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癲癇從中醫分型辨治

癲癇從中醫分型辨治


癲癇(

epilepsy

)是一組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短暫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徵的慢性腦部疾病。


 

風痰阻竅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癥狀

 

突然跌倒,牙關緊閉,手足抽搐。


2

.辨證要點

 

口吐涎沫,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或滑。


3

.可能伴隨的癥狀

 

頭暈目眩,或頭昏,或不省人事,或口噤牙緊,或頸項強直,或尖叫,或二便失禁等。


【治則與選方】

 

滌痰息風,開竅定癇;可選用定癇丸。



 

痰火擾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癥狀

 

突然跌倒,牙關緊閉,手足抽搐。


2

.辨證要點

 

口乾舌燥,目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3

.可能伴隨的癥狀

 

口吐涎沫,或心煩急躁,或咯痰不爽,或不省人事,或口噤牙緊,或頸項強直,或尖叫,或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


【治則與選方】

 

清熱瀉火,滌痰開竅;可選用滌痰湯與硃砂安神丸合方。



 

瘀阻風擾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癥狀

 

頭痛,口唇青紫,肢體抽搐。


2

.辨證要點

 

痛如針刺,舌質暗紅瘀紫,苔薄,脈沉澀。


3

.可能伴隨的癥狀

 

疼痛部位固定,或面肌抽搐,或頭暈目眩,或肢體麻木;或頸項拘急等。


【治則與選方】

 

活血化瘀,息風通絡;可選用通竅活血湯與牽正散合方。



 

痰瘀夾風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癥狀

 

頭痛,口唇青紫,肢體抽搐。


2

.辨證要點

 

頭沉,痛如針刺,舌質暗紅瘀紫,苔厚膩,脈沉澀。


3

.可能伴隨的癥狀

 

肢體困重,或吐涎沫,或口乾飲水不欲下咽,或面肌抽搐,或頭暈目眩,或肢體麻木,或頸項拘急等。


【治則與選方】

 

活血化瘀,滌痰息風;可選用通竅活血湯與二陳湯合方。



 

心脾兩虛,風痰上擾證


1

.主要癥狀

 

頭沉,頭困,失眠多夢。


2

.辨證要點

 

倦怠乏力,舌質淡,苔白膩或厚,脈虛弱或滑。


3

.可能伴隨的癥狀

 

手足抽搐,或肢體僵硬,或心悸氣短,或不思飲食,或大便溏泄等。


【治則與選方】

 

健脾養心,醒脾化痰;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與牽正散合方。



 

陰陽俱虛,風痰內擾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癥狀

 

神志恍惚,腰酸腿軟,頭暈目眩。


2

.辨證要點

 

口乾咽燥,或口淡,舌紅少苔,或舌淡苔薄,脈沉細。


3

.可能伴隨的癥狀

 

健忘,或失眠,或兩目乾澀,或面色晦暗,或手足抽搐,或頭昏不清等。


【治則與選方】

 

