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上一篇談到,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明朝,北伐順利展開。洪武元年(1368)閏七月二十七日,徐達在大都東面四十里處的戰略要地通州大敗元軍。此時的元順帝,除了逃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在通州被明軍佔領的第二天,閏七月二十八日晚,順帝和奇皇后、太子愛猷識里達臘、後宮、百官等,倉皇逃出大都,直奔元上都而去。八月初二日,徐達攻破齊化門,元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正式宣告結束。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北京朝陽門,即元大都的齊化門

元朝採用了「兩都制」,大都和上都共同作為元朝的政治中心。元朝有一種叫做「納缽」的祖制,即每年春夏時節從大都前往上都避暑,秋冬再從上都返回大都避寒,所以出逃的首選地是上都。根據史料的記載,元順帝的北逃是隱秘的,事先僅僅通知了一些重要的大臣,且是夜間三更時分從健德門出逃,百官隨行者百餘人。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居庸關

次日,即閏七月二十九,順帝與群臣抵達居庸關。居庸關地勢險要,本是防止外敵從西北方向入侵的一道雄關。出大都向北的3條重要道路,都要經過居庸關。平時居庸關可謂守備森嚴,客旅如織。但現在兵戈一起,偌大的關城竟然道路蕭條,關防兵卒早已逃走,城上一個人都沒有。以往順帝納缽經過此處,關防將領不僅要開關迎接,還要大肆張羅招待,現在驟然到此,只見關門大開,無人出迎,四周一片死寂。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居庸關雲台過街塔元代石刻

關城之中本有一座雲台過街塔,塔下門洞之中刻有梵文、藏文、八思巴字、畏兀體蒙文、西夏文、漢文六種文字的佛經,意在讓過往行人都能夠走在佛祖教化之下,接受佛祖保佑,也可以保佑關城永固。這座過街塔就是在順帝在位的至正五年(1345)落成,順帝車駕從此經過,眼見佛法也無法改變關城將遭攻陷的命運,不禁長嘆:「朕許久不出宮外,哪裡知道外面的情況竟然到了如此地步!」當夜宿於居庸關,一夜無話。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雞鳴驛

第二天,也就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閏七月三十日,順帝一行連續趕了一天的山路,總算走出居庸關至八達嶺一段的崇山峻岭,當晚夜宿雞鳴驛。雞鳴驛因在雞鳴山腳下而得名。這裡是元代通往嶺北行省的最重要的驛站之一,金代即有這一驛站,至清末還在使用,包括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之後逃出北京,也曾在雞鳴驛中途休整。直到鐵路越發普及之後,雞鳴驛才慢慢蕭條下去。今天我們在河北懷來的雞鳴驛鄉還能看到這座古老驛站的完整風貌。

順帝夜宿雞鳴驛當晚下起了大雨,雞鳴山發生山崩,到處轟隆作響,順帝所帶的御林軍兵卒發生了夜驚,以為明軍追至。夜驚的規模越發擴大,順帝不得不親自出面,安定同行兵卒與大臣們的情緒,一直折騰到了黎明時分,部隊才算恢復正常。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雞鳴驛夜景

次日,也就是八月初一日,大雨仍然未停。同行的蒙古高官們早有準備,還有烤羊肉可吃,太監劉佶等人卻因為走得匆忙,來不及帶許多乾糧,走到此時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雖然劉佶當晚被哈剌章拉進帳篷里休息,分吃了些羊肉,但很多下面的使喚人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他們被大雨淋濕,入夜之後寒冷刺骨,第二天早上有不少人都凍餓而死。

至八月初二日,已經是順帝離開大都的第四天。許多原本不知情的在京官員如翰林學士承旨觀音奴、參知政事張守禮等已經發現順帝夜奔,於是在三十日紛紛逃出,到了這天追上了順帝的隊伍。遼東行省參知政事賽因帖木兒率本部人馬五千前來勤王,獲悉順帝所在之後,也追趕上來。遼東這批人馬久在北方,訓練有素,也沒有經過幾次中原平叛的敗仗,顯得軍容整齊,使眾人士氣為之一振。

元順帝夜宿居庸關 看見佛像後 為何一夜不說話?

然而順帝還不知道的是,就在這一天,徐達所率領的北伐軍打破了大都城東面的齊化門,大都終告陷落。原先留守的淮王帖木兒不花與丞相慶童均死於亂軍之中。其中淮王帖木兒不花本來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孫,鎮南王脫歡之子,算起輩分來是順帝的祖父輩。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時,淮王帖木兒不花已經是83歲的老人了,不僅在蒙古人中是罕見的高壽之人,而且年齡、行輩也在宗室之中居首。順帝之所以讓他來鎮守大都,主要是由於他年事已高,經不起路途中的顛簸折騰。結果這樣一位老人竟然沒能終其天年,而是死於兵事,未免令人惋惜。等到順帝接獲大都城破與淮王、慶童等人的死訊時,已經是八月五日了。

下一篇談元順帝到達上都,以及為何不能翻盤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天不祐元朝 馬上要勝利 一紙詔書卻讓百萬大軍一鬨而散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