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意境有點特別的7副春聯,令人拍案叫絕,刮目相看

意境有點特別的7副春聯,令人拍案叫絕,刮目相看

春聯一般是過年時貼在家門口的對聯,一般都是寓意喜慶吉祥,表達美好希望。但也有很多嬉笑怒罵的對聯或者不拘一格的怪春聯,用來抒發特定的個人情感。

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意境有點特別的7副春聯,令人拍案叫絕,刮目相看

第1副春聯:壯心伏櫪常千里;老眼看花又一年。

這個春聯是1935年的重慶街頭的春聯。當時舊社會比較動蕩,百姓們生活比較凄慘,所以這個對聯頗有種「醉眼看世界」的無奈意味。上聯說自己還懷有壯志凌雲,到下聯卻意態轉消沉,說庸庸碌碌又過去一年。可以說,這個春聯反映了舊社會許多人的心態,令人看了感慨不已,更是為現在的幸福生活而慶幸不已。

第2副春聯:暫借荊山棲彩鳳;聊將紫水活蛟龍。

這個春聯是太平天國的頭領馮雲山寫的春聯。當時馮雲山在廣西山區紫荊山一帶發展力量,這個春聯就是在這個時候寫的。從這個春聯看的出來,馮雲山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也相信他的事業會成功,所以春聯裡面有一種活力顯現出來,令人刮目相看。

第3副春聯:兩袖清風,十年故我;一身白墨,滿腹牢騷。

這個春聯是古代的教書先生所寫的春聯。古代很多教書先生都是科舉沒有考上,然後只好一邊教書一邊準備考試。但是很多人一輩子也都沒有考中進士,只能留下滿腹牢騷。像上面這個春聯,就訴說了作者十年窮教書先生的心路歷程,令人十分感慨了。

第4副春聯:大丈夫請纓投筆,何患無家,際此佳節重逢,切勿思親歌陟彼;真英雄奉命興師,以身許國,真等倭夷殲滅,公然衣錦賦歸來。

這個春聯是作者代替抗戰戰士的家人寫的。上聯表達了家人希望戰士們能夠牢記國家忘記小家,就算思念家鄉,也要先站好崗。而下聯則是表達了家人希望戰士們早點將鬼子打敗,然後衣錦還鄉,為家人們爭口氣。可以說,這個春聯代表了特定年代那種同仇敵愾,為國奮鬥的情懷,令人刮目相看。

第5副春聯:讀殘幾句書,長此嗷嗷待哺;有了一壺酒,打起哈哈過年。

這個春聯的作者是舊社會的陳映文。他是一個老師,但是家裡窮,雖然喜歡喝酒,但是因為沒錢而不能經常喝酒。在除夕晚上,有人給他送來了酒肉,他非常開心,於是寫下了這個春聯。可以說,這個春聯反映了舊社會不少老師的心酸日子,令人十分同情了。

第6副春聯:人老卻嫌陪客苦;家貧還恨過年難。

這個春聯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雖然小朋友喜歡過年時候的熱鬧氣氛,但是不少大人卻覺得過年其實有時候也蠻累的。老人們要陪客人,有時候精力不濟也要強撐著。而家裡窮的人過個年更是比較憂傷,沒有大魚大肉,沒有張燈結綵,正是過年也有過年的難處了。

第7副春聯:座上無氈,且喜身安心內樂;門前有粟,誰憐眼飽肚中飢。

這個春聯還有一段典故。在清代的時候,有個學士除夕夜想要寫春聯,但是只想出了上聯,一下子想不出下聯來:「座上無氈,且喜身安心內樂。」

這時候有一個比較窮的京官直接說:「我已經有下聯了。門前有粟,誰憐眼飽肚中飢。」原來這個京官的家門口正好對著米倉,對聯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所以才能這麼巧妙。

那個學士聽了之後十分感慨,心裡想:「別說我窮了,我只是沒有毛氈罷了。這位兄台那是真窮啊,連米都沒有。」於是到發俸祿的時候,學士就送了京官60石大米,作為一種幫助。京官因為對出一個下聯,居然得到60石大米,也是喜出望外,十分開心了。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一定要分享小編的文章哦。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構思巧妙的春聯呢?歡迎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游泳的貓 的精彩文章:

5本不出名卻好看的網路小說,不小白不套路,老書蟲看得不亦樂乎
老祖宗的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有什麼道理?

TAG:真游泳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