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年味悠悠 時間的腳步跨入冬月

年味悠悠 時間的腳步跨入冬月

資料圖

小時候急切盼望過年的心情,總是從濕漉漉的香腸出現在晾衣桿上那一天被撩撥起來的。

時間的腳步跨入冬月,樹葉隨著北風在天空起舞,路上的行人不由自主地縮起脖子加快腳步,在室內打開鐵皮櫃門還要時刻提防被靜電打一下。這, 也就表明製作香腸臘肉的時機成熟了。

那些年,家裡備著鐵制的家用手動絞肉機,平時是絞用作肉丸、餃子餡的肉餡,到了特定的季節,把裡面的刀片一取,就成了灌香腸的利器。

在我的記憶里,灌香腸算得上每年冬天家裡的一件大事。早早地,母親就會看著掛曆,盤算著日子。在一周只休息一天的舊時光,一定是某個星期天,父母起個大早,騎著自行車去菜市場,馱回沉甸甸的新鮮豬肉。要是恰巧遇到成都一貫陰冷的天空放晴,必會喜出望外——新制的香腸收水會快一些,總讓人覺得是個好兆頭。

接下來是緊鑼密鼓地把豬肉洗凈、切塊、碼料。然後在桌邊固定好取出了刀片的絞肉機,把細細白白的腸衣撐開口,小心翼翼地套上絞肉機的出肉口。腸衣薄如蟬翼,又軟軟地著不了力,為了防止把它弄破,這一道工序必須由心細手巧的母親來完成。這個頗有幾分儀式感的日子裡,我也有自己的職責:當母親把裹著調料的肉塊放進絞肉機,父親轉一圈手柄,肉塊就被擠進了腸衣,長長的腸衣漸漸地鼓起來,我拿著縫衣針,瞅著腸衣里的空隙扎個小洞,把趁虛而入的空氣放出來。

滿滿一大盆豬肉塊, 散發著調料的麻辣鮮香味,在不緊不慢中全部被灌進了腸衣。最後用一根根細繩每隔半尺紮緊,把香腸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曬在晾衣桿上, 剩下的就是等著它風乾後煮熟、切片、擺盤、上桌了。

時隔多年的今天,已經鮮有人家自己動手製作香腸,家裡的絞肉機早已不知所蹤。可是香腸仍然是年夜飯的主角,只不過由自製變為在肉店裡一條龍服務完成。

兒子快三歲那年初冬,母親依然按慣例到店裡做了好多香腸。帶回家後,兒子就一直繞著香噴噴的新鮮食物轉,垂涎三尺。告訴他,要等風乾了煮熟才能吃。每天早上「小饞貓」眼巴巴地看著他的外公把香腸晾到陽台外的窗沿下,晚上又眼巴巴地看著他的外公把香腸收回來晾在陽台上, 每天是同樣的問話:「今天能吃嗎?」就這樣熬了二十多天,眼瞅著香腸快風乾了,一天晚上,他舅舅來了,臨走時,外婆趕緊取下幾截香腸裝在袋子里讓他舅舅帶走。兒子此時有些委屈,用掌握不多的辭彙硬拼了一句話反覆念叨:「舅舅拿臘肉。」他不會說香腸,把這一類食物統稱為臘肉。直到把他牽到陽台上,看著還有那麼多香腸,他才破涕為笑。

每年新製成的香腸,經過漫長的等待,在一天濃似一天的年味中第一次端上桌,散發著迷人的香和油亮的光,是最誘人的。真的到了過年那一天, 被滿桌的雞鴨魚肉搶了風頭,那一盤香腸又成了「年年有餘」的頂樑柱。

年夜飯多油膩,家裡堪稱「一把勺」的大舅媽,每年在掌勺了幾大硬菜之後,都會為大家再特意烹制一道解油膩的甜點:果羹湯。把糯米粉搓成一顆顆豌豆大小的小湯圓,待醪糟湯煮沸後,倒進其中煮熟,再加入水果罐頭和少許枸杞。白色的小湯圓、黃色的水果、紅色的枸杞,伴著騰騰的熱氣, 慢慢地入口,湯圓的軟糯、黃桃的酸甜、醪糟的微熏,在嘴裡漾開,是何等舒暢。

搓小湯圓的那一道工序,是屬於我的「專利」。南方的冬天沒有暖氣, 可是就算雙手被凍紅,看著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小湯圓在盤子里整整齊齊地列著隊,想著它們過一會兒將在醪糟湯里歡快地撲騰,心裡還是樂呵呵的。

這些年,肉店裡連風乾這道程序也一併完成,香腸買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鍋;已經有好多年,家裡年夜飯的時光是在流光溢彩的餐館裡度過;小湯圓也早已能直接從商店裡甚至手機上下單買到現成的。可是,總覺得年味缺了一些什麼。是因為沒有了那盼望著香腸風乾的等待,還是少了那從廚房到飯廳都鋪滿了食材的熱鬧,抑或是我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在陽台上悠悠地搓著小湯圓,一邊指揮著它們列隊,一邊一個人偷偷地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蘇-27墜毀 一名飛行員死亡
戰略引領繪藍圖 改革創新譜華章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