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記住,是人口決定了經濟的一切 | 在這裡讀懂中國

記住,是人口決定了經濟的一切 | 在這裡讀懂中國

01

上海,民國起便是遠東第一大城市。屹立於東海之濱百年不倒。

支撐它的除了地理優勢,最重要的還有源源不斷的人口輸入。

無論是高知階層,還是基礎勞動力。

而這個城市現在又獲得了一個世界之最。那就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城市。這意味著每一代人要比上一代少30%。雖然,以上海之身份,只要他願意拿出一些福利,依然會有大量的人遷徙過來。但是,不那麼強勢的內陸城市呢?凋零,可能是唯一的結果。

人才之爭,正在上演。武漢、鄭州、西安無一不在這一年瘋狂搶人。

一線城市過高的生存成本,使得不少腦力工作者迴流到了省會城市。而基礎勞動力則迴流到了家鄉及周邊縣城。這個現象會持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02

根據教育部數據:2014年全國共有小學20.14萬所,比上年減少1.22萬所;招生1658.42萬人,比上年減少36.93萬人。

據歷年公報數據,2001年至2016年16年間,義務教育階段全國學校數量一路下降,由55.79萬所減少至22.97萬所,減少約六成。

雖然招生人數還是正向上升的,但也僅為100萬人。

雙拐點可能會在5-10年內出現。即學校數量和學生數量的雙下降。

如果一國之人口踏上一條負增長的道路,並不是簡單放開二胎就可以激活的。因為這一代年輕人中有非常多的有知識的人,同時還是不願意委屈自己,不信奉傳宗接代的。

可能以後00後和孫子描述誰是舅舅,他都不是很理解。

這是我們要警惕的,盲目押注二胎嬰兒潮相關產業的人,可能等你熬死了對手時,你會發現你的海洋正在枯竭。

並不是說年輕人小孩的生意不好做,樂高玩具體驗店越來越受歡迎,一堂課一小時四五百都是很正常的。生育率低下的另一個特徵是優生優育。規模上不去,那就做質量吧。

今天之所以大家覺得生意還有得做,是因為畢竟我們仍然是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國,存量市場足夠大,不過預估在2020年 第一人口大國會讓位於印度。龍象的全面競爭,會在本世紀中葉上演。

不誇張的說,會有越來越多的小縣城的燈光在衛星圖上消失,越來越多的小城市的燈光變得黯淡下去。一是因為人口,二是因為城市集群化。

所以,今天如果討論房地產。那麼我個人觀點是,很明確的說:沒有人口流入的城市,沒有房地產。人口流出的城市,房價就會跌,連租出去都可能成問題。不要跟風,不要接盤。而一線城市的房價雖然受到了明顯的打壓,但房租在七月普遍上漲20-30%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有多少空間?我認為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是,城市化是否可以維持過去的粗獷?必然是不可能的。

03

2012年之後,速食麵的出貨量逐年萎縮。因為什麼?一、外賣的興起使得速食麵失去了很大一塊市場。二、消費升級,人們對健康的訴求。三、農民工逐年減少。農民工是速食麵的最大的消費群體,但是核心城市的城市化完成以及老一代最吃苦的農民工老去,使得這個群體回到了家鄉,速食麵便不再被需要了。即使,今天速食麵開始走消費升級路線了,但是失去了最大的基礎,也不可能回到那個黃金時代了。

隨著速食麵拐點而出現的其他品類有哪些呢?你所在的品類會不會是下一個拐點呢?

如果你在廣州的排名前幾的老酒家吃過早茶。你會發現:除了旅遊的年輕人,全是老年人。俗稱的老廣。這些人遲早會吃不動早茶的,那麼到時候怎麼辦?

越來越多的養老產品也是越來越旺了。我在浦東機場出關處看到的是成群結隊的大爺大媽。危機亦代表著機遇,而順境意味著危機。一陰一陽則為道。

記住,人口結構決定了你的生意,以及未來的生意。

04

在美國,電梯安裝、維修工職業中期的平均年薪是6萬3500美元,而土木工程師的職業中期的年薪約為6萬1611美元。園藝工程師職業中期的平均年薪是4萬6694美元,而大貨車司機職業中期的年薪約為5萬1539美元,而且在忙得時候,大貨車司機的年收入會超過10萬美元。

