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南部海洋出現「不沉航母」,一共有三艘,釋放一個信號

南部海洋出現「不沉航母」,一共有三艘,釋放一個信號

近日,《解放軍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組有關我國南部海洋的圖片,其中就包含了永暑島,這一中國現代填海造陸的集大成之作,據公布的照片來看,永暑島上已經建有可供大型軍機起降的機場設施,以及可供船隻停泊的港口設施,還有可供居住的與工作的建築群。因此也被自豪的國人以及震驚的外媒稱之為「不沉航母」,官方則體貼的指出,這種不沉航母一共有三艘。

那麼永暑島又為什麼被稱為填海造陸的集大成之作?這些圖片又釋放了一個什麼樣的信號呢?而官方又為什麼要強「一共有三艘」?官方一組數據告訴了我們真相,永暑島面積達2.8平方公里,儘管看上去不大,但面積次於永暑島的城市可大有人在,度假勝地馬爾地夫的首都馬累是其中之一,面積僅1.5平方公里,而人口卻已超過10萬。換而言之,目前的永暑島已經是兩個馬累之大,而在它之上生活的人口以及容納量想必也會增加,其餘在建的兩個島礁相比只會有增無減,這也意味著我國對於南海的防禦將會增強。毫無疑問,這就是官方要向我們釋放的信號:我國將會把三座島礁建立成一個新的大型城市。

由此可見,永暑島的誕生為中國在南海的利益做了最基本的護航工作,而從政治角度說,永暑島的任工延伸有助於我國維護領土完整以及主權的完整,為我國的南海安全提供了有利論據;在經濟方面,南海島礁的吹填則證明了我國的財力豐厚,也向東南亞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的受益國,經過國提供了中轉站。

說了這麼多,那麼永暑島的誕生過程是怎樣的呢?這自然離不開我國的基建了,特別是被稱為「大國重器」之一的大型挖泥船們了,他們原本是用來在我國水電站附近維護基本設施的,但我國的科學家們,工程師們認為可以由他們來進行吹填工作,於是自2014年,挖泥船們便開始了長達5年的吹填工作,而吹填設備也開始大幅度更新,目前最大的挖泥船是我國的「天鯤號」,它也是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長140米,寬27.8米,每小時可挖泥6000立方米。目前已經完成全部測試,即將投產。

在這些挖泥船的幫助下,我國的南海工程才能從原來的人工填海造陸中脫身,實現就地取材的方法。完成了僅僅5年,滄海變桑田的偉大目標。因此稱他們為「國之重器」也是一點也不過分。

那麼這些島礁上的衣食住行又是怎樣的呢?目前永暑島上擁有成建制的官兵宿舍,配備了屬於官兵的訓練場、籃球場和足球場。此外,還建成了二級甲等醫院,開設了10餘個專業科室。為了解決官兵的營養問題,政府還貼心的開闢了現代化蔬菜大棚,可以說在基礎設施方面,已經是直追內陸城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閃電軍事 的精彩文章:

渤海灣傳來巨響,我國又一枚導彈升空,美衛星密切監控
大多退役軍艦為何不拆解?原來還有這麼多用途,這一做法最贊

TAG:閃電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