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80多歲國家級名中醫,一家三代血管好、壽命長,只用一個方法!

80多歲國家級名中醫,一家三代血管好、壽命長,只用一個方法!

餐餐都不吃飽,恐怕很多人都受不了,但80歲的國家級名中醫魯賢昌教授卻日日堅持。這個從小就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養成的習慣,讓他如今的血管質量如同年輕人,就連給他做體檢的B超醫生都嘖嘖稱奇。

80歲的魯賢昌:浙江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國家級名中醫。擔任浙江省中醫外科主任委員、全國中醫外科學術委員會委員,《杭州日報》養生道《養生大咖談養生》書籍刊錄教授。

平時,魯教授從不吃保健品,早餐只吃雜糧米糊,天天打半小時太極拳,羊絨護膝從冬天穿到夏天。他說,養生就是毛主席曾講過的一句話,「出門走路、遇事不怒、基本吃素」。

一家三代人常年限食

見到魯教授,第一印象是瘦。不過他卻笑眯眯地說,「年紀大了還是瘦點好。」魯教授家,有個傳了三代的養生習慣,不管吃什麼菜,都是一碗的量,從不吃飽

「我爸爸、我、我兒子都是醫生,我的養生理念從小受爸爸啟發。他喜愛勞動,平時限制飲食,吃飯從來都是定時定量,他告訴我『吃飽不好』。」魯教授說,自己當了醫生後,才知道限食的好處。「一般人到50多歲就會有動脈硬化、血管斑塊,我年年體檢都查不出毛病,血管老化問題我統統沒有,連B超醫生都以我為樣板,認同我的養生方式。」

平時,魯教授餐餐都是一兩半米飯,不挑食,吃得雜,對菜式也沒有要求。早上,他通常用黃豆、黑豆、芝麻、核桃等十多種磨好的粉沖大半碗米糊吃,另加兩片香糕。中午前還會用高壓鍋蒸點番薯、南瓜、藕當點心吃。中飯和晚飯炒點包心菜,燉點蘿蔔子排等。

魯教授有個習慣,吃不完的菜都會倒掉,絕不放過夜,特別是菜湯,裡面亞硝酸、嘌呤比較多。他說,尿酸高的人經常喝湯容易痛風。「我爸爸活到86歲,在那個年代算是長壽了,我受他影響,從不吃零食和涼食,很注意保暖,常喝熱水。」魯教授說,自己現在這個年紀,空腹血糖保持在4到5mmol/L,血壓也比常人低一些,大約在100mmHg/50mmHg左右,已是相當不錯。

限食有五大好處

魯賢昌教授總結,限食有五大好處:血糖穩定;血脂不升高;減少衰老細胞分泌;T細胞增多,抵抗力好;細胞代謝速度加快。

1.限食讓血糖穩定

這個說法不是魯賢昌老師一個人的說法。很多中西醫都有過關於這個方面的實驗。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刊登一份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劉超教授親身限食實驗的文章就指出:限食療法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改善胰島素分泌,逆轉胰島素抵抗。(提示:Ⅰ型糖尿病和發生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不宜自行限食)

2.限食讓血脂不升高:動脈硬化危險降低

限食療法,一般將熱量攝入減至每日所需能量的 60%~85%,但不致營養不良,直觀的感覺最開始就是吃不飽,但它對於血脂、血壓、心血管方面的保護作用已經有國內外各種動物、小樣本實驗結論支撐。

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的對照試驗研究發現:

限食組(限食 6 年)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島素、超敏 C 反應蛋白、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 AB、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水平升高,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減少約 40%,研究結果還指出:長期堅持限食能夠緩解動脈硬化的進程。

3.限食延緩人體自然衰老過程:減少衰老細胞分泌,T細胞增多,細胞代謝速度加快

這是一次 2012 年進行的實驗,刊載在國際學術期刊《Aging Cell》上一份 Stein等人的研究顯示:限食干預可以直接拮抗衰老相關的心臟自主功能下降,而使限食組(35~82歲的人)的心率變異性接近於年輕 20 歲的正常飲食人群。

