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什麼是固態硬碟?為什麼它比其他數據傳輸儲存工具快

什麼是固態硬碟?為什麼它比其他數據傳輸儲存工具快

當我還是數碼小白的時候,對數據傳輸沒什麼概念,當時最多也只是用著傳輸速度數MB或數十MB每秒的USB2.0 U盤,還有下載傳輸速度在一百KB每秒左右的網盤。但隨著我對數碼電子產品的了解越來越多以及工作的需要,我入手了一台希捷飛翼Fast SSD移動固態硬碟(以下簡稱為「飛翼 Fast SSD」),從此開啟了與U盤、機械硬碟和網盤完全不一樣的數據傳輸儲存的使用體驗。

體積體重:輕薄度吊打機械硬碟

飛翼 Fast SSD是我的首款移動固態硬碟,在我入手它之前我就在想,既然它以速度快而著稱,那它的機身體積體重也因此而增加、比我用過的移動機械硬碟還要笨重?懷著忐忑的心情我拆開了飛翼 Fast SSD的包裝,我才發現是我多慮了。

它比我手上其他品牌的移動機械硬碟還要小一點,表面積的長和寬分別是7.9*9.4cm,把兩者豎立起來比較的話,能明顯感覺飛翼 Fast SSD比移動機械硬碟還要小1/5左右。

厚度方面,飛翼 Fast SSD薄至0.9cm,把它和移動機械硬碟並排貼近放在一起,能看到飛翼 Fast SSD薄了0.5cm左右,手拿起來的話就像厚了點的卡片一樣。

重量方面它們對比情況又會怎樣呢?我再次用電子稱給它們稱了一下,移動機械硬碟的重量是131.8克,而飛翼 Fast SSD只有79.9克,比前者幾乎輕了一小半。因此,無論是從體積、還是從重量來看,飛翼 Fast SSD比普通的移動機械硬碟都要輕薄很多,隨之而來的是便攜性的提高,拿在手上就像拿著一塊麵包的手感,不得不讓人感嘆科技的魅力。

顏值外觀:不再是「黑厚大」,顏值也可以「杠杠」的

由於機身輕薄度的提升,飛翼 Fast SSD一改以往移動硬碟給人的厚重印象,而是變得更加修長,而且整個機身的外觀設計你也能看得出它特別用心。

機身正面中央以銀白色的金屬面板為主,上面雕印著「SEAGATE」的logo,周邊再輔以灰色為裝飾,既能讓人感覺商務身份的象徵,又增添了儒雅精緻的檔次感。

硬核知識:什麼是固態硬碟?

當我們在網上選購硬碟或一些用到硬碟的電子產品,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硬碟選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難以分清它們兩者,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嚴謹來講固態硬碟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簡單點來理解它就是一塊由控制晶元控制存儲單元的半導體,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更高。

而機械硬碟顧名思義更加偏向機械化一點,它的工作原理類似於轉動的光碟,內部結構是一個高速旋轉的碟片的和在碟片上來回讀寫數據的磁頭,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機械硬碟會有5400rpm、7200rpm的參數,意思是每分鐘5400轉或7200轉。

因此從技術材料方面來看,飛翼 Fast SSD比機械硬碟至少先進了一代,相當於一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而另外一個還停留在「機械化」,因此這也是兩者在傳輸速度上存在差異的最主要原因。

速度:「飛」一般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前面說了那麼多,那麼飛翼 Fast SSD這樣的固態硬碟的速度具體有多快呢?我們用專業的測試硬碟讀寫速度的ATTO來測試了一下,發現它的寫入速度最高達427.68MB/s,讀取速度最高達439.22MB/S,這麼快的速度搬運一部數GB的高清電影幾秒鐘就搞定。

同樣,我們用了ATTO來測試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發現它的讀寫速度基本是在100MB/s左右,只有飛翼 SSD的1/4到1/5的速度。

小細節:飛翼 Fast SSD身上的介面和協議

鑄造飛翼 Fast SSD「飛」一般的速度,除了靠材料科技上「質」的區別之外,還有一些硬碟身上的USB介面和兼容協議也會影響到。

說到USB介面,不得不提USB2.0和USB3.0,它們相當於第二代USB和第三代USB的意思,USB3.0除了傳輸速度上會比USB2.0快之外,還有一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想同點是USB Type-A(簡稱為「USB-A」,下同)和USB Type-B在外觀形態上區別不大,不同點是USB2.0和3.0的USB Micro-B外觀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還有一個不同就是USB 3.0誕生了USB Type-C(簡稱為USB-C或Type-C)介面。

從USB3.0協議在2013年制定面世的,特別是新誕生的Type-C介面,短短這這幾年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飛翼 Fast SSD採用上了Type-C介面,那麼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基於USB3.0協議下的Type-C能做到更快的10 Gbps的傳輸速度、功率更大最高100W的電力傳輸以及擴展性增強,它不僅可以用來進行飛速的數據傳輸,還可以進行快充以及高清影音圖像傳輸。

一般的機械硬碟身上採用的是USB3.0的USB Micro-B介面,然後搭配的數據線另一端是USB3.0的USB-A介面。

而飛翼 Fast SSD身上的是Type-C介面,希捷給它配備了兩條專業的傳輸數據線,一條是Type-C轉USB-A,另外一條是傳輸速度更快的雙Type-C介面的數據線。因此在傳輸介質的數據線上,飛翼 Fast SSD的雙Type-C傳輸無疑是更加快。

總結

當我用慣了希捷飛翼Fast SSD移動固態硬碟時,發現其他種類的數據傳輸存儲工具的速度真的太慢了,有時候拷貝一份數GB的工作資料,飛翼 Fast SSD最多十秒鐘就搞定了,而用到其他工具時,至少要等上幾分鐘。而且飛翼 Fast SSD輕薄、高顏值的機身外表,不僅能襯托出商務工作風,出門的時候攜帶也方便,工作或生活中使用都非常適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章魚燒 的精彩文章:

光送相機還不夠,還要用它把女朋友拍得美美的
始於顏色,忠於創新基因,體驗1MORE Stylish BT

TAG:科技章魚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