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巍科普|產後42天檢查:這些問題42天後才能顯露出來!

巍科普|產後42天檢查:這些問題42天後才能顯露出來!

巍科普|產後42天檢查:這些問題42天後才能顯露出來!

生完寶寶出院時,醫生一般都會囑咐新媽媽們,產後42天一定要再回醫院做個檢查。為什麼生完了還要檢查?都查些什麼呢?今天就來說說產後檢查的那些事~

一、產後檢查目的何在?

產後42天是媽媽產後的一個重要檢查時間,媽媽在分娩後,身體會發生不少變化,需要大概42天的時間,才能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恢復到非孕狀態,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

巍科普|產後42天檢查:這些問題42天後才能顯露出來!

產後42天檢查並非一定要在產後42天,早幾天晚幾天都可以的,一般建議在產後的42~56天內檢查。這次檢查主要是判斷產後的母兒情況,讓醫生更好地了解產婦的恢復情況,及時發現異常,以免延誤治療和遺留病症。

醫生會問一些問題,然後結合新媽媽的實際情況,再安排做檢查,以確定媽媽產後是否存在身心問題; 此外,醫生還會對媽媽的產後營養和性生活方面進行指導,這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對妊娠期間有嚴重併發症的新媽媽更為重要。同時,醫生還會對新生兒進行全身評估。

二、新媽媽要做如下檢查:

1.常規檢查:如體重、血壓、血糖、血尿常規等,這些基本檢查項目能給新媽媽的身體一個全面的基礎評估。如果醫生髮現新媽媽有體重過重、貧血、感染等情況,會及時安排治療,並給予生活上的指導。

2.盆底檢查:盆底檢查可了解新媽媽骨盆底肌肉組織緊張力恢復情況,預防漏尿、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受損情況的發生,如果盆底功能受損不及時治療,就會嚴重影響女性以後的生活質量,所以盆底檢查非常重要。

3.子宮檢查:按壓宮底,了解子宮的復舊情況。此外,還要了解宮頸的情況,看是否還有惡露。通常情況下,惡露持續3周左右,最後隨著子宮的復原,惡露也大多會變成透明的白帶狀。惡露完全乾凈了就可以恢復性生活了,但最好還是要使用安全套,因為即使月經還沒恢復,還是有可能排卵懷孕的。

巍科普|產後42天檢查:這些問題42天後才能顯露出來!

4.傷口檢查:剖宮產的媽媽要檢查腹部傷口的癒合情況。在檢查中醫生會注意觀察傷口恢復的情況,傷口是否柔軟,是否粘連等。雖然順產的媽媽恢復的比較快,但如果有側切,也必須要檢查傷口癒合情況,看是否發生感染。如果傷口處有任何不舒服,在檢查時都要和醫生說。

5.乳房檢查:醫生會了解新媽媽母乳餵養的情況,檢查乳房和乳頭有無炎症等。鼓勵純母乳餵養4~6個月,然後可以繼續母乳餵養並逐步添加輔食。如果母乳餵養存在問題,可以進一步諮詢母乳餵養顧問,如果有乳房不適,可以由專業的乳腺科醫生做進一步的處理。

6.精神狀態評估:在檢查及對話過程中醫生會對新媽媽進行觀察,以判定是否有產後抑鬱的傾向。

三、新生兒要做如下檢查:

1.一般詢問:包括在家的狀態、哭聲、吃奶的情況,大小便,有無患病和就醫,疫苗接種等等。

2.體格檢查:包括一般狀態、皮膚、四肢活動、心肺聽診、腹部觸診、外陰的觀察,根據家長的提問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排查嚴重的臟器疾病。

3.體格測量:包括體重、身長和頭圍,評估寶寶回家後這段時間的體格生長狀況,判斷是否存在營養問題、餵養問題或隱匿的疾病。

巍科普|產後42天檢查:這些問題42天後才能顯露出來!

4.餵養指導:包括詢問除了母乳餵養以外用什麼配方奶餵養,聽聽家長在餵養時發現的問題並進行解答。同時詢問大小便,以幫助判斷餵養是否耐受和足夠,奶方是否合適。

5.黃疸監測和大便顏色判斷。

6.一般健康指導。

7.聽力篩查是否通過,是否需要複查。

四、新媽媽常關心的問題:

1.何時會來月經?

對於絕大多數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講,母乳餵養期間是不會來月經的,但是少數媽媽會在母乳餵養期間來月經。來月經了是否就不能母乳餵養了?還是可以繼續母乳餵養,這不會影響母乳的質量。

產後惡露乾淨以後又出現幾天的陰道流血是否意味著來月經了?不一定,要等大約一個月左右看是否會再次出現類似月經的出血,如果又來了,那就是月經;如果沒有來,那就是陰道出血,不是月經。

2.何時可以再次懷孕?

如果這次是順產的話,理論上講可以隨時懷孕,但是一般建議孩子1歲以後再懷孕,一是為了讓身體可以休息恢復,二來孩子1歲以後可以放下來讓TA走,不用整天抱在懷裡了。

如果這次是剖宮產的話,一般建議最少18個月(1年半)以後再次懷孕,因為18個月以後再懷孕,子宮下段傷口基本癒合可以恢復80%以上的張力,嘗試剖宮產後陰道分娩(VBAC)的話子宮破裂的風險明顯下降。

3.何時可以恢復運動?

如果是順產,1個月以後可以恢復規律活動,以散步為主;2個月以後可以恢復一般的運動,包括快走;3個月以後可以恢復孕前的多數運動。

如果是剖宮產,可以在順產的基礎上適當推遲15~30天。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恢復情況不盡相同,何時恢復運動和運動量的掌握主要以身體的舒適為標準。

*文章插畫為原創,禁止盜用,轉載需聯繫作者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