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詞餑餑大戰
太平歌詞是一種從屬於相聲的曲藝形式,約形成於清代初葉,從北京的民間小曲演變而來,在京、津、冀廣為流傳。
20世紀20年代就有藝人在露天(明地)演唱,20世紀30年代較為流行,後來逐漸被埋沒。它一直被作為相聲的四門基本功之一,也是相聲藝人招攬觀眾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為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中"唱"的重要組成,太平歌詞與常用作"墊頭"的開場小曲不同,既可融入相聲段子中,也可以獨立演出。
太平歌詞是用兩片竹板伴唱的一種間北京民間小曲,是從蓮花落的曲調演變成的。金受申在《北京風俗曲》中指出:"蓮花落和什不閑腔調相同,實有分別,一個人手敲竹板唱的為蓮花落。幾個人分唱、加插科打諢的為什不閑,又名拆唱蓮花落,有時,還可以加鑼鼓。"相傳,清末慈禧太后經常宣召民間藝人進宮去演唱,有一次蓮花落藝人趙星垣(藝名抓髻趙)進宮去演蓮花落,慈禧聽後太為誇讚,說:"他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賢良,頌揚的是國泰民安。"遂賜名叫"太平歌詞"。並召成喜、來喜等人到宮裡任專職教習,教太監們演唱。傳到官外以後,藝人們也沿用了這一名稱。
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點心製作方法
【按】糕點,老北京人稱之為「餑餑」。「餑餑大戰」是舊時太平歌詞的傳統節目。在不足千字的唱詞中羅列了近百種餑餑名目。現經年逾八旬的天橋老藝人邢文光先生重新整理編寫。
1
2
3
4
5
6
按序號順序分別為:槽子糕、提漿月餅、豌豆黃、糖瓜兒、饊子麻花、五毒餅
紅爐國內地少人多,就設法興兵去侵略外國。自來紅國王傳下了旨意,他命令油糕元帥去爭奪。調齊了三千薩其馬,五千精兵是硬面餑餑。前部先鋒本是蜂糕大將,軍中戰將是爐食餑餑。命棗糕將軍他押糧運草,合後大將本是那位棗蒸饃。雞油餅他逢山就開路哇,那中軍本是炸酥餲。那龍鳳餅的旌旗在空中擺,七星餅的皂纛在中軍擱。大軍來到了火燒鎮,只見那破邊缸爐紮寨在高坡。在轅門以外站著兩員大將,槽子糕、喇嘛糕他們手執長戈。轅門前擺著脆糖麻花四尊大炮、七炒麵的錢糧在裡面擱。藕粉茶湯是紅葯炸藥。要打那前來進犯的紅爐國。那套環兒探馬一聲報哇,尊一聲油糕元帥聽我說:「破邊缸爐他們早有準備、桂花缸爐的連營在高坡。在坡前還擺下了一座八寶攢餡陣,那五花三層的蒸餅似天羅。四周圍安上了螺絲轉兒,還有排叉神兵一萬多。栗子面的窩頭安在了中央戊己土哇,回頭王爺在上把令旗托。把褡褳火燒派在了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就把那扁食擱。水晶包兒派在了北方的壬癸水、那東方甲乙木乃是蓼花餑餑。休生傷杜四門派的是大八件兒,景死驚開是小八件兒前去巡邏。還請來一位光頭餑餑他神通廣大,他把那個金鋼寶圈兒擺在了陣中擱。那月餅當空如同白晝,還在那糕乾以上掛上了銅鑼。油糕元帥說聲「再探」,套環兒探馬把令得。在一旁怒惱了絲糕大將,他請令去破陣要把那功勞得。領命上了棗花兒馬,手中的兵刃是黃杠子餑餑。帶領著核桃酥、到口酥兩員大將,薄鬆餅跟定了厚鬆餅二哥。年糕老將是第二隊,他對著那吊爐悶爐把話說:「你叫那發麵火燒先進陣哪,巴拉餅和元宵後面跟著。」五毒餅帶著提漿月餅,敲響了七星薄脆那面鑼。再叫饊子麻花去衝鋒陷陣,花糕進陣要帶著蜂糕哥。芙蓉糕粉面帶著怒惱,罵一聲豌豆黃兒你個子不高。愛窩窩踏上了藤蘿餅的絆馬索,煎餅卷著大蔥去把他捉。拿住了切糕就用刀剁呀,捉住了肉丁兒饅頭就往籠屜里擱。拿住了炸糕就往油鍋里扔(讀上聲),捉住了油炒麵兒就沖著喝。在陣外響起了紅夷大炮,臌蓋兒打得震動了山河。紅爐鍾撞得震天響,翻毛兒兵將就揮動了長戈。南糖的兵將前來助陣,糖瓜兒滾滾齊聲喊捉。那馬蹄兒酥腿軟把槽卧呀,摔下來一品燒餅不能活。叉子火燒一見就害了怕呀,連喊悶爐燒餅我的二哥。你看那蜜麻花兒她也敗下了陣,銀絲捲兒也摔破腦袋殼。硬面鐲子被打得紛紛碎,江米團兒他也不成坨。麻團的芝麻全掉凈啊,杏仁酥她也少了胳膊。喜字餅壽字餅他們雙喪命啊,百壽糕被打也不能活。驢打滾兒缺糖少了豆面兒,中果條兒眼看著也不能活。綠豆潮糕他也幹掉面兒,佛手指掉糖也脫。重陽花糕也無了蹤影,菊花餅哭著叫哥哥。蜜供糖化了它站不住,關東糖見熱也成了坨。梨糕被打得成碎面兒呀,眼看著大糖火燒也不能活。兩敗俱傷全喪命啊,可樂壞了饞嘴的眾食客。
清代中葉的廣和樓戲園
選自《燕都》1987年第2期


※與世無爭的胖娘娘瑾妃
※舒穆祿氏宗親會2018年尋根行之阿城和拉林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