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以設計驅動藝術——對話Under Armour Curry 6設計師Leon Gu

以設計驅動藝術——對話Under Armour Curry 6設計師Leon Gu




在2018年的歲末,Under Armour終於正式發布了鞋迷們期盼已久的Curry 6。這一方面是源於Stephen Curry引領籃球風尚的個人魅力,另一方面則是源於產品本身在造型、科技以及性能方面的突破。可以說,在Curry系列迄今為止的所有產品中,Curry 6無疑是最具突破性,也最符合Curry本人風格的一雙。在近期,我們便與它的華裔設計師Leon Gu一起,聊到了Curry 6誕生的台前幕後。




初次與Leon Gu見面,還是在2015年的瀋陽。當時他作為Curry 2.5 "Journey to Excellence" Pack,即中國版的配色設計師,與Stephen Curry一同在亞洲行中為新球鞋宣傳推廣。如今說起自己的Under Armour經歷,那兩雙設計靈感分別源於孫悟空與二郎真君的Curry 2.5依舊對他來說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18歲前我都在中國生活,出於對產品設計的熱愛,來到羅切斯特理工學院學習工業設計。大約6年前,我加入了Under Armour,並在籃球鞋設計團隊任職。我第一雙參與設計的Curry系列簽名鞋是Curry 2.5,當時我為他的亞洲行特別版本做配色設計,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成為了Curry設計團隊的一員。」



在Curry系列的設計團隊中,雲集了Under Armour旗下眾多極具創意與經驗的資深設計師,譬如Dave Dombrow與Tom Luedecke都是有過豐富閱歷的老江湖,而Leon Gu在Curry 2.5上,則依靠他對於東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巧妙運用,從而脫穎而出。「我在中國居住了18年,可以說我對於這個國家的各種文化都滿懷熱愛、興趣和了解。我成長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於是我會把這些知識融入到我的設計里。」時至今日,在談及Under Armour中國版籃球鞋,甚至整個SNEAKER行業近年來最具新意的中國版球鞋時,Curry 2.5依然能夠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



實際上,做好一款配色,更多是考驗配色設計師以色彩甚至圖案敘述故事的想像力,而要真正成為一名球鞋設計師,則需要在更多方面掌管大局。經過了多年的磨練,Leon Gu終於在Curry 6上,展現了他作為球鞋設計師的功力。在談到從配色設計師成長為球鞋設計師,這個過程中角色的轉變時,他這樣告訴我們:「Under Armour的配色設計團隊專註於產品的故事性,如用獨特個性的故事配色來代表某位運動員,比如Stephen Curry。而像我這樣的設計師們則更關注問題的解決,即如何做到讓運動員表現更好,通過創新設計來滿足運動員的運動表現需求。我們創建了基礎,而配色團隊來添加故事。」



有趣的是,與大多數球鞋設計師出身於工業設計類專業不同,Leon Gu是純美術系出身。在很多人的眼中,「藝術向」與「設計向」這兩種思維,會在球鞋設計過程中,有著截然不同的體現,實際上,Curry 6在很多鞋迷眼中,也確實是在Anatomix Spawn之後,近年來最具藝術感的Under Armour籃球鞋之一。



在這個問題上,Leon Gu卻並不認為「藝術」與「設計」是對立的關係,「美術與設計是互相關聯的,二者都屬於藝術。對我來說,我是利用了我的美術背景和解決問題的熱情。我希望設計出能夠讓運動者更強的鞋款。設計是對美術和工程學的完美平衡,相當於將美術運用到工作中。」



作為籃球鞋領域中頗為特殊的一個分支,簽名鞋的核心價值不僅在於對超級球星個人魅力的體現,更是在於傳承與創新。而Curry 6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便是它延續了前作極具特點的低幫結構,同時在科技與性能上有了質的飛躍。「從Curry 5開始,Stephen特別提出了希望鞋幫可以降低的這個需求,」Leon Gu如此解釋其中的故事,「那也是我們為他推出的第一雙真正的低幫簽名鞋。」但是由於中底科技的匱乏與鞋面層次的過於簡單,雖然Curry 5伴隨著Stephen Curry再次征戰了一個幾乎戰無不勝的完美賽季,但球鞋本身卻多少顯得有些「基礎」了。



