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木棉姐姐

來源 :悅讀(yuedu58)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每到年關將至,90後忙著曬年度外賣賬單,80後曬著支付寶賬單。

而有娃的家庭,曬的則是一年的教育賬單。

不久前,媒體調查了一些家庭的教育開支,其中一個家庭,家長陪讀三年,花掉了當地購房的首付款,惹來爭議無數。

最近,某銀行發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調查報告。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台灣和中國大陸分別以7萬、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報告還顯示,82%的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個人時間。

在教育問題上,中國父母又一次碾軋了世界。

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過七成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

在孩子的教育上,砸的錢越多才對嗎?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去年底,一位爸爸揮淚「送女兒」的朋友圈刷爆網路,事情源於他對陪娃寫作業的恐懼。

他表示可以不要彩禮,贈送房車,包辦酒席,唯一的要求就是:


「現在就把孩子接走,把作業輔導一下,誰家的媳婦誰養!」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省事省力、還能讓孩子能學到更多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送孩子去輔導班,把「恐懼」交給專業的老師。

所以,孩子們寒暑假、雙休日,甚至是平時放學後的課餘時間,都成為了家長們給孩子安排輔導班的空檔。

常聽到這樣的言論,說中國的家長是最焦慮的家長,這話雖絕對,但也確實展現了一種中國式教育的現狀——

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擔心孩子學習不好,擔心孩子沒有才藝,擔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可憐天下父母心。

心理學認為,焦慮來源於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育兒恐懼,則是父母對孩子成長不確定性的擔憂。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為了消除這種擔憂,父母總是忍不住要為孩子設計人生,並要求孩子發展的軌道,不能有絲毫偏差。

顯然,在中國式教育里,判斷孩子是否在正軌的主要標準是——成績好壞。

為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們寧可犧牲一切。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那麼,孩子們對輔導班、興趣班的態度是什麼呢?

厭倦,厭倦到習慣。

在記者的採訪中,很多孩子都覺得:「其他同學也是這麼過的。」他們麻木地接受著家長的一切安排。

有一檔扎心的親子教育節目《少年說》,展現了中國家長努力教育孩子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卻「毀」了孩子。

孩子們在天台上,把心中對父母的不滿一吐而盡。

其中讓人印象最深也最有共鳴的,就是讀初一的袁璟頤。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因為好朋友是學霸,所以她被親媽放在天平上,用學習成績、學校排名、綜合能力作為唯一標準被衡量比較。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她憤怒地指控著母親的對自己嚴苛的「惡行」,而母親仍然覺得自己所做是為她好。

孩子們在大人面前,常常無法表露真實想法,即使表露了,也反抗無效,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

他們永遠要活在父母的期待里,自己的心聲卻從不被關注。

這樣的情緒在心裡憋久了,終會成疾。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作家麥家在《朗讀者》上講過和兒子的關係,冰封期長達很多年,直到兒子出國留學,一封麥家的親筆信打開父子二人的心結。開始有所緩和,嘗試溝通。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麥家如此,很多父母亦是,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既不是好的表達者,也不是好的聆聽者。

父母只是仲裁者和裁判,天然制高點,行使自己的武斷和控制。

而他們的良苦用心,常常只會害了孩子。

中國式父母扎心真相:決定孩子走多遠的不是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 的精彩文章:

一個女人最好的生活觀
從前想做大哥的女人,現在活成了大哥本人

TAG: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