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先後解體三次,如今西方又鼓動一省獨立,當地民眾卻說不可能

此國先後解體三次,如今西方又鼓動一省獨立,當地民眾卻說不可能

在巴爾幹半島上,曾經存在著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地域幾乎橫跨整個半島,經歷過包括二戰在內的數次大戰。然而在如今的世界地圖上,已經沒有了這個國家的名字,整個地區也陷入動蕩混亂之中。這個悲催的國家就是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

從世界史來看,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南斯拉夫更慘了。好好一個大國,三次被拆分解體,直到現在已經分成了7個國家。說到底,這不過是西方列強的策略,不願意這裡有這麼一個強大勢力存在,因此但凡是昔日南斯拉夫的主體國家,都要進行拆分,為此不惜發動戰爭,也要將科索沃從塞爾維亞分離出來。事實上,西方對此還不滿意,又開始鼓動南斯拉夫最後的自治省——伏伊伏丁那也獨立建國。讓人意外的是,伏伊伏丁那卻對塞爾維亞不離不棄,堅決不肯獨立建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前南斯拉夫聯邦地圖

伏伊伏丁那地區,位於塞爾維亞北部,分別於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接壤,首府為諾維薩德,面積達21506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兩百萬。由於地處多瑙河中游平原南部,伏伊伏丁那擁有平坦地勢、肥沃土地、適宜氣候和充足光照,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一直都是整個巴爾幹半島和南歐地區的糧倉。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百姓們只有在吃飽穿暖之後才能保證國內形勢穩定,因此糧食產地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而這恰恰也是西方不斷鼓動伏伊伏丁那的原因所在。

伏伊伏丁那風光

事實上,伏伊伏丁那在上世紀40年代時就與塞爾維亞分離開來,並成立了單獨的自治省,是南斯拉夫的八大政治實體之一。伏伊伏丁那下轄七州,境內有塞爾維亞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埃西亞人和羅馬尼亞人等十餘個民族,光是官方語言就有六種,民族種類繁多,民族狀況複雜。

伏伊伏丁那街頭

在「科索沃戰爭」之後,科索沃強行獨立出去。回顧昔日的南斯拉夫聯邦,沒有獨立的就只剩下了伏伊伏丁那。於是西方開始暗中扶持反對勢力,和這一地區的匈牙利人和克羅埃西亞人頻繁接觸,甚至還做好了通過武力手段達成既定目標的準備。假如西方的計劃一旦實現,那麼塞爾維亞的面積將縮小到不足5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500萬,可以說是徹底沒落,而俄羅斯也很難再通過塞爾維亞對巴爾幹半島施加影響。

身著傳統服飾的塞爾維亞人

然而誰也沒想到,佔比高達24%的匈牙利人對於獨立毫無興趣,克羅埃西亞人雖然對此非常積極,但他們的人口佔比只有區區2.78%,根本說不上話。至於人口佔比高達55%的塞爾維亞人,他們和塞爾維亞的主體居民乃是同文同宗、同源同種,更是沒有獨立的想法。另一方面,塞爾維亞為了維持國土完整,也很會拉攏人心,立馬宣布給予伏伊伏丁那高度自治權。除名義上不是獨立國家外,其他什麼的基本上都有了,所以對於伏伊伏丁那居民而言,有沒有那個名號也就不重要了。當然這也反映出一件事,那就是人口優勢的重要性。假如當年南斯拉夫也是塞爾維亞人佔比最多,那麼也不會是現在這幅局面。

參考文獻:

《列國志:塞爾維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全球唯一黑人發達國家,曾被三國殖民百年,人均GDP是我國三倍
此人本是唐朝將領,戰敗被俘後即將處死,卻因長相直接釋放送回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