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非要說中文,到時候找不到工作可別怪我」 杜克大學系主任向全系學生群發郵件

「你非要說中文,到時候找不到工作可別怪我」 杜克大學系主任向全系學生群發郵件



近年來,種族歧視的事件在國外大學頻頻出現。


從17年UIUC驚現辱華字眼:「Chinese Cheat」到OSU的歧視傳單撒滿教室;

再到幾個月前UCSB教授在幻燈片中

特意用中文提醒學生們不要玩手機睡覺

還有一周前英國利物浦大學在郵件用中文標註「舞弊」。

然而這些歧視風波還沒等平息,在美國大學才開學一周時,

常年排名US.News TOP 10的杜克大學就明目張胆地鬧出了種族歧視

,還發生在了應該以公平公正為代名詞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身上。 

 下面先和主頁君回顧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


研究生項目主任向全系學生髮郵件


「你非要說中文


到時候找不到工作別怪我」


當地時間周五,美國杜克大學一名生物統計系的助理教授梅根·尼利(Megan Neely)向全系學生髮送了一封郵件,然而信件中的內容卻讓中國留學生們

又疑惑又憤怒



在這封郵件中她提到有兩位教職員工分別找到她,向她舉報自己在教學區看到有一群研一的中國學生在學生自習室「大聲說中文」,

想要知道他們的名字,好在之後拒絕這兩名學生的實習或項目申請。

梅根在郵件中勸誡,希望學生能夠抓住機會提高英文,要注意在教學樓中無意說中文可能帶來的後果。


但仔細研究這封郵件的措辭,我們卻發現字裡行間都是對中國留學生們滿滿的歧視。

1、中國留學生不能在課堂之外說中文?

首先,提醒學生們不要在學習區域大聲喧嘩無可厚非,

可是這位Megan Neely教授卻把事情本身放到了中國學生說中文身上

。因此重點應該側重在「VERY LOUDLY」,而不是在「International student」 ,更不應該在「speaking Chinese」上。


事實上,在美國大學課堂上或是職業場合使用英語是基本規定,

然而在課堂之外使用什麼語言交流完全是個人自由。

中國學生們在課堂外的休息區或學習區域用中文進行交談,有何問題?

更何況,這位教授完全可以發郵件告訴所有人不要大聲說話而不是大聲用中文說話。

試問,如果做出這種行為的是說西語的學生們,這兩位教職工和這位教授也會做出同樣的反應嗎?

2、「我要用小本本記下他們的名字好在未來給他們使絆子」



找到這位教授的兩位教職員工也是歧視意味滿滿,因為中國留學生大聲說中文的行為就要找到他們是誰,暗搓搓記下來順便之後好光明正大地「歧視」?

在自己的自由時間內說什麼語言,不應該屬於教職員工管轄的範圍,更不應該因為語言本身而牽扯到未來找工作或者科研任務上面。

這兩位教職員工的這一行為不僅是歧視,已經可以上升到

違法

的層面了。

根據美國平等僱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簡稱EEOC)相關「基於出聲國的歧視」的規定,

如果他們日後因為這幾位中國留學生「展現了某種民族特徵」而對其作出不利對待的行為,是可以判定為違法的


3、三個PLEASE「呵斥」中國留學生不要說中文

這位教授用了三個PLEASE的大寫疊加,完全超過了禮貌性的「請」,而是語氣相當命令式的祈使句。

同時,這句話中「unintended consequences」對應的為上句中 的「找實習或者科研項目」,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有著隱隱的威脅含義所在呢?



這次真不是我們太敏感


這個教授早有"前科"...