「Stephen希望自己的新球鞋可以做到真正的低幫化,就像跑鞋一樣,需要有積極的反饋,特別是前掌部位。另外,抓地力也是他一直以來對球鞋的主要訴求。」於是,我們就見到了如今的Curry 6,伴隨著HOVR中底在Curry系列上的首次運用,以及更具針對性的設計,Curry以最具場地感與抓地力的性能特點登場。



作為Under Armour在2018年廣泛運用於高端跑鞋領域的中底科技,HOVR首次出現在了Curry簽名鞋系列當中。「Curry 6是第一雙搭載全掌HOVR的籃球鞋,我們對其進行了微調。」要知道,Stephen Curry在每場比賽中的跑動距離超過2.4英里,相當於球場總長的130倍,超過了聯盟中95%的選手,因此他的球鞋,要如同跑鞋一般靈活,同時提供更好的緩震。「我們微調了Curry 6中使用的HOVR泡棉材料,針對庫里的籃球動作來提供更多穩定性,同時還能在比賽時為他提供反饋和回彈性能。」



Leon Gu進一步為我們講解Curry 6暗藏玄機的中底結構:「球鞋的穩定性及其與球場的接觸對他來說同樣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加入了全掌Speed Plate,來加強平衡感和穩定性。」


除了在大底上的革新,Curry 6充滿機能感的鞋面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在此前幾款Curry球鞋中,鞋迷們多少有些覺得設計太過簡約,與Stephen Curry那改變籃球運動的華麗風格有些不符,而Curry 6那犀利的線條,以及複雜的鞋帶系統,則令人感到耳目一新。「這是Curry系列裡第一雙覆蓋全針織鞋面的款式。」在此基礎上,360度環抱鞋身的抽繩系帶系統,也讓鞋面的包裹不僅局限於腳面,而是通過全方位的鎖定來固定足部。



「鎖定感對於Stephen及其在球場上的移動而言至關重要,而這一系帶系統更是以庫里親密的家庭關係為靈感而設計。Stephen告訴我們,他小時候經常在祖母家後院練習投籃,祖母家後院的籃筐對他、Seth以及父親Dell來說意味著很多。」



就像Leon Gu所說的那樣,Curry 6的突破除了來源於設計團隊基於性能所需而在科技上的革新,也離不開Stephen Curry本人的參與。在Curry 6總共長達18個月的開發周期中,Stephen一直時刻關心著自己最新簽名鞋的相關進程,「他十分清楚他的需求,尤其在我們和他一起探討,並分析從他的運動表現中提取的數據時。我們致力於讓他在球場上變得更強,並始終推動創新來為Stephen設計出最好的球鞋。」



在個性化的設計上,Stephen也給了Leon Gu和他的團隊一些有趣,並且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是一雙針對Stephen本人、他的成長經歷及他與奧克蘭之間的聯繫而打造的鞋款。因為這是Stephen在奧克蘭的第十年,同時也是勇士隊在奧克蘭的最後一年,他希望這雙鞋能作為對奧克蘭這座城市的頌歌。我們通過球鞋的不同部分設計完成了他這一訴求,特別是足弓部位設計,模仿了甲骨文球場的天花板。」



在今次的採訪中,Leon Gu為我們詳細講解了Curry 6設計的幕後故事,以及Curry本人在參與過程中的點滴細節。最後,我們不僅祝願Leon Gu這位華裔設計師可以在之後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也希望Curry 6這雙被他與Stephen共同傾注心血的球鞋,能夠見證Stephen Curry在甲骨文球場最後的完美謝幕。



13年前,科比得到81分的那個夜晚,


還發生了些什麼



▲為了評測這雙「無眠之隊」,


我們請來了一位「全天候」神投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7SNEAKER 的精彩文章:

「庫有引力」——安德瑪Under Armour Curry 6實戰測評
屬於Air Jordan 1的色彩故事,連載即將開始

TAG:L7SNE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