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教材沒告訴你的《傷寒論》六經起源,原來是它!

教材沒告訴你的《傷寒論》六經起源,原來是它!

喜歡我的都關注我了~

小編導讀:

在中國文化史上,有一部被稱為「有字天書」的典籍。它流傳了幾千年,涉及諸子百家。它用筮與卦來解說問題,其玄怪氣息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國科學技術理論的濫觴和淵藪,傳統的數學、天文、地理、醫學乃至建築營造,無不援用其理;至於它對哲學、文學、民俗的影響,更是人所共知。這部書就是《周易》。

《周易》對中醫學理論的深遠影響,取類比象、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學說,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你可知,被後世歷代醫家奉為圭臬的《傷寒論》「六經理論」也深受其影響?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傷寒論》六經是闡述外感熱病規律的理論框架,明確六經涵義是把握《傷寒論》的關鍵所在。各家對此爭論已久,莫衷一是。

欲明六經,得從張仲景對《黃帝內經》的繼承入手,但更深層次的開掘,還得從《周易》之理分析,才能解說得透達。因為,連《黃帝內經》也是以《周易》為框架建立起的理論規範,張仲景的時代正是易學大興,數學、天文、地學、化學、文學等都援用易理來建構本學科理論的時代。

《傷寒論》之六經所表述的是六種「象」,而病象的演進乃是對「六爻之動」的模擬,具體來說,是對乾卦初九到上九的模擬。病的表現也是「象」,為了使「立意盡象」能「象其物宜」,《傷寒論》沒有選擇八卦模式而選擇了六爻。因為,在外感熱病過程中,變化的特徵最為明顯。發病時為太陽病,向陽明、少陽、太陰、少陰乃至厥陰病演化。與《易傳·繫辭》「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相似,而六爻,可表示天地陰陽之多少,也能表示人在疾病過程中陰陽之多少,即《易傳·說卦》所謂:「立天之道,日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傷寒論》貫穿了人與天地節氣相合的思想,開宗明義地道出六爻和一年季節的關係:「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傷寒論》之六經,其六種病象,正合三陰三陽,與《易傳·文言》及《素問·六節藏象論》中一年六節一致:陽氣外盛為太陽,故高熱在體表,是為太陽;陽氣內外俱亢,體內外高熱,則為陽明病;而少陽時節陽氣初生,時冷時熱,故當有往來寒熱之特徵為少陽病。六經之太陰,象於長夏,長夏多雨濕,故以水瀉為主之病象為太陰病;少陰象初夏,初夏火熱益升,故少陰病象常伴煩熱失眠。厥陰象冬去春來,乍暖還寒時節,故厥陰病以寒熱錯雜為特徵。明代醫家張介賓在論醫易的關係時,就指出《傷寒論》六經對《周易》六爻模擬的特徵,他以此說:「故以爻象言之,則天地之道,以六為節。」(《類經圖翼·醫易義》)

以病象模擬六爻,還能在時間順序上合六節,即《黃帝內經》所謂的「和於術數」。《周易》的「數」,表示一定的規律。《傷寒論》主要引用了「天以六六為節」和「七日來複」的《易》數。六經的病象從發生到結束的時間有一定的對應,如以一日分六節言,中午為太陽本氣之旺時,故「太陽病欲解時,從已至未上」(9~15時)陽明之氣旺於下午,故「陽明欲解時,從申至戌上」(15~21時)少陽之當令時間是上午,故「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3~9時)而晚上是太陰之旺時,故「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21~3時);子夜是少陰經之當令之時,故「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23~5時)厥陰旺於黎明,故「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1~7時)。《傷寒論》吸收了《周易》的時象觀念,而推導出六經時象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疾病的病情變化趨勢。

《傷寒論》在客觀記述病象的傳經特徵的同時,還以「七日來複」為據,判斷六經病的轉歸。復卦、震卦、蠱卦、巽卦、既濟卦的卦辭、爻辭中記述了陰陽變化有一個「七日來複」的小周期,《彖傳》稱此為「天行也」。在人體上,婦女行經期為七目,急性炎症經變質、滲出、增生到癒合也七目,這是由「近取諸身」而認識到的「易數」。《傷寒論》以「七日來複」為據,據少陽、老陰之數推論病癒的時間,在《傷寒例》中說:「病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這雖是一種「和於術數」的推理,但可以說明《傷寒論》六經和《易》數的關係。反映《傷寒論》在六經辨證時具有「象以定數」「數以徵象」的特徵。

無肉君有話說: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關於本篇文章中的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分享給您的好友共同探討,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理性思辨、百家爭鳴!

討論要有理有據,更要有「禮」有「矩」!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周易文化與中醫學(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孟慶雲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加班、熬夜、應酬,身體透支時,就用這味葯
世界需識中醫術,萬古長青全球傳——第五屆全國悅讀中醫活動複評階段作品展示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