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忘掉吳秀波范冰冰吧!他,才是你應該記住的人!

忘掉吳秀波范冰冰吧!他,才是你應該記住的人!

消失了237天的范冰冰,又上熱搜了。

近日,范冰冰將名下一家估值7.4億元的公司股份轉移給母親,李晨也出讓了股份,與該公司斷了聯繫。

但除此之外,她作為一個投資高手,手上還握有6家公司和無數的房產。

被罰8個億後,居然反手就處置了一家7.4億元的公司,范冰冰到底有多少錢?!

一時間,微博上議論紛紛。

而正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吳秀波,更是憑藉渣男的本事賺足了眼球。

包養小三7年,被數次勒索後直接報警把她送進監獄,老婆還出面維護他,這一出散發著銅臭味的狗血倫理劇,引發4.4億人關注。

身價幾億的流量明星,隨便一個小動作,演個戲擦破皮、流點血,就能迅速成為國民話題。

但,救人無數的他,卻無人知曉。

1

「1把手術刀和16000名患者」

他叫吳孟超。

是一名97歲的老軍醫。

在他75年的從醫生涯里,拯救了超過16000名患者的生命,創造98.5%的肝癌手術成功率。

哪怕到退休前,他每周也至少給自己安排了3台手術。

「為祖國健康工作70年」,在他身上有了雙重含義。

因為長時間手術,他的腳趾已經不能正常併攏,

右手食指也已經嚴重變形。

「別看手指彎了,生活上可能會有影響,但是不影響做手術,只要不影響手術,都沒問題!」聊到自己的手,吳孟超笑得神采奕奕。

吳孟超身邊的護士長曾表示,他的手就像長了眼睛一樣,滿腹腔的都是血,但手一伸進去一摸,這根血管一掐,血就止住了。

平時簽字手會微微顫抖,但一拿起手術刀卻穩得彷彿換了一個人一樣。

正是這雙已經變形的手,從死神那裡奪回一個個生命。

也是這雙手,在中國醫學界乃至是世界醫學肝膽外科領域上,創造了無數個第

他主刀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

他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臟外科入門專著;

他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

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

他也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達36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一生,因為他和他的手術刀,而變成了萬眾的生。

因為他和他的學生,我國的肝癌術後5年生存率由20世紀60~70年代的16.0%,90年代以來的48.6%

2

18歲的割膠少年和他的祖國

1922年,吳孟超在福建出生。

5歲時,他隨母親赴馬來西亞投奔以割膠為生的父親。

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至少衣食無憂,他本可以跟隨父親一起做橡膠生意,過上不錯的生活。

但在18歲那年,全面抗戰爆發,祖國生靈塗炭,中學的吳孟超義憤填膺、熱血澎湃!

他號召同學們一起捐款,通過愛國人士陳嘉庚把捐款送到延安。

讓吳孟超意外和驚喜的是,他們竟然收到了毛澤東和朱德的回信。

從那一刻起,吳孟超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定:回到祖國,參加抗戰!

回國的他,在21歲考入同濟大學醫學院,34歲他白手起家,創立了肝臟外科「五葉四段」的關鍵理論和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的技術體系。

「濟世救人」四個字,就此成了他一生的信條。

在同濟醫學院,吳孟超認識了恩師,醫學泰斗裘法祖。

裘法祖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而這份信念也深深影響了吳孟超。

中國是肝癌高發國家,但那個時候的中國,肝臟手術被視為生命禁區,成功率幾乎為零。

一個患者被確診得了肝病,幾乎就等同於死亡。

當時國內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案例,就連圖書館的資料也只是零星的基礎知識。

吳孟超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書店圖書館,才終於找到一本英文版的《肝膽外科入門》。

後來他和同事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並出版,這也成為了中國第一本肝臟外科方面的專著

也是在這一年,父親患了膽石症,在馬來西亞兩次手術均告失敗,不幸病逝。

3

「我想背每一個病人過河」

在2004年,82歲的吳孟超,不顧眾人的反對接下了一台複雜的肝臟腫瘤切除手術。

手術的對象是一個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臟的腫瘤,比籃球還大,大到所有人都認為只有肝移植一條路可以保命。