中國,一定會踏上這條路的。現在中國的藍領成本是美國的八分之一,白領是二分之一。不需要很多年,藍領也會被拉到美國的二分之一的。

所以今天如果能夠購買「保姆」,「鐘點工」「按摩SPA」這些人力服務的期貨的話,一定是穩賺不賠的,這些產品幾乎會以每年30%及以上的速度漲價。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員成本當然是老闆先知道。用工成本越來越高了,但更誇張的是基礎勞動力越來越貴了,這個趨勢正在顛覆中國人的老觀念:讀書才值錢。如果你腦子不活絡,上班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麼其實你去做藍領更合適一點。中國人的這個老觀念的本質是:在農業時代,讀書人不多,供需不平衡。

老闆們其實更受傷,老闆最焦慮的是後端成本激增,但是終端價格不漲。十年前一個打火機已經1塊錢了,現在也就1.5-2元之間。十年前一包普通速食麵1.5元,現在也就是3元。但是人員工資翻了不止5倍。如果算上社保、福利等可以說是臨近「窒息」了

郭台銘,那個將流水線管理髮揚至巔峰的人,開始大舉安裝機器臂了。或許,他真正解決員工得抑鬱症跳樓的那天,就是他不再需要這些員工的那天吧。

05

如果1978年,中國不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今天那些國際巨頭裡,一大半都不可能有今天。歐美市場在宏觀的意義上,在80年代已經飽和了。比如車企、快消品、食品、服裝。我覺得除了國人要感謝總工程師鄧小平,這些洋品牌也應該感謝他。

當然,知名海外互聯網企業基本無法獲得這樣的紅利,所以我們的獨特市場孕育了BATJ。

而反過來看,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在過去四十年,給歐美市場提供那麼多的廉價產品,歐美的政府們會很焦慮的,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廉價商品,提高了美國普通家庭15%左右的生活質量。同時抵消了通貨膨脹,維持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品質。

今天比較令人擔心的是:製造業大舉南遷至東南亞,而我國高端製造業並沒有站穩腳跟。而貿易戰徹底將國人打醒,我們並沒有那麼強大,強國之路還有很長的距離。

全球範圍來看,依然是人口、決定了一國之興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

06

前段時間全網尋根的劉強東,可能是中國最後一代有鄉土情結的商業巨子了,從今往後,可能不再會有很多人把衣錦還鄉看作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鄉可以還。出生在大城市的80,90後即使住在遠處,也無法找到家鄉,因為早被拆光了。

而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短期人口遷徙:春運。可能在幾十年後就變成了一種往事。

無論是日本、韓國、美國還是加拿大。人口的分布從來都不是平均的。

如果鄉土文化已經式微、高鐵使得遷徙不再漫長、產業集聚不可逆轉,很多地區的衰落是遲早的。畢竟老祖宗早就說過了:人往高處走。

07

最近關於二胎的事情沸沸揚揚。

這讓我想起好多年前,我媽牽著我的手,在一個巨大的工地邊上的車站等著,那個車站的廣告牌上寫著:實行計劃生育,貫徹基本國策。再邊上一塊寫著:加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想到這一幕,我覺得挺魔幻的,有點超現實主義的感覺。

世道變化快,一晃間,我國的人口紅利消失了,真的是令人猝不及防。

但是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1 人口紅利消失及資產膨脹導致的生二胎的成本過高。

2 優生優育思想導致的不願意多生,乃至不生。

3 這一代年輕人是沒有勒緊褲腰袋哺育下一代的思想的,一點都沒有。

隔海相望的日本,已經提前一步進入這種狀態,大前研一為此還寫了一本書《低慾望社會》,書中說到老年人控制了絕大多數財富和權力,年輕人看不到希望,只能削減慾望,導致一個惡性循環的出現。

而日本的老頭們因為缺乏安全感,即使有房有車,也不去消費。

但日本的年輕人根本買不起房買不起車,所以只能選擇「肥宅」,以及說服自己不要有理想。於是消費發動機被關閉了。

這和我國面臨的問題,有點相似。

這裡不得不說,歐洲今日之亂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洲生育率過低,引入了大量中東難民導致的。

人口問題,其實是擺在這個地球上大多數國家面前最棘手的問題了。

<The End>

本文作者:沈帥波 湃動傳媒CEO

轉載請聯繫,未經授權,違者必究。

作者寫於2018-11-2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嬰兒「風暴眼」:基因編輯雙雄同台發聲,科學界拯救共識
天乍冷,人們為什麼容易出現尿頻尿急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