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生物學快訊

古生物學快訊

古生物學快訊

2019.01.09

分享最新的古生物學諮詢,看看最近有什麼發現和研究。

義大利發現巨型角鼻龍類

摘要

1996年,古生物學家第一次在義大利北部的採石場發現了「薩爾崔龍」不完整的四肢、肩帶和頜骨的化石碎片,並認為它可能是異特龍的同類。但由於沒有遵循國際命名原則,這個名稱長期被作為無效學名。

圖註:薩爾崔龍的部分化石線圖,圖片來自網路

最近古生物學家對「薩爾崔龍」的骨骼化石進行了清理和進一步研究,並將其重新命名為薩爾特廖獵龍(Saltriovenator zanellai,Saltrio為義大利城鎮名及化石出土地層名稱)。研究人員發現薩爾特廖獵龍實際上屬於基底角鼻龍類恐龍,與柏柏爾龍關係密切。薩爾特廖獵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錫內穆階,是義大利地區的第三種被命名的獸腳類恐龍,可能也是最早的大型獸腳類恐龍之一,初步估計其體重可能超過1噸,比冰脊龍(Cryolophosaurus)還要大。由於化石表面遺留了海洋食腐生物留下的痕迹,古生物學家認為這隻恐龍可能是死亡後被水流沖入海中的。

圖註:薩爾特廖獵龍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路

薩爾特廖獵龍的前肢骨骼提示角鼻龍類恐龍和霸王龍一樣曾經長有強壯有力的前爪,但與泥潭龍等晚期角鼻龍不同,薩爾特廖獵龍的第一、二、三手指非常發達,但第四指卻非常小,這顯示此前關於獸腳類恐龍及鳥類前爪均為第二、三、四指的猜測可能是不正確的,而角鼻龍類恐龍前肢的退化模式以及鳥類翅膀的起源或許比原先認為得更複雜。

摘要

受傷的巨棘龍

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劍龍類恐龍巨棘龍(Gigantspinosaurus)也會患骨腫瘤。這隻出土於四川自貢的巨棘龍(ZDM0019)是保存最完好的劍龍標本之一,化石保留了部分頭骨、椎骨、四肢骨骼和鱗甲,還有一對巨大的副肩棘和部分皮膚印痕。但在研究過程中,專家們發現了一些異樣:恐龍兩側股骨外形不對稱,左側股骨明顯比右側更粗,中下部分腫脹,並呈現扭曲的形態,很像是發生了骨折(圖一)。為了進一步明確骨骼病變的原因,古生物學家對這些化石進行了CT掃描。掃描結果顯示ZDM0019的左側股骨內部存在多個奇特的囊狀低密度構造(圖二),甚至連貌似正常的右側股骨內部也有類似的病灶,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病灶是多發的骨腫瘤,而這些腫瘤很可能正是造成骨折的原因。

圖一(上)和圖二(下)

感謝通訊員:Fafnirx 提供圖片和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盜龍的史前世界 的精彩文章:

以帝國之名——帖木兒龍揭示暴龍家族崛起之謎
無棘腔鱷:一張大嘴鯨吞世界!

TAG:小盜龍的史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