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個高度模擬人類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硬化小鼠模型誕生

首個高度模擬人類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硬化小鼠模型誕生



  新浪科技訊 1月31消息,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團隊和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君教授團隊歷經5年的協同攻關,建立了國際上第一個高度模擬人類乙肝病毒(HBV)自然感染誘發的慢乙肝肝硬化小鼠模型。


  疾病動物模型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石,尤其是重大、突發傳染病暴發時,適宜的疾病動物模型可為及時發現病原體、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強大保障,原創的疾病動物模型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物醫藥科研水平的標誌。

  2019年1月30日,該研究結果以「HBV infection-induced liver cirrhosis development in dual-humanized mice with human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為題發表在在國際權威胃腸肝病學雜誌Gut(影響因子17.0)上。


  目前全球由HBV感染引起的慢乙肝患者近2.5億,其中我國患者達8000萬,每年死於HBV相關疾病的患者達60萬,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於HBV的人類嗜肝性特徵,除類人猿和黑猩猩外,至今尚無模擬HBV感染引起的慢乙肝肝硬化動物模型,嚴重製約了HBV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新葯開發。


  夏寧邵教授團隊長期從事HBV研究,在HBV臨床隊列、人源化動物模型、感染致病機制和抗病毒治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李君教授團隊前期研究發現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肝內移植可成功救治暴發性肝衰竭豬,豬的肝臟內可見大量人源性肝細胞並保持長期嵌合。在此基礎上,兩個團隊創新性地提出利用單種的人幹細胞移植在暴發性肝衰竭小鼠體內重建人類肝臟和免疫系統的雙重人源化科學假說。


  通過協同攻關,他們基於自主構建的免疫缺陷的FRGS小鼠暴發性肝衰竭模型,在人BMSC移植後證實小鼠體內出現人源肝細胞和多種免疫細胞,成功構建了肝細胞和免疫細胞雙重人源化的小鼠模型。該小鼠模型感染HBV後,HBV關鍵指標持續陽性,長期處於慢性炎癥狀態,並漸進性出現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這是國內外首次利用單種的人BMSC移植實現了人同源肝細胞與多種免疫細胞在小鼠體內的雙重嵌合,成功模擬了人類HBV自然感染和乙肝肝硬化發病過程,解決了HBV感染與發病機制研究和抗乙肝肝硬化新葯研發缺少高質量動物模型的國際難題。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袁倫志博士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江靜博士和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劉旋博士生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君教授和廈門大學程通副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了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葯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隼鳥二號」下月探訪「龍宮」 開展樣本採集任務
科技日報:美國山火傷亡慘重,根子在於漠視科學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