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有哪些新看點?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有哪些新看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1月8日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有哪些令人振奮的新進展、令人鼓舞的新看點?


  看點一:大國重器鑄造人獲頒最高獎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鑄造國之重器的兩位「大工匠」: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劉永坦和團隊為祖國海疆裝上「千里眼」;錢七虎和團隊為人員、武器穿上「防彈衣」,為首腦指揮中樞、戰略武器安上了「金鐘罩」。

  「千里眼」是國之利劍。新體制雷達,不僅「看」得更遠,還能有效排除雜波干擾,發現超低空目標,在航天、航海、漁業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


  戰略科學家錢七虎傾注畢生精力,解決了核武器空中、觸地、鑽地爆炸和新型鑽地彈侵徹爆炸的一系列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建立起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體系,為我國國防安全鑄就固若金湯的「地下鋼鐵長城」。


  兩位「大工匠」的心聲是:這一獎勵是無上的光榮,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才驅動,一定要讓願意創新、有創新能力、取得創新成果的人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


  看點二:基礎研究出現「諾獎級成果」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國際物理學界公認的前沿熱點,許多科學家相信,相關研究將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它的國際首次實驗發現,誕生在中國。論文2013年在美國《科學》期刊發表後,被學界公認為近年來最重要的凝聚態物理髮現之一。物理學大師楊振寧評價:這是從中國實驗室里,第一次發表出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薛其坤院士領銜的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實驗團隊因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曾9度空缺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從2013年度到2018年度已連續6年產生獲獎者。


  「我國基礎研究總體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薛其坤說。


  看點三:強國惠民,創新技術「多點開花」


  在受到獎勵的成果中,既有支撐「強國夢」的關鍵技術創新,也有惠及民生福祉「一畝三分地」的新成果新突破。

  羅安院士領銜的「湖南大學電能變換與控制創新團隊」歷經20多年攻關,掌握電磁攪拌系統的核心技術,成果應用於寶武鋼鐵等國內外160多家鋼鐵企業。羅安和團隊獲得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的榮譽。


  自稱「大半輩子跟泥巴打交道」的浙江大學龔曉南院士,近30年來不斷突破傳統地基處理技術瓶頸,成果在京滬高鐵、浙江杭寧高速公路等許多重大工程中成功應用。他負責的「複合地基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肺癌,癌症中的頭號殺手,外科切除是根治早中期肺癌的關鍵。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何建行通過技術革新,創建肺癌微創治療體系,病人通常術後數小時就可下床,3天後可出院。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俊平團隊多年來針對月季、菊花和百合3種主要花卉,創建了種植布局優化、良種篩選繁育、高質高效栽培、采後貯運保鮮等全產業鏈技術體系,讓更多鮮花走進千家萬戶。


  從生態環保到災害防治,從農業育種到衛生健康,2018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湧現出一批面向改善民生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科技創新成果,是對「科技讓生活更美好」最充分的詮釋。

  看點四:最高獎獎金調整為每人800萬元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標準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由個人支配。科技部、財政部在獎勵大會舉辦當天正式發布《關於調整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的通知》,對獎金標準及分配結構做出調整。


  此次獎金標準調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近20年以來獎金額度及結構首次調整。


  1999年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規定500萬元獎金「50萬元屬獲獎人個人所得、450萬元用作科研經費」,當前我國科研人員獲得科研經費的渠道已大幅拓寬。將獎金全部授予獲獎人個人也是國際知名科技獎勵的普遍做法。

  與此同時,對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的獎金標準一併做了適當調整,調整原則為獎金額度提高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外星人暫未聯繫上,但宇宙會更加熱鬧
七分鐘著陸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溫柔」觸地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