此封郵件一發,立刻激起了杜克大學中所有biostats專業以及所有中國學生的不滿。但也有人表示:這也叫歧視?有什麼好氣的。


首先,正如上文我們分析的那樣,這封郵件的措辭和邏輯完全不通順,

明晃晃地就是在歧視

其次,我們再來聚焦到Megan Neely教授本人身上。

第一,從這位教授的簡歷中我們不難發現,她是一名研究生項目負責人。

身為一個教授,身為一個拿到了博士學位的高級知識分子,

為人師表最應該的就是側重於學術本身,並且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


然而在郵件里的這句話不僅瘋狂打臉,而且還有濫用職權的嫌疑:


「Bottom line: continuing this practice may make it harder for you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get research opportunities while in the program.」

(繼續說中文對你自己和以後的國際學生在杜克大學的生物統計學項目中更難接觸到科研機會。)

第二,這

已經不是這位教授第一次做出這種事情


早在2018年2月時,她就發送過帶有歧視色彩的郵件: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ot speaking English in the break rooms....spaking in your native language in the department may give faculty the impression that you are not trying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skills and that you are not taking this opportunity seriously. 」

(國際學生沒有在休息室說英文....在系裡說自己的母語可能會讓教職員工認為你沒有在努力學習英語並且沒有認真對待在杜克大學醫學院學習的機會。)


不過這封郵件的措辭相對而言比較平和,大部分用勸說的語氣,並且最後一段的側重點在希望大家不要再自習室裡面大聲說話上。

但這裡還是會讓本身已經身處異國他鄉求學的學習們感到心理上的不適。

再來,讓我們來看一下

杜克大學的biostats專業的學生組成

,就能明白這位教授的過分之處了。


從杜克大學官網biostats部門的官網中可以看出,這個部門的學生構成,不管是phd或者master,都是

亞裔學生或者說中國學生佔了大多數。

根據學霸君在學校官網上的粗略統計,該院的總共16位PHD,亞裔學生佔了11位。而在19年和20年畢業的碩士生中,總共46個學生,亞裔人數有將近三十人。

所以,在該院的學生總數中,

亞裔學生幾乎佔到了全學生總數的70%,其中大部分為中國學生

,或者有中國血統的華裔。

根據該院2018年錄取數據(GPA average3.7/4.0,MCAT 517/528)來看,該院聚集的都可謂是從各大高等學校畢業、成績都接近滿分的大牛們。而對於被錄取本就不易的中國學生來說,不管是專業能力還是英語水平,都自然是頂尖的。

這樣來看,在一個中國學生佔了大多數貢獻,甚至是此部門的榮譽新聞中都頻繁出現中國學生名字的地方,為什麼還會因為在課餘時間說自己的母語而遭到教授的歧視?

在該院的官網上,大大的: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和這封郵件對照起來,顯得尤其諷刺。


拉丁裔,亞裔,非洲裔,歐洲......這許許多多的國際學生,大家都在課餘時間和自己的朋友說著印度語,中國,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

為什麼就偏偏拎出來Chinese呢?

最後,杜克大學在去年的US News美國大學的綜合排名中排名第


該事件發生的Biostats部門所屬的杜克大學醫學院,在全美專業排名中也排第


杜克大學和中國近年來合作也很多,比如

崑山杜克大學

,發生這樣的歧視事件也是實屬不該。




杜克學生團結起來


冷靜理智地「一致對外」


郵件一經發出,杜克大學的中國學生自然感到十分氣憤,但是他們深知,

僅靠憤怒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只有團結起來,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才能保障自己的權利。

他們第一時間自發組織起了

一個人數100+的反歧視微信小組及時跟進此事

,其中不乏杜克大學法學院的學生。

此外,杜克大學法學院的同學還發起了Petition letter:



「As members of the Duke community, we embrace what the University espouses as its core institutional values: nondiscrimination, equal opportunity, and mutual respect. We also believe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invest in the personal growth of all of its member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ethnicity, and national origin.」

(作為杜克大學的一員,我們認為杜克大學的教學宗旨應該為:

不歧視,機會平等和相互尊重。

我們同樣認為大學有責任去支持所有學生的自我認知,不論他們的種族,信仰和國籍。)

與此同時,不只是杜克大學的學生,許多在美的留學生們也紛紛參與到了其中。

最終,

在大家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之下,事情發生一天後,杜克大學醫學院院長迫於壓力便立刻發郵件給所有生物統計系碩士學生:


「我們要澄清:

