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1:向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大師們致敬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1:向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大師們致敬

在愛丁堡的王子街花園東西區之間有個土丘,是用建設新城時挖出的150萬車土方堆積而成,上面由19世紀最偉大的蘇格蘭建築家威廉·亨利·普萊費爾設計建造了兩座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北邊的是蘇格蘭皇家學院,南邊的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參觀的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每天10:00-17:00免費開放,展品以時間為軸順序展出。1號展室從哥特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都有,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一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子畫像。

這幅達·芬奇的《紡車邊的聖母》繪製於1501年,因小耶穌手中舉著一個十字架形狀的紡車紗槌而得名。在這幅畫中,達·芬奇採用了他慣用的暈塗法,使整個人物面部描繪得細膩逼真。從造型上看,年輕溫柔的聖母慈愛地望著小耶穌,耶穌則緊盯著手中的十字架,形成一種視覺上的聯繫,將觀眾的視線從畫面中央的聖母移向耶穌再轉至十字架。相比於聖母瘦小的身軀和臉龐,這個耶穌的體型似乎有些偏大,臉蛋也是肥嘟嘟的。據學者研究,這幅畫並沒有最終完成,背景中的山水為其他畫家所繪。

比達·芬奇年長几歲的波提切利是那個時期的另一位大師,這裡也有一幅他畫的聖母子,名為《聖母敬拜睡覺中的小耶穌》。畫中的聖母子處在一個由無刺的玫瑰圍繞起來的封閉花園中,對應了聖母之聖潔的宗教隱喻;而沉睡的耶穌則暗示他未來將代替人類受難,畫面右下角的紅草莓象徵耶穌之血。

提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像,當然不能忽略拉斐爾,他就是以畫聖母著稱的。這幅《布里奇沃特聖母》繪製於1508年,構圖雖然複雜,但極為和諧。居中的聖母脖子稍向畫面右扭,轉過頭來凝視著懷裡的小耶穌,而耶穌則整個身體向畫面左傾,扭頭望著母親。二者眼神相對,彷彿被一根無形的線拉住,形成一種十分緊密的關係。

他的另一幅《棕櫚樹下的聖家族》採用了圓形畫面,這種方式在16世紀初的佛羅倫薩非常流行。畫面中的約瑟夫將一把新采來的小花遞到小耶穌手中,表現出對這個養子的疼愛。

2號3號展室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畫派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然是提香。這幅《男人的三個年齡段》繪製於1512-1514年,右下角一個小天使踩著兩個熟睡的小男孩,代表男人的童年和上帝之愛;左邊的成年男女深情對視,代表青年時期和人類的愛情;中間稍遠一點兒的地方有位老頭捧著兩個骷髏頭凝視,代表男人步入老年階段,配合更遠一點兒的教堂,提醒人們記住救世主的神聖之愛,以及生命之永恆。

提香的另一幅作品《海上維納斯》繪製於1520-1525年。人物造型模仿了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宮廷畫家阿佩利斯(Apelles)的作品。在古希臘神話中,維納斯誕生在塞普勒斯附近的海面上,她是踩著一隻大扇貝殼到達陸地的。與波提切利的同題材作品不同,提香在這幅畫中只畫了一隻小小的貝殼作為示意,而將重點放到了正在擰乾頭髮的維納斯的動作和神情上。

4號展室集中了一批被稱為「櫥櫃畫」的小幅作品。它們全被繪製在木頭上用於私人收藏,這在16-17世紀的歐洲非常流行,因為這樣富人們就可以把他們喜歡的作品帶在身上了。這幅瓦薩里1567年繪製的《三博士來朝》,實際上是複製了他自己為皮埃蒙特的一座教堂繪製的大幅祭壇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蟲游世界 的精彩文章:

是老煙城還是北方的雅典?曆數皇家英里大道的奇特景緻和名人雕像
荷里路德的前世今生與瑪麗女王的愛恨情仇

TAG:書蟲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