滋補陰陽,化痰息風;可選用腎氣丸與牽正散合方。



癲癇 經方案例

童某,男,36歲,鄭州人。在5年前因腦外傷引起癲癇,多次服用卡馬西平等西藥以及中藥,可癲癇還是每月至少發作一次,近因發作頻繁而前來診治。

刻診:神志淡漠,頭暈目眩,頭痛,腰酸腿軟,口乾咽燥,咯痰不利,健忘,失眠,面色晦暗,筋脈拘急,手足不溫,頭昏不清,口淡不渴,舌紅少苔,脈弦細。

辨為陰陽俱虛,風痰內擾證,治當滋補陰陽,化痰息風;給予腎氣丸與牽正散合方加味,


生地黃24g,山藥12g,山茱萸12g,澤瀉9g,茯苓9g,牡丹皮9g,附子3g,桂枝3g,全蠍6g,白附子6g,白僵蠶6g,膽南星12g。


6劑,水煎服,每天1劑,每日分3服。

二診:頭暈目眩,頭痛減輕,復以前方6劑。


三診:手足轉溫,以前方6劑。


四診:頭痛、頭暈目眩解除,以前方6劑。


五診:癲癇近1個月未再發作,又以前方6劑。


六診:諸證較前均有好轉,以前方6劑。

2個月後癲癇有輕微發作,以前方因病證變化酌情加減治療120餘劑,癲癇未再發作。


為了鞏固療效,將前方變湯劑為丸劑,每次6g,每日分3服,治療1年余。


隨訪半年,癲癇未再發作。

用方提示:根據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辨為陰虛,再根據手足不溫、口淡不渴辨為陽虛,因筋脈拘急、脈弦細辨為風生內動,又因咯痰不利、面色晦暗辨為痰,以此辨為陰陽俱虛,風痰內擾證。方以腎氣丸溫補陽氣,滋補陰津;以牽正散祛風化痰止痙,加膽南星燥濕化痰,開竅醒神。方葯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癲癇 經方案例

賈某,男,39歲,鄭州人,有多年癲癇病史,近因病證加重前來診治。

刻診:癲癇每月至少發作2次,手足抽搐,發則牙關緊閉,神志昏迷,平時大便乾結4~5日1次,腹部怕涼,口乾不欲飲水,面色紅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沉伏;

辨為肝熱生風證與寒結證,治當清熱息風,溫陽通結,給予風引湯與大黃附子湯合方,


大黃12g,乾薑12g,龍骨12g,桂枝10g,牡蠣6g,寒水石18g,滑石18g,赤石脂36g,紫石英18g,石膏18g,附子15g,細辛6g,生甘草6g;

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30分鐘,合併藥液,每日1劑,每天分3服;

二診:大便較前通暢,以前方6劑;


三診:腹部怕涼減輕,以前方6劑;


四診:大便溏瀉,減大黃為10g,以前方6劑;


五診:癲癇發作較前減輕,以前方12劑;


六診:腹部怕冷消除,以前方20劑;


七診:癲癇僅有輕微發作,為了鞏固療效,以前方治療120餘劑,癲癇未發作;之後,以前方變湯劑為散劑,每次10g,每日分3服,鞏固治療半年。

隨訪1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根據面色紅赤、舌質紅辨為熱,再根據大便乾結、腹部怕冷辨為寒結,又因口乾不欲飲水辨為熱夾寒,以此辨為肝熱生風證與寒結證;方以風引湯清瀉肝熱息風,以大黃附子湯溫陽散寒通結。方葯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經方辨治癲癇

楊某,男,29歲,鄭州人,有10餘年癲癇病史,多次服用中西藥,可病情仍反覆發作,近因發作頻繁前來診治。

刻診:發則手足抽搐,牙關緊閉,口吐涎沫,蘇醒則頭昏頭沉,倦怠乏力,身熱,心煩意亂,急躁易怒,手足僵硬,舌質紅,苔黃膩,脈沉;

辨為肝熱夾痰風證,治當清瀉肝熱,息風滌痰,給予風引湯與藜蘆甘草湯合方加味,


大黃12g,乾薑12g,龍骨12g,桂枝10g,生甘草6g,牡蠣6g,寒水石18g,藜蘆10g,紅參10g,炙甘草24g。


6劑,第1次煎30分鐘,第2次煎30分鐘,合併藥液,每日1劑,每天分3服;

二診:心煩意亂好轉,以前方6劑;


三診:手足僵硬緩解,以前方6劑;


四診:癲癇未發作,以前方6劑;


五診:苔膩消退,以前方減藜蘆為6g,6劑;


六診:癲癇欲發作,僅有輕微欲抽搐且未抽搐,以前方6劑;


七診:急躁易怒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

之後,以前方150餘劑,以鞏固治療效果。隨訪1年半,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根據身熱、舌質紅辨為熱,再根據抽搐、牙關緊辨為風,因手足僵硬、苔黃膩辨為痰熱,以此辨為肝熱夾痰風證,方以風引湯清瀉肝熱;以藜蘆甘草湯滌痰息風止痙,加紅參補益中氣。方葯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艾灸-磁療艾灸貼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寒



膽胃上逆易上火就用後愛消消火


癲癇的中醫治療 - 標本兼顧、二法並用(內附經驗方)


羅乙初:癲癇散(治100例全部獲愈)


倪海廈 - 癲癇 案例(06/28/2006)


倪海廈:孕時羊水未清除乾淨,很可能引發孩子癲癇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618557934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黃庭禪坐[視頻]
卵巢不只要清爽,更要有溫度丨田原對話八百年王氏女科世家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