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末法修行,持名念佛

末法修行,持名念佛

末法修行,持名念佛

蕅益大師云:「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舍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1]蕅益大師,高推持名,用意明確,意在令人,持名念佛,獲得成就。

問:如何是正法?如何是像法?如何是末法?

答曰:心地法門,心地用功,即是正法。著相修行,心誠求之,即是像法。不問佛理,但向外求,即是末法。去佛不遠,猶佛在世,即是正法。去佛漸遠,落在教相,即是像法。去佛久遠,教相亦衰,是名末法。

若從歷史演變而論,正法、像法及末法的年限,大致有四種說法。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一說法,廣泛流行。

正法、像法及末法,這是對佛法演變的大致描述,然而,也不可看得太死。何以故?正法之中,亦有末法。末法之中,亦有正法。譬如,佛陀時代,也有不聞佛法、唯求保佑的,這便是正法時代中的末法。當今時代,也有心地法門、心地用功的,這便是末法時代中的正法。

佛法是心地法門,正法、像法及末法,也應當從心地而判斷。其實,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一判斷,也是從心地而判斷的。正法時代,人心樸實,從心而修,這個樸實修行的風氣,大致延續五百年。像法時代,落在教相,糾結教理,這個著相修行的風氣,大致延續一千年。末法時代,不問佛理,但求保佑,這個不問佛理、但求保佑的風氣,大致延續一萬年。

或正法,或像法,或末法,因人而異,不可定論。心地法門,心地用功,雖在今日,亦是正法。落在教相,糾結佛理,雖在今日,亦是像法。不問佛理,但求保佑,無論何時,皆是末法。在佛陀時代,不聞佛法者,有之,乃至破壞佛法者,也有之。此一類人,雖在佛陀時代,卻在末法之中。在當今時代,得聞正法者,有之,修有成就者,也有之。此一類人,雖在當今時代,亦在正法之中。

問:持名念佛,如何修行?

答曰:持名念佛,當須正信、正願、正行,方得實證。若非正信、正願、正行,則不得實證,反而因為邪信、邪願、邪行之故,而深受自己的邪信、邪願、邪行之害。

一、以發願為動力

發願往生,與諸上善人為伴,即是與諸上善人相應。若不與諸上善人相應,又怎能與諸上善人為伴?

諸上善人,包括大阿羅漢,諸大菩薩。阿羅漢,亦名離欲阿羅漢,就是離開貪慾的人。我們學佛,當發大願,離開貪慾,免受慾海吞沒。大菩薩,亦名覺有情,亦名佛子,就是發願成佛的人。我們學佛,當發大願,誓願成佛,救度眾生。

發願往生,與諸上善人為伴,這分明是說,我們學佛,當發大願,離開貪慾,度盡眾生,究竟成佛。

發此大願,行此大願,是名與諸上善人為伴,亦名與諸上善人相應,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無此大願,無此大行,則不能與諸上善人相應,則不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發願往生,不是把自己移民到善人國里去。自己不善,煩惱滿腹,則在在處處,無非娑婆,哪裡更有極樂?自心清凈,一絲不掛,則在在處處,即為有佛,哪裡不是凈土?

二、以持名為助緣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見佛往生的助緣。執,就是執著不放。持,就是持之以恆。名號,就是彌陀名號。一心不亂,就是專註佛號,妄念若起,亦不理睬。執持名號,就是念佛名號,聞佛名號,一心專註,持之以恆。

佛本無名,方便立名。名是虛名,號是假號。虛名假號,本無實際。聞之於耳,儘是虛聲。視之於目,無非幻形。虛聲幻形,幻生幻滅,豈有實際?猶如鏡影,亦如水泡,種種形象,好像是有,若欲取之,則不可得。

持名念佛,出於口,聞於耳,綿綿密密,密密綿綿,念念只在這句佛號上,藉此方便,隔斷妄想。蓮池大師云:「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如此念佛,如此觀音,綿綿密密,密密綿綿,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圓覺自性,及其妙用,則當下呈現。這便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個譬喻,切莫把譬喻當實際。若是出現了一個相好莊嚴的佛,及眾多飄逸的菩薩,則不用認取他。何以故?這是業識所現,如夢如幻,本無實際。

三、以精進為實行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也是努力精進的結果。佛非他人,這是自性妙體。諸聖眾亦非他人,這是自性妙用。佛不來而來,故名現在其前。眾生不往而往,故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執持名號,心念耳聞,功至極致,則自性當下顯現,眾生當下解脫。

蓮池大師有問答云:

「問:既雲往生,昔人又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是乃有生無往。今曰往生,二義相戾。答: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名為往生。如《華嚴》解脫長者說:『《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楞嚴》十方虛空皆汝心內。』是知極樂之生,生乎自心。心無界限,則無西無東,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凈,脫舊而新,離一得一,似有所往,名之為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2]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針對立足於偏位上的人而說的。若是立足於正位上的人,法界萬相,無非自己,哪裡更有他?然而,立足於偏位上的人,以自己所立足的偏位為自己,以其餘為他,這就有了人我相對。立足偏位,人我相對,即是眾生。

凡是眾生,皆有所得。菩薩眾生,有智可得,有佛可得。羅漢眾生,有道可修,有涅槃可得。凡夫眾生,有名可得,有利可得。立足偏位,有我有人,人我相對,所以,就有了自力與他力之說,作為方便引導。

自力,是立足於偏位上的自我努力。有了這個自我努力,只要方法得當,如法用功,就能與佛相應,就能得到佛力加持,或雲就能與自性相應,就能得到自性加持。自性即佛,佛即自性,離自性外,更無別佛,離自性外,豈有他力?

