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並非抗戰中唯一的「逃跑將軍」,為什麼只有他被槍斃

他並非抗戰中唯一的「逃跑將軍」,為什麼只有他被槍斃

說起韓復榘,可能不熟悉近代史的人會感到陌生。他的經歷頗為傳奇,本來是一個18歲就闖關東的年輕人,入伍後因為勇猛並且粗通文墨而名聲漸起,後來成為了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在北伐戰爭中,他是第一個打到北京城下的將領,從此聲名大噪。

後來在中原大戰前,脫離了馮玉祥而加入了蔣家隊伍。一開始表現得忠心耿耿,鞏固了其後方。但是,在抗日戰爭時,韓復榘卻在開封被誘捕而遭到槍決。他的罪名是擅自撤離山東戰場,即畏敵逃跑。然而,當時的「逃跑將軍」也不少,其中「飛將軍」孫元良、「長腿將軍」劉峙的情節比他惡劣得多,為什麼就只有他走到了這一步呢?

其實,這要將他與老蔣的矛盾說起。儘管韓復榘在中原大戰前投奔,但是在戰爭之中,他卻首鼠兩端,擁兵自重,出工不出力,這實際上也成為了肉中刺,並不被重用。

在長達八年的山東統治期間,韓復榘不僅大肆殺害共產黨員與進步人士,倒行逆施,引起公憤,更進一步與國民黨當局也產生了巨大的矛盾。特別是他處處保存實力,鞏固山東地盤,截留了地方的稅收,這使得山東當時幾乎成為了半獨立狀況。

特別是在暗殺張葦村一事上,韓復榘成為了老蔣不得不除的對象。張葦村表面上的身份是山東省部書記長,實際上他是老蔣的嫡系,奉命監視韓復榘。然而,韓復榘感覺如芒在背,找了個機會將張葦村殺害在濟南,並交出個替罪羊了事。這種行為,是對老蔣的赤裸裸挑釁。

在「西安事變」之中,韓復榘通電支持張學良、楊虎城的。這雖然是他順應民族和歷史潮流的行為,但卻更加加深了與老蔣的仇恨。

在面對日寇咄咄逼人的攻勢,韓復榘也不得不做出了放棄山東的決定,但這給了老蔣口實。他先是在河南召開高級將領機密軍事會議,並以防止敵機轟炸為名定在夜晚召開。此次會議也通知了韓復榘,當他剛剛下車後不久,就被當時的三個衛兵所控制。

經過高等軍法會審,由何應欽親自擔任審判長的庭審,以違抗軍令、擅自撤退等罪名判處韓復榘死刑,並在武昌市平閱路33號內院一座小樓上實施槍決。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如果早知今日,他還不如戰死沙場,起碼留個好名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神說史 的精彩文章:

愛將被刺成重傷,李世民要殺降泄憤,他卻說:各為其主而已

TAG:洛神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