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我爸媽終於活成了我最嚮往的樣子

我爸媽終於活成了我最嚮往的樣子


「記住,再怎麼有錢也好,也要考慮居安思危。」





「不要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





「處處,才顯出自己的自強自息。」




這是來自陸

慶屹媽媽,一個普通的貴州農村婦女的生活智慧。



陸慶屹是一個十五歲就逃家的小鎮青年,高中沒有讀完,成天打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管不住。



畫過畫,踢過球,當過酒吧歌手,做過媒體編輯,最後成了一個圖片攝影師,就這麼北漂了三十年。



這樣一個看上去平凡無奇的大叔,趁著每年回老家過春節的機會,記錄了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日常,

以及遭遇變故時的悲痛和隱忍的釋放



又花了兩年時間製作出了一部獲獎無數的紀錄片《四個春天》。




因為紀錄片排期有限,錯過了上映,只好坐在電腦前看著網路播出哭得稀里嘩啦。

一貫覺得自己鐵石心腸,哪能想到,一個月之內竟然又被另一部國產影視作品——《大江大河》深深打動。



巧的是,這兩部作品都是描述父輩的真實生活,也都在豆瓣都得到了8.9的高分。



看完這部劇的第一感受是,羨慕!

劇中人有一種我只在回憶體文章里才見到過的浪漫主義氣息。



他們單純又充滿活力,堅守一些簡單質樸的信念,比如

「努力就會有回報」、「勤勞就能致富」、「想愛就勇敢堅持」。

為了上大學,拼上自己的全部。



即使沒有辦法上高中,也要一邊餵豬一邊自學,甚至為了拿到錄取通知,不惜惹怒縣裡的幹部,站在太陽底下瘋狂背誦人民日報上關於國家鼓勵報考大學的內容。

但最打動人的,不是「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的精神特質,是那個時代的人「做一個矢志前行的逐夢人,志之所趨,不可阻擋」的人生姿態。



沒想到我媽,和《大江大河》主角同一時代成長的知青,卻在看完一集之後表示不再想看。



之前一篇文章的互動里,我們問道:「如果可以和父母交換人生,你願意嗎?」



留言里很多人回答不願意,原因卻是「不想爸媽經歷我們這個時代的痛苦。」


年輕人理想降級,真實地羨慕著過去的年代,而父母卻嗤之以鼻,講起往事來都是「憶苦思甜」。



 


現實像一座圍城,將兩代人隔絕開來。當我們羨慕爸媽時,我們到底在羨慕什麼呢?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

山越,反刻奇積極分子,偶爾激動,長年沉默。



 玫瑰色的80年代是我們給的


他們並不喜歡



我問我媽為什麼不喜歡《大江大河》?



她的答案居然是:

「很真實,但這就是我們那時的普通生活,沒什麼特別的。」



她總是對年輕時候的事輕描淡寫:




讀完高中就被選中下鄉當知青,寒冬酷暑的時候都要下田幹活;



終於返城了但因為家庭成分不好沒有單位願意接收;



好不容易進了工廠,每天三班倒掐著點吃飯睡覺;



得知高考恢復的消息後欣喜若狂,一邊上班一邊複習,終於考進了醫學院;



努力學了五年後終於畢業了,被分配到偏遠地區的小醫院做實習醫生;



第一次給獨自一人產婦接生時緊張到手抖但是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



但是對我們這些「改革開放」只存在於電視和廣播里的人來說,那個時代充滿了浪漫色彩與賽博朋克般的熱血。




為了一句號召,全國的大學生湧向全國各地,任勞任怨地在一個普通的崗位上奉獻一生;



幾十年如一日,不跳槽不提漲薪,以做好本職工作為榮;

雖然沒有錢買不起高級進口貨,但是精神世界富足且充實。



反觀我們現在的生活,難道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1980年後,為什麼掙錢多了反而不夠用了?



底下有一個來自

@溫酒 的

高贊回答:




截圖自知乎問題:

「1980年後,為什麼掙錢多了反而不夠用了?」

人總是會因為生活艱難忍不住發泄,但是錯誤其實不在「追求增長了」,錯誤在,明明追求增長了,卻指望時代來實現這個增長。




也許當我在羨慕這樣的爸媽時也帶上了玫瑰色的眼鏡,

只看到了他們現在樂觀從容的態度,而忘了這些歲月背後其實也有數不清的焦慮、煩惱和憂愁。



爸媽們在年輕時與現實奮力搏鬥過,所以現在才能淡然地說:我很滿意我的生活。


當人民沒吃飽時,人民只有一個煩惱


當人民吃飽後,就有了無數個煩惱



很難不去注意到,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工作,越來越難找到成就感了。



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年輕人爭先恐後給自己貼上「中年少女」、「快樂肥宅」的標籤,好像這樣就與生活握手言和了。



我有個朋友整天在微信群里吐槽工作不順心:明明是他出的策劃變成了別人的名字;拿下了項目一起慶祝,沒拿下就成了他一個人的責任。



偏偏他又是個被動的人,完全不知道怎麼給自己爭取話語權。一來二去領導的信任少了,自己的信心也磨沒了。



我問他為什麼不直接跟領導同事多溝通,他苦笑一聲:「沒用的,我早就佛了。」



那為什麼不換個工作?——「我也不知道我想做什麼,沒準兒換了工作還不如現在。」



不少人都願意花錢學新的技能和知識,知識付費更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好像花了錢買了課就代表自己正在努力解決問題。