因為在肝臟外科領域的突出成就,吳孟超已是名利雙收,他完全可以拒絕這些宣告「無治」的患者,因為手術風險太大難度太高,沒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

相反如果他決定做這些手術,一旦失敗,名譽就沒了。

然而對此,吳孟超的回答卻只是輕描淡寫的表示:

「名譽算什麼」

「我不過是一個吳孟超嘛」

「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

2004年9月24日,吳孟超通過整整10個小時的手術,給女孩切掉了腫瘤。

女孩說:「後來我選擇了9月24號——讓我獲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愛的人攜手走上紅毯。今天我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謝謝您。」

「謝謝」,是他這一輩子聽過最多的話,但比起患者的感謝,他看重的是內心的問心無愧。

他曾在手術台上站了整整12個小時,為一個男子切除了長達63厘米的巨大腫瘤,;

曾用了5個小時的時間,為一個4個月大的女嬰摘除了體內的腫瘤;

也曾為一位肝右葉癌腫破裂出血的婦女,做了5次手術,讓本已宣判死刑的婦女又活了5年多;

「救治病人如果怕擔風險,前怕狼、後怕虎,那麼禁區永遠是禁區,病人只能在醫生的搖頭和沉默中抱憾離開人世。」

他說,他要背每一個病人過河。

縱使河水淌濕了全身,縱使勞累壓彎了腰背,也無怨無悔。

所謂「醫者仁心」,不過如此。

4

「你得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醫生」

在醫院門口,經常有人一見到吳孟超就撲通一聲跪下,遞上帶來的CT片。

90多歲的吳孟超就舉著CT在太陽底下站著,一看就是半個多小時,各種可能性都在他的腦子裡過了一遍:「還有救,來住院吧!」

哪怕行醫70多年,他依舊拒絕不了那一雙雙殷切的目光。

「只要還有一絲的可能,我都得試試,這可是一條命啊。」

每次看望患者,他總是先把雙手搓熱,然後才跟患者接觸;

每次檢查都主動拉上屏風,檢查完還會幫助患者掖好被角。

吳孟超對收紅包、拿藥品回扣的事,最深惡痛絕,為了給病人省錢,他甚至給醫生們定了不少規矩:

如果B超能解決問題,決不讓病人去做CT或核磁共振;

如果病人帶來的片子能診斷清楚,決不讓他們做第二次檢查;

能用普通消炎藥,決不用高檔抗生素;

吳孟超最反對用縫合器械給病人縫針,他說:咔嚓一聲,1000多元就沒了,那可是農村孩子幾年的學費!

他就主張用手縫線,分文不要!

在一次採訪中,吳孟超正查房,一位患者突然拉住吳老,輕輕起身,深情地吻了他的手背。

家裡一個人病了,一整個家都在搖搖欲墜,高昂的手術費,渺茫的希望,度日如年的每天。

吳孟超懂得他的擔憂,也明白他的囑託。

他輕輕地回吻了他的額頭,彷彿在說:「放心吧,交給我了。」

醫人病者,是為良醫;醫人心者,才是真正的神醫。

吳孟超始終如一地與病人站在一起,治癒了傷痛,也治癒一個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憑藉高超的醫術和慈悲的心腸,他在1991年就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獲國際肝膽胰協會傑出成就獎,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肝臟外科目前的中堅力量,80%都是吳孟超的學生,學生的學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學生。

「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讓我倒在手術室吧,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96歲的吳孟超這樣說道。

去年,吳孟超走上朗讀者的舞台,當讀到合作多年的護士長寫給吳孟超的信時,董卿當眾落淚。

「認識您三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看來,您是個傳奇,但只有我看到過,手術後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術衣都濕透了。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嘆口氣說,力氣越來越少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術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愛乾淨的,記住給我擦乾淨。不要讓別人看見我一臉汗的樣子。」

2018年1月14日,吳孟超退休了,他卻似乎還沒有干夠。

「只要病人需要,我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

沒錯,他就像一顆星,他的光芒在照亮病人生命的同時,也在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正如他在《朗讀者》中所說:

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

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

——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

文 | 早早:一個風情萬種的早婚少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情商智慧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考慮得越多,做出的選擇反而越不滿意
情商低的男人追女人,常有的四種錯誤思想!

TAG:懂點情商智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