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孕媽變「糖媽」,如何控制血糖

孕媽變「糖媽」,如何控制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究竟是什麼?對孕婦和胎兒有什麼影響?如何診斷和控制呢?今天就由小優來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下妊娠期糖尿病吧。

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是什麼鬼?

簡單來說,就是准媽媽身體對糖的代謝出現了問題。

懷孕之後,為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准媽媽體內各項工作的負荷都增加了。身體能夠適應的孕媽,就吃嘛嘛香,啥事沒有;不能適應的,就可能出現問題。

具體地來說是孕期物質代謝和激素水平變化引起糖代謝紊亂,體內葡萄糖不能很好地利用,出現血糖升高和尿糖。

對孕婦和胎兒有什麼危害?

「糖媽媽」對自身及對胎兒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對於胎兒傷害極大:

導致胎兒死亡

研究認為,胎兒的死亡率增高主要與孕婦的血糖水平升高有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嚴格地控制血糖,並在妊娠的晚期加強對胎兒的監測,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

易形成巨大胎兒

妊娠期糖尿病多發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時胎兒的器官已經形成,因此對胎兒的影響主要是可導致其過度發育,從而形成巨大胎兒。

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兒容易出現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畸形,如脊柱裂、腦積水、先天性、肛門閉鎖等。有關資料表明糖尿病媽媽生下的嬰兒,其先天性畸形的發病率最多達6%-12%,而正常非糖尿病麻麻生產的嬰兒先天性畸形發病率則僅為2%。

對孕媽的影響:

增加孕期合併症的危險,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盂腎炎、無癥狀菌尿、皮膚癤腫、產褥感染、乳腺炎等。

羊水過多,可比健康孕婦高出10倍,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和早產。

產程延長,難產、產傷和胎兒死亡率升高。

怎麼判斷患了妊娠期糖尿病?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有點可怕?,所以每個孕媽都會在24-28周間有個常規的孕檢叫做糖耐篩查(簡稱「糖篩」),以儘早檢測出是否有妊娠糖尿病並及時作出相應治療。

糖篩檢查的步驟是:

孕媽在檢查之前空腹12小時,先空腹抽血查血糖,然後5分鐘內喝下醫院準備的葡萄糖水,之後分別抽血檢查1小時、2小時、3小時的血糖。

若是其中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檢驗標準正常值,則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僅1項高於正常值,則診斷為糖耐量異常。

檢查之後,不要放鬆警惕。一切正常的准媽媽,仍然要合理飲食。

沒有通過檢查的准媽媽,也別太擔心,聽醫生的話,調整飲食,好好控制血糖。

哪些人易患妊娠糖尿病?

1、高齡產婦

按我國標準,35歲以上懷孕的婦女屬於高齡產婦。生活節奏與社會壓力的原因,現在結婚、生育普遍較晚,女性過晚才懷孕自然不是非常有利的,妊娠糖尿病發生的幾率很大。

2、過度肥胖者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大因素,對妊娠糖尿病也是如此,如果孕前體型肥胖,即使血糖沒有異常,懷孕期血糖極易升高。體型肥胖由於長期攝入高熱量、運動較少,孕前控制體重要比妊娠期控制重要得多。

3、家族有糖尿病史人群

糖尿病是遺傳性的,沒有性別與年齡限制,家族有遺傳因素,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就很大,此類人群除了其他保健以外,在孕期要多檢測血糖,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4、胰島功能異常者

胰島功能異常很難察覺,即使是年輕、體重合理的孕婦也會患上妊娠糖尿病,因此,孕前檢查很有必要。

盡量不吃巧克力、飲料、荔枝、甘蔗、大量的西瓜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和水果。

孕媽要如何注意控制血糖?

那麼,孕媽在孕期要如何注意控制血糖,避免發生血糖異常的情況,就應該從飲食和運動方面進行把控。

飲食方面

孕媽在懷孕期應不吃高油脂食品,孕媽總覺得懷孕多吃水果不是壞事。但一些水果含糖量很高,孕媽要選些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如黃瓜、番茄或者獼猴桃。

主食方面應避免澱粉量高的食物。因為澱粉在體內也可以轉換為糖,所以孕媽媽飲食中的主食,建議不要純白米飯,可以一半米飯一半燕麥或者紅米,既健康又對孕媽有益。

運動方面

運動對於孕媽和胎兒都有益處,但是孕媽的運動應以適度為主,不能劇烈。散步、游泳就是不錯的選擇。適當的運動還可以促進孕媽媽消耗體內過多的糖分。

其實,控制孕期血糖的好方法就是,飲食和運動。若是孕媽已確診妊娠期糖尿病,就一定要遵醫囑進行治療。管住嘴、邁開腿,健康度過孕中期和孕晚期哦。

妊娠糖尿病對母嬰的危害極大,所以高危孕婦在孕期應該進行篩查,注意飲食,不做「糖媽媽」。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孕媽咪寶貝 的精彩文章:

孕媽知道嗎?圖說9個奇特的懷孕現象
不抱不搖,讓寶寶自然入睡的5個絕招!

TAG:武漢孕媽咪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