他力,就偏位眾生來說,阿彌陀佛即是他力,或雲自性光明即是他力。究實而論,正位偏位,自力他力,皆是自性中事。自性無內外,全體是自己,離自性外,哪裡有他力?若更有他,此是二法,不是佛法。

凈土宗所說的佛來接引,不是外來一個佛,把人接到某個地方,而是自性彌陀,現在其前,接引眾生,往生凈土。或雲自性現前,若能一見見得,一肯肯定,不再疑惑,即得往生凈土,亦名回歸自性。

未悟之前,立足偏位,有自力,有他力,自力他力,是二非一。

悟了之後,一真法界,無自無他,全體自己。若有自他,則非一真。然而,下根之人,信不能及,是故釋迦如來,於一真法界中,方便立教,說自說他。以彌陀表自性,以眾生表假象,引領眾生,往生凈土,或雲引領眾生,回歸大我,或雲引領眾生,回歸自性。究實而論,或自或他,無非大我,無非自性。學人信不及,故用隱喻,普被三根,告知曰,娑婆世界是如何地苦,極樂世界是如何地樂,以此方便,引導學人,放下執著,脫離娑婆。所謂娑婆世界,也不是物理意義上的世界,而是指捕風捉影的煩惱世界。

執持名號,一心專註,功至極處,一切執著,自然消融,一切纏縛,自然解脫。這時,若能認出了這個包羅萬相的大我,若能認出了這個一塵不染的自性,便是往生了凈土,亦名回歸了自性。這時方知,能念的是我,所念的是我,能所不二,絕待無對,此是真彌陀,此是真凈土,故古德云:「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一切萬相,皆是自性的變現,歸根到底,皆是自性,返本還源,無非自己。然而,這個自己,卻不是生滅的幻我,也不是化現的諸佛,而是本自清凈、能生萬法的獨尊之我。生滅的幻我,化現的諸佛,皆是這一念真心的幻化,皆是這獨尊之我的幻化。幻化之相,無量無邊。微妙之用,恆沙無數。無量無邊之相,恆沙無數之用,皆是這妙明真心中的物。

自力,是這一念真心的力。他力,也是這一念真心的力。若無這一念真心,誰來念佛?分明是這一念真心的作為。若無這一念真心,誰來現相?分明是這一念真心的現相。這一念真心,即是這不生不滅的無相真心。這一念真心,即是這映現萬相的無相真心。蕅益大師云:「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3]一切剎土,皆不離這一念真心,能念的是這一念真心,所念的也是這一念真心。念佛,原來是念自心。見佛,原來是見自心。

他力不離自力,離了自力,絕無他力。這裡信不及,心存依賴,那就只好繞繞彎子,兜兜圈子,繞來繞去,兜來兜去,究竟還是歸到這裡。這裡是真正的自我,這裡是清凈的法身,這裡生髮一切神通妙用,這裡具足一切功德莊嚴。

四、以往生為目標

如何是往生凈土?往生凈土,不是從宇宙的這個角落,跑到宇宙的那個角落。若是這樣跑來跑去,那便是宇宙中的一個遊魂,不是往生凈土的智者。

往生凈土,就是藉助有為之功,覺悟自心實相本來清凈無染,本來具足萬德。悟到這裡,立足這裡,是名往生凈土。

既然是立足於凈土,那麼,自然是步步蓮花,念念無染。若不知凈土為何物,那就談不上凈土之行。

如何是帶業往生?已經立足於凈土,已經立足於自性,然而,習氣尚在,仍有習氣翻動。立足凈土之故,習氣翻動,不足為害。「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這便是往生凈土後的修行,這便是「依體起用,攝用歸體」之行,雖有體用二分之跡,然而,總歸不二之法。

如何是「還到本國,飯食經行」?還到本國,即攝用歸體,不住法相。飯食經行,即安住本位,體會實相。飯食,是指法食。經行,是指體會。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是供養四維上下,恆沙萬相,藉此度脫十方眾生。四維上下,恆沙萬相,乃自性之化現,非離自性而別有。若把「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當作向他人獻花。如此之見,已成人我之見,不是佛法。



[1]《凈土十要》卷第一。《卍續藏》第六十一冊,第六五八頁下。

[2]《阿彌陀經疏鈔》。《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六八頁上。

[3]《凈土十要》。《卍續藏》第六十一冊,第六四五頁上。

末法修行,持名念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各自努力(努力不著意)隨緣去
於一切境一切處,無著無粘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