與其他人交流的時候,我們絕對不會給所用的語言加以任何的強制。

你的工作機會以及推薦信絕對不會因為你在課外用到的語言而受到影響,並且你的隱私會被很好的保護。」

「並且,Neely博士已經被明確要求

從碩士項目上立刻撤職。


除此之外,據該校知情人士透露,

杜克大學已安排該系教師與三名中國學生代表在周日中午面談討論該事

值得肯定的是,在這次事件中,校方的回應十分及時,這也很大程度上鼓舞和安慰了在杜克的中國留學生,

然而力度卻遠遠不夠


這位涉事教授Neely僅僅只是從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研究生主任)的位置上被撤除。然而,

這個職位其實只是一個虛職,在美國大學裡並沒有多高的實權

。不僅如此,

涉事教授在事情發生後並未出面道歉

顯然,這樣的處理結果無法讓中國學生滿意,

杜克的中國留學生仍然在持續關注此事

,「這一次我們一定要為自己討回公道。」


事件發生後,主頁君為了確認這封郵件的措辭是否能夠歸類為種族歧視,特地讓在北美的同學發郵件

給東亞研究和國際關係的教授確認

得到的回復如下:


「我認為這是

種族歧視

的行為....並且因為學生們說自己的語言而覺得對這個科目而沒有熱情也同樣是種族歧視。「

「這個事情也同樣表露出了認為英語比其他語言高貴的態度。」

所以,這件事情已經不是單純的bias(偏見了),

完全可以被歸類為種族歧視案件

這件事情不光在中國學生中發生了討論,在國外網站中同樣引起了反響。比如下面的片段截取自美國著名論壇網站reddit:


讓我們看一下網友們的態度:

不少國際生也認為這個教授的言辭實屬過分:


「作為一個國際學生,這個教授可以滾了。美國就沒有一個官方語言。」


「發一個郵件說控制音量是可以的,但強制語言就很不一樣了。之後她說的科研機會就更扯了。」



「還不止這樣,他們是博士,是杜克的生物統計博士....我不知道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讓拉丁美裔的學生們不要講西班牙文上會是什麼後果。」




寫在最後

作為廣大留學生的一員,主頁君在這裡想跟大家說,我們在國外留學時,

在課堂之外是否說母語是自己的自由,

如果有人針對這點對我們有意見的話,我們可以置之不理。

而如果像這篇文章中的教授那樣有明顯種族偏見的語句,可以report給大學的international affair,Global Program studies,或者是consoling center等和學生的權利有關的部門。但在report的時候切記

不能衝動,就事論事

更不要像前段時間lil pump辱華事件一樣,用帶有侮辱性和種族歧視性的語言去攻擊種族歧視者本身,否則很有可能造成反噬。

在此,主頁君也給各位小夥伴

一些面對「種族歧視」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首先要第一時間去聯繫學校international affair的主任,發郵件說明情況;

與此同時,可以聯繫學校法學院的同學

寫出petition letter,發起了聯名活動

,用行動來向學校施壓;

務必注意要

措辭得當

,切不可用激烈的言辭來抵抗當事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在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一定要

團結起來,努力去取得身邊各種資源的幫助

,比如學校的department,媒體,法學院,alumni等。

但是在這次事件中,也有少數不一樣的聲音。雖然種族歧視肯定不對,但我們我們在課堂外說中文的時候,有時候也要去考慮非中文為母語的人的感受。

比如主頁君就有碰到過,小組三人為兩名中國人和一名外國人。組內的兩名中國人直接不顧另外一名學生的感受全程用中文交流,導致那位外國組員感覺很沒有參與感。雖然這是課外時間,是否講中文也仍然是自己的自由和權利,但確實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這裡,主頁君希望留學生們在遇到此類事件後,要主動聯合起來為自己發聲,為自己維權。

歡迎訂閱

北美浪神


北美最

的存在

浪神每天都

會告訴你北美各種無節操的奇聞異事,也會積極地發散正能量


在你悲傷的時候也可以來找浪神聊天~


最主要的還能幫你找到另一半!浪神在公眾號主頁等你調戲哦!

浪神

頻繁發送留學生零食、

機票、備考等福利

長按並掃描

下方的二維碼關注我


帶你裝逼帶你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浪神 的精彩文章:

Lady Gaga、安妮·海瑟薇、楊紫瓊…金球獎群星鬥豔,卻輸給了一個礦泉水妹?
重磅!移民國外需要上交」棄籍稅」,否則可能會被直接扣留在機場....

TAG:北美浪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