當下自媒體公眾號里傳播的熱門概念和生活方式,並非生活本身。大多數時候除了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並不能真正緩解內心的焦慮。



我跟家裡說起工作上的被動狀態時,我媽表示是我想太多。對吃過很多苦頭的爸媽而言,這些根本都不是問題。



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一個小小的信息差都有可能將兩個人的差距變成圈層差異。



印象很深在《大江大河》中有個片段,金州廠的水書記看宋運輝對技術求知若渴,便問他願不願意到北京去查國外的一手資料,宋運輝激動的表情,深深觸動了我。



很難想像那個查個資料都要遠遠跑到北京的年代。



畢竟千禧年後,喪是一種時尚,佛是一種潮流,抱怨和戾氣借著網路發酵的很快,不過「破而不立,不是做事的正途」。



豆瓣一則影評說:




當我們拿著自己職場新人的身份去類比宋運輝的時候,可曾問過自己是否也有宋運輝這樣過硬的技術與才華?



當我們羨慕宋運輝能有水書記這樣的師傅和大尋這樣的好兄弟為他開路金州時,可曾自省過自己還留有多少不染雜念的純良和赤誠熱烘的義氣?



知友@佩子臨 談到「85~90年代出生的中國年輕人,其中的精英目前是什麼生活狀態?」時概括道:



很多人喜歡一邊抱怨生活,一邊尋求安全感的庇護,這意味著將自己嵌入了後工業時代的龐大體系之中。

在漸漸失去了跨越界限的好奇心和行動力之後,難免淪為一個銹跡斑駁,

可以隨時被替換掉的零件……




截圖自知乎問題:

「85~90年代出生的中國年輕人,其中的精英目前是什麼生活狀態?」

——過去的人都是經過篩選留下的硬骨頭,而現在的人都是溫室里長大的花朵。



也許父輩年輕時根本就不比我們強,只不過他們當中那些混的差的,早就被殘酷社會給清洗掉了。



偶有倖存者也只是蜷縮於社會的角落,你沒機會見到中年的他們,僅此而已。



今天我們有機會抱怨生活、機會的不公平,應該感謝時代的進步,因為它讓更多沒那麼幸運的人,有資格活下來並出現在你的面前。


歲月總是會剔除記憶里的灰色


而美好通常是被苦難包裹著的



最近有部探討老年生活的美劇《柯明斯基理論》。



裡面一位耄耋之年(相比我來說已算看透人生)的老人也說:



「做人很痛苦,痛苦的要命。再怎麼探索,也不會令痛苦消失。因為做人,必定是痛苦的!」





也許我們一直錯怪了人生——如電影《大魚》里講,事情越艱難,往往最後越能得到豐厚的果實。



恐怕所有苦與甜的關係皆是如此。



《四個春天》里有一幕是媽媽講以前家裡有多苦。



60年代結婚時家徒四壁,她和陸爸爸除了拚命工作,還要養豬、養兔子、做手工來補貼家用,欠的外債直到1995年才全部還清。



後來我看導演在自己的豆瓣日記里寫到:




……我們的生活里從來沒有出現過沮喪和抱怨。



父母不需要考慮得失,也不需要別人同情,甚至不需要別人的理解,本著「人」的身份行事,所以反倒輕鬆自在。

當你老了,回望一生,你會驚覺那些不美好的瞬間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磨殆盡,

而沙漏里留下的,卻是閃著點點光芒的美好記憶。



於是我回想起片子里陸媽媽講這一段故事時,始終是微笑著的。吃過這樣的苦,才會真心覺得現在的日子很好,還有什麼理由要抱怨呢?



最後我想以盧梭在《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的所思所想作結:




我人生中短暫的興盛時期對我的影響內在而持久,卻幾乎沒有在我心中留下什麼愉快的回憶;



相反,在我經受人生的種種苦難時,我卻時常感到溫存而令人動容的美好情感,彷彿一劑良藥敷在我傷痕纍纍的心上,將痛苦轉化成了快感



時過境遷,我只能回憶起這些美好的情感,不再記得與之同時加諸我身的折磨。



看起來,我似乎在苦痛中更多地品嘗了生命的美好。



好像只有當命運將情感緊緊束縛在我心頭,讓我專註本心,絲毫沒有為他人在意的身外之物分心的時候,我才是真正地活著。



我希望我到了他們的年紀,也能有這樣的信心。

2018年12月新鮮出爐的

《領英機會信心指數調研報告》

顯示,78%的中國內地受訪者認為,相比上一代,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資源和機遇。



作為奮戰多年的年輕職場一代,你認同這一點嗎?

值此新年佳節,我們推出了一個

「時代換算器」

小遊戲,你和父母只需回答5個問題,你就能時光倒流30年。





和父母年輕時的職業發展情況同台競技,進行職業換算,看看到底哪一代人工作的更幸福。



年輕時月薪38塊5的老爸和每天加班的你,誰才是家裡的職場贏家?

點擊「

閱讀原文

」或

掃描下方二維碼

,參加

《領英代際職場大PK》

,和爸媽來一場穿越時空的職場比拼!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

山越,反刻奇積極分子,偶爾激動,長年沉默。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和影視截圖,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當你老了,無工可打」:真相可能比想像中更殘忍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