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漠孤煙:這支大唐軍隊沒有援軍,和敵人周旋五十年

大漠孤煙:這支大唐軍隊沒有援軍,和敵人周旋五十年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朝代,這個偉大的皇朝憑藉軍事實力讓周邊各國臣服,而其治下的軍民也有別於當時的各國。只可惜,國有運,盛極而衰!公元755年,安祿山舉起了反叛的旗幟。他先期憑藉唐皇寵幸所得的一切都成了他反抗的資本,僅僅幾個月,華北、洛陽、長安都成了淪陷區。

雪上加霜的是,昔日里,大唐王朝那些叱吒風雲的大將們病的病,死的死,朝堂之上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名將能和安祿山爭鋒。老邁的唐玄宗為了保命殺死了寵妃楊氏,聽說兒子登基後又派人把皇帝的印璽盡數交給了新皇帝李亨。

好在那時除了安祿山之外,還有很多勢力尚且尊奉唐室為主,李亨一登基,就發布號令讓各地組織力量進行平叛。更有忠心者,不惜千里賓士來保衛新登基的皇帝。這其中,就有安西都護府的幾千健兒。得益於這些忠心的軍隊,李亨終於有了與叛軍一爭高下的底氣。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這些軍隊的加入,大唐才得以喘息。

只可惜大唐總共就這麼多軍隊,安祿山的反叛使得大唐無心關注西亞,再加上西域守軍內調,大唐的眾多都護府都陷入了無兵守衛的境地。有道是夷狄不可以仁術,胡族只懼兵威。曾幾何時,顯赫的大唐兵鋒不再,許多曾經的藩屬國都想趁著大唐內亂的機會佔點便宜。吐蕃狼子野心,侵佔了河西走廊。就此,因為河西走廊的失守,西域和中原斷絕了聯繫。可憐當時守衛在西域的數萬大唐健兒,為國征戰邊疆,久戍異域,卻換來了終生難回故土的命運。這些勇士們不僅時刻思念著遠方的故土,還面臨著周邊勢力的威脅,連生存都是奢望。

其間,西域的唐軍們也曾試圖和中原聯繫。為此,他們派出過很多「敢死隊」,只可惜這些勇士們大多被吐蕃等國剿殺,或因為在大漠中迷失方向饑渴而死。當他們再次踏入中原,已經到了公元768年。當時,唐玄宗父子早已死去。

當安西的使者們突破各種殺劫再一次到達中原,大明宮早已經換了主角,迎接他們的皇帝已是新登基的唐代宗李豫了。生在開元末年的李豫和眾多大臣們均經歷過安史之亂,他們眼看著國家由強盛變得衰敗,內心自然很失落。當他們知道萬里之外尚有一支忠於大唐的軍隊,都非常激動。只可惜,他們再也沒有能力援助西域的將士們,那些苦苦支撐的大唐將士終究沒有等到中原的援軍。

公元806年,距離安史之亂已有五十年,被後世尊為「鐵血郡王」的郭子儀之侄郭昕率領最後的一千多位盡皆白髮的大唐將士們發起了反擊,他們從不願意跪地投降。也許這些士兵們已然知道必死的命運,卻還是拔出了依舊鋒利的陌刀,他們在郭昕的帶領下衝出了城池,沖向了匪兵。喊殺聲中,英雄消失在了大漠之中。

參考史料:《舊唐書》《新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往來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早就埋下伏筆?始作俑者正是李淵
李淵攻伐宋老生時的怪力亂神,怎麼牽扯上了趙襄子?

TAG:古今往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