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兵敗夷陵,黃權投降曹丕帶走了多少兵馬?可能有五千到一萬人

劉備兵敗夷陵,黃權投降曹丕帶走了多少兵馬?可能有五千到一萬人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7月,劉備興兵大舉伐吳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入吳境,孫權情急之下向曹丕稱臣後以陸遜為都督迎戰劉備,雙方在夷陵展開決戰,沙場宿將劉備敗於陸遜之手。這一戰劉備損失極為慘重,大將張南馮習傅肜等人戰死,《傅子》記載:「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不僅如此駐守江北防備曹魏的鎮北將軍黃權在後路被阻無路可走之下率眾投降了曹魏,黃權這一投降順便還帶走了不少士卒,那麼劉備兵敗夷陵,黃權投降曹丕帶走了多少兵馬?可能有五千到一萬人,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夷陵以北就是曹魏的襄樊之地和孟達駐守的新城郡(新城郡就是之前的東三郡,孟達投降曹魏後,曹丕對孟達很信任把東三郡合併成為新城郡由孟達出任新城太守),所以劉備大軍主力雖然在和東吳作戰,但是也要防備曹丕可能會趁火打劫,於是劉備「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劉備伐吳的兵力有多少呢?演義上說劉備「統精兵七十餘萬,御駕親征」,這個純屬吹牛,劉備哪來那麼多兵馬?雖然正史中也沒有提及劉備伐吳具體出動了多少兵力,但是從《傅子》的記載可以得知劉備損失了八萬人,所以伐吳的總兵力在十萬人以上是可能的。

從理論上來說,既然要防備曹魏從北向南對劉備發動的進攻,兵力太少了肯定不行,因為主要是對東吳作戰對曹魏只是防備而已所以太多了也不可能,從黃權「督江北軍」可以估算五千到一萬人是個比較合理的兵力配置,而且黃權官居四鎮級別的鎮北將軍,這在當時來說級別可不低,黃權麾下兵馬也不大可能在五千人之下。

第二,曹魏時期出任治書御史的王沈所著的《魏書》對黃權投魏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中有兩段話比較重要:「權及領南郡太守史合等三百一十八人」,「拜權為侍中鎮南將軍,封列侯,即日召使驂乘;及封史合等四十二人皆為列侯,為將軍郎將百餘人」。需要注意幾點的是:首先,劉備伐吳是勢在必得壓根就沒考慮會失敗,所以他連拿下荊州之後各地的屬官也一併帶在了身邊,意思是荊州一拿下這些人就馬上上任。

這些人之中除了黃權之外還有兩個重量級人物,一個是準備出任南郡太守的史合,另外一個就是龐統的弟弟龐林,《三國志》記載:「統弟林(龐林),以荊州治中從事參鎮北將軍黃權征吳,值軍敗,隨權入魏,魏封列侯,至鉅鹿太守」,如果劉備真能拿下荊州,史合和龐林將會是治理荊州的重量級人物,所以《魏書》提到的這三百一十八人應該都是有一定地位之人,很可能大部分都是在劉備拿下荊州後的屬官和黃權軍中的將校級軍官。

其次,曹丕封了四十二人為列侯,將軍和郎官都有百餘人,黃權在劉備麾下是鎮北將軍,投降後曹丕封其為鎮南將軍,其實並沒有多大提升(當然加封侍中又另當別論),即便曹丕很大方這百餘人都官升三級,那他們原先在黃權軍中至少也得是軍司馬,都尉校尉這個級別的中下級軍官,可以設想一下黃權所督的江北軍中下級軍官都有百餘人,那麼士卒有多少呢?保守估計五千到一萬人那是相當有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為何要借刀殺人除去張郃?背後的原因並不簡單
典韋步戰稱雄,宛城之戰如果兵器沒有被偷他還能順利突圍嗎?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