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級臨陣脫逃,他明知此戰艱難,仍堅守陣地,成抗戰首位犧牲將領

上級臨陣脫逃,他明知此戰艱難,仍堅守陣地,成抗戰首位犧牲將領

都說耳濡目染,一個人很容易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早前說到有錢人家的公子,我們總會和花天酒地、不務正業聯繫在一起,但凡事皆有例外,今天講述的這個富二代,家財萬貫,但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選擇了從軍,選擇了和敵人戰鬥,年紀輕輕便犧牲了。

這個人名叫滕久壽,出生於貴州都江縣,父親是清末官員,家中有四個孩子,而滕久壽排行老三。雖然滕久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但是打小他就有一顆愛打抱不平的心,每每看到父親兄弟欺壓百姓,就會表現的十分不滿意,不過那個時候他年紀尚小,還無法左右家人的行為。

18歲時滕久壽經過兩輪考試,加入了王文華和何應欽組建的貴州陸軍學校,成為了首批入學的學生之一,而他主攻的是炮兵科。滕久壽深知唯有刻苦訓練,努力學習,才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所以在校期間滕久壽將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學習和訓練上,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便進入了駐紮在貴州的部隊,先後擔任過排長、連長、營長等職位。

後來貴州軍閥內部混亂,相互排擠,爭權奪利不斷,滕久壽不想和他們繼續同流合污,他的志向是報效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於是他從貴州出發來到了廣州,投奔了國民革命軍,在這裡施展了他的軍事才華,贏得了上級領導的器重。

「一·二八」 淞滬抗戰打響,在大家和日軍展開激烈爭鬥時,吳淞要塞口的司令卻突然請辭,面對日軍的攻擊不作任何反抗的指揮,此時滕久壽臨危受命,接過了保衛吳淞要塞的任務,在他的指揮下,多次將打到家門口的日軍擊退。戰鬥持續到第7天時,日軍對我軍炮台發起了最猛烈的攻擊,派出了24架飛機,13艘軍艦,吳淞要塞口到處都是被轟炸出來的深坑。

而滕久壽做為軍中指揮,仍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期間彈片打中了他的肩膀,血流不止,衛生員簡單處理後,便勸說他先到後面休息下,但是滕久壽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在槍林彈雨中,他堅定地說到:「我輩軍人,負有保國衛民之責,速還炮殺敵,後退者槍斃!」

一字一句像是石頭一下砸在地上,也成了他最後的遺言,滕久壽話音剛落,右腋就遭到了敵人炮彈的襲擊,右手瞬間被炸沒了,再加上彈片穿透了他的胸腹,導致他流血不住,最終為國捐軀,犧牲時年僅33歲。因為當時戰勢緊張,下屬們只能簡單包裹好他的遺體後,就地掩埋。直到戰鬥結束後,他的遺體才被找出來並安葬在上海永安公墓,而他也被追授為少將軍銜,成為了國軍高級將領中第一位犧牲的。

令人痛惜的是,滕久壽將軍的妻兒在受到戰亂的影響,在上海淪陷後,失去了生活資助,滕久壽的妻子不得不帶著三個孩子,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了老家居住,直至1975年病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史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歹徒糾纏車上女子,他挺身而出,被砍14刀,車上其他人無一人幫忙
為何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說得很有道理

TAG:新史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