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到底是顧全大局還是遵循劉備遺願?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到底是顧全大局還是遵循劉備遺願?

素有歇後語「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又有「孔明斬幼常——咬牙忍痛」。但是劉備曾經說過「馬謖用兵言過其實,不堪重用!」那麼孔明斬了馬謖到底是為了穩定軍心,還是遂了劉皇叔的遺願了呢?

我們且先看看馬謖的生平:

馬謖,就是我們說的馬幼常,在三國中也算個名人,雖遠不及孔明、公瑾、仲達等人。但其心智也可與「徐庶、荀攸等人相提並論」。馬謖是蜀漢侍郎馬良的弟弟(不是神筆馬良),在湖北周邊地帶,他們「馬氏五常」的名氣不可謂不大。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為軍師,孔明雖曾是「躬耕南陽的高潔之士」。但是為了劉備中興漢室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負,孔明也曾廣納賢士。最出名的一次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之後,孔明建議劉備廣納天下能人志士,電視劇中《三國》中有很經典的一幕,就是卧龍、鳳雛同框出鏡,劉備大喜「卧龍鳳雛得以便安天下,我現已得其二,漢室可不興乎?」而馬謖,很早就跟著孔明混了,作為軍師府上的幕賓。

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魯肅極力促成孫劉聯盟。而三江口戰役打起來的時候,諸葛亮問馬謖「從這戰事的聲音中你可以分辨出什麼?」馬謖回答「利箭呼嘯中夾雜著戰馬的嘶吼,滾滾熱浪中士兵正在哀嚎,周瑜已經攻破三江口,赤壁之戰曹兵已敗。」從此就可以看出馬謖並非常人,因為馬謖從戰事的聲音中就分析出戰事的結局。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在華容道上放走曹操。這也是諸葛亮的一計,為的就是讓關羽還恩,而且將曹操的仇恨轉移。而在諸葛亮擔憂關羽可能會殺了曹操的時候,馬謖竟然猜出了諸葛亮的計謀,而且看出了孔明的憂慮。這也是諸葛亮為什麼這麼愛馬謖,因為在孔明眼裡,馬謖如「曹操身旁荀彧、孫權帳下魯肅」,正可謂知音難覓。

而且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平定南中,最出名的就是「七擒孟獲」。當時諸葛亮帳下的眾位將士都主張殺掉孟獲,則群龍無首。但是馬謖早就看出了其中要害:南中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人心聚集、十分團結,而且領地意識也很強。要想南中安定,就要先得人心。馬謖極力主張釋放孟獲,後來孟獲幾次率兵反抗,依舊是欲擒故縱,擒是擒得人心,縱是放下權利。

那麼諸葛亮「六出祁山」中,唯一一大敗就是街亭之失,一招棋差則滿盤皆輸。街亭是馬謖失去的,而且馬謖是諸葛亮靠違背眾多老臣的建議,獨斷任命的先鋒大將。諸葛亮用人何其擅長?赤壁之戰中,趙雲、張飛、關羽等人三次堵截,諸葛連環計一環扣一環。攻取荊襄南面四郡,用趙雲以德服人、諫斬魏延賣主求榮。可見諸葛亮深諳人心,極善用人。那試想一下,如果街亭之失是諸葛亮預料之中的呢?那麼諸葛亮居心何在?那估計就是想遂了劉備的心愿「撤下馬謖」

如果這本就出乎了諸葛亮的意料,那諸葛亮為了穩定軍心,斬掉責任人也無妨。但是關羽也曾立下軍令狀「誓滅曹操」,但是關羽放走了曹操卻安然無恙,馬謖忠心耿耿卻血灑漢帳。可見後台的重要性,可見孔明之心,狠、穩、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酒述史 的精彩文章:

TAG:溫酒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