說、描繪的,具有經典的意義。「父親」這個母題、原型蘊含了遊子對故鄉的最直接、最複雜的感情。「時光里的春風得意」正是「歷史的滾滾的車輪」「時代前進的號角」,反襯了故鄉和父親的沒落,反襯了歷史進程帶給我們內心柔軟的殘忍。

確實,這是最後的鄉村抒情。在現代化、都市化的歷史進程中,原有的田園、鄉土、鄰里、人倫、信仰都被完全新型的社會模式所取代,完全可以說這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詩人們反覆地吟唱著這一大變局中的喜怒哀樂,這是百年新詩史上最重要的情感類型。只希望,我們在走向陌生未來的必然路途中,不要將那些美好遺失得太久。

特邀點評:程繼龍

詩人簡介

阿依河

專家簡介

程繼龍

往期精選

每日好詩|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抱緊最後的方言

每日好詩|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抱緊最後的方言

每日好詩|在村莊飢腸轆轆的絮語里,抱緊最後的方言

點評專家

陳先發、陳衛、曹宇翔、程繼龍、耿占春、馮雷、顧北、顧建平、谷禾、洪燭、霍俊明、賈鑒、簡明、蔣浩、雷武鈴、冷霜、李少君、李海鵬、李建春、李犁、李壯、劉向東、李雲、梁曉明、盧輝、羅振亞、馬知遙、莫真寶、任毅、榮光啟、師力斌、樹才、譚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詩、汪劍釗、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強、吳投文、西渡、向以鮮、楊碧薇、楊克、楊四平、楊慶祥、楊墅、余怒、葉舟、臧棣、張德明、張清華、張定浩、張光昕、茱萸、張偉棟、周偉馳、周瓚等

欄目主持:孤 城

"中國詩歌網"是國內最大的詩歌網站,國家重點文化工程。由中國作家協會 ·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管,《詩刊》社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互聯網出版平台。品牌欄目「每日好詩」(稿酬500元),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專家點評。其中每周四為詩友點評,向廣大網友徵集評論(300元稿酬)。

喜歡這首詩,點下▼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詩臉譜 · 廣東特展丨盛祥蘭《每當夜晚來臨》
港珠澳大橋|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詩選(七)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