這或許是迄今為止我們認識到的限食影響人體自然衰老的唯一直接證據。

研究者建議:臨床上制定個性化的限食方案以延緩限食者心血管系統自然及繼發性衰老,維護其相對年輕的功能~

4.現在的病多是吃出來的,不是餓出來的

魯賢昌老師當了 50 多年醫生,他說:

(看的)很多人得病都是因為嘴巴沒管牢。做不到少吃,肚子就越來越大,心血管、痛風等毛病也提早纏身。

很多人經常會買保健品吃,認為這是一種保養手段,但在魯教授看來,許多保健品里添加激素等成分,盲目吃反而容易致病;

很多人晚餐吃完還要宵夜,結果長期下去血脂、血糖都高了;

還有一些人,這裡面年輕人多一些,愛吃些新鮮的、奇怪的東西這也不好。

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個口要管好了,人就少遭好多罪。限食能夠讓人獲得長壽、健康和快樂。魯教授說:

我爸爸活到86歲,在那個年代算是長壽了,我受他影響,從不吃零食和涼食,很注意保暖,常喝溫水。

(所謂養生)適合自己的保養方法就是好的,即使體檢指標不太好也沒關係,自己感覺有效果就好,魯迅有句話:『有效就是科學』。

當然,話也說回來了,養生的辦法有很多,最怕就是千篇一律,就拿限食療法來說,它特別適合我們現在大環境下:物質生活豐富,生活習慣病多的時候。

不吃市面上賣的保健品

「我當了50多年醫生,很多人得病都是因為嘴巴沒管牢。做不到少吃,肚子就越來越大,心血管、痛風等毛病也提早纏身。」魯教授說,自己平時一個上午,能碰到十多個痛風病人,年紀最小的才15歲,兩膝關節已經痛得走不了路。

如今,很多人經常會買保健品吃,認為這是一種保養手段,但在魯教授看來,許多保健品里添加激素等成分,盲目吃反而容易致病,「鐵皮楓斗、西洋參片、靈芝孢子粉等,吃的人很多。但中醫認為人分九種體質,有痰濕、有氣血兩虛等不同,養生絕不能千篇一律。」

那麼魯教授如何保養?他說,自己每年冬天都要吃根參,20克別直參和5到10片西洋參,再加冰糖燉水,吃一整個冬天。為什麼選擇別直參,他說,現在市面上的野山參幾乎都是人工種植,年份短,藥效不太好。別直參又叫高麗參,產自朝鮮,性溫,和性涼的西洋參一起燉,吃了精神好、生活質量高。

「我一般都是一次燉好放進冰箱,每天拿出來喝幾口,水少了就加水再燉,已經堅持了20年。」魯教授說,適合自己的保養方法就是好的,即使體檢指標不太好也沒關係,自己感覺有效果就好,「魯迅有句話:『有效就是科學』。」

打太極拳只為內養性情

「鍛煉,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世界衛生組織推崇『健步行』,意思是能走多少走多少,能走多快走多快。」每晚吃完晚飯後過20分鐘,魯教授就要下樓去小區里走上10到15分鐘。他說,走路時全身80%的器官都在運動,是一項最簡單的運動。

平時,魯教授常常低頭看病寫病歷,除了走路,他還會做做自由體操,一反常態多做做仰頭、彎腰、踢腿的動作,「八段錦、五禽戲我都學過,不過最喜歡的還是打太極拳。」

很小的時候,魯教授就和一位同學學打太極拳,堅持多年,現在天天要打半小時。他說,打太極拳時意念集中,心情平和,疾病也少了,是一種內在調養。

人體好比一盞燈,衰老就是燈耗油,如何讓自己這一盞燈亮得長、亮得久、亮得美,是有技巧有方法的!

限食療法,話簡單,效果不簡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一件事,帶來全身的好處,分享給你朋友看看吧!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杭州日報,由天下養生網編校推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你的好友都在看

領券再購物

省錢就是賺!

分享健康、是在播撒幸福的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養生網 的精彩文章:

第一筷子菜該夾給誰?中國的這些老規矩不能忘!

TAG:天下養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