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誡子書》外,諸葛亮還有一篇《誡外甥書》,雖只80多字卻很深刻

《誡子書》外,諸葛亮還有一篇《誡外甥書》,雖只80多字卻很深刻

說到三國時代諸葛亮的文學成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精彩的《出師表》。《出師表》一共有兩篇,尤其以第一篇最為精彩。開篇就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娓娓道來,如同一個長輩對後人的循循善誘,極盡忠誠之心,體現了古代士大夫「忠」的最高境界。

不過除了《出師表》以外,諸葛亮教育思想還是很值得今天的我們研究和學習的。他的教育思想以《誡子書》最為出名。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以上就是諸葛亮所寫《誡子書》的全文。這篇古文在後代廣為流傳,尤其是這篇文章當中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以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直到今天依然可以對我們的學習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諸葛亮可謂是一個文武全才,他是古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而且憑藉《誡子書》當中的教育思想,也可以稱之為一個著名的教育家。除了上一篇當中的教育思想之外,諸葛亮還有一篇著名的《誡外甥書》: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相比《誡子書》,這篇《誡外甥書》並不太為人所知。不過在這篇古文的一開頭,就有一個我們非常常見的成語。友「夫志當存高遠」而來的志存高遠這個成語,在今天依然激勵著很多少年人向著成才的方向努力。

其實,這一整篇的古文都在說明這個成語的內涵和意義,都在論述志存高遠的價值。「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和「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說明志存高遠的具體辦法。

前半段更加側重於如何立志,那就是以「先賢」作為榜樣;而在後半段更是側重於立志的具體方法,那就是要「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要有忍耐之心,要除去雜念,要虛心學習,要做到心胸的開闊。

做到這些,即便是不能成功,但終歸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接下來,諸葛亮更是從反面論述了這個問題,「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如果一個人沒有遠大的志向,在世俗生活中隨波逐流,必然不會有什麼成就。

諸葛亮的這篇古文只有80多個字,但是卻有非常深刻的內涵,更清楚地寫明了志向對於一個人成才的價值和意義。一直到今天我們讀到這篇古文,依然為諸葛亮在古文中所表現出的嚴密論述而深感佩服。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秦觀一首精美宋詞,背後卻是人生無限悲哀,更有陶淵明古文韻味
一首詩寫李煜27歲妻兒雙亡人生悲劇,10年以後更遭遇國破家亡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