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手槍被八路軍稱為盒子炮,在歐洲卻競標失敗
軍情
02-01
作為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這段時間的題材的戰爭影視劇經常出現的「盒子炮」,中國人民對它都不陌生,他就是著名的德國毛瑟兵工廠生產的C96手槍,在中國也被稱為「毛瑟手槍」。
從外型上來看,C96顯得十分怪異,與其他由套筒和槍身組成的常見手槍都不同。其寬大的彈倉使得其能夠儲存10發9毫米手槍彈,加長型彈倉甚至能夠儲存20發,載彈量遠超其他型號的手槍。
在20年代初期的時候,作為手槍的毛瑟C96得以避開當時的對華武器禁運條例,從而得以進入中國市場。由於中國當時正處于軍閥混戰時期,因此對軍火的需求量十分大,對槍沒得挑,有的用就是好的,堅固耐用的毛瑟C96手槍隨即成為中國軍隊的寵兒並且大量進口。
然而C96原本是面向德國軍隊招標的手槍,但是因為其前置彈艙和重心靠前等設計原因輸給魯格P08手槍作為軍官和炮兵的自衛武器的競標,因此並沒有大規模裝備德軍。
不過這樣一把在歐洲並不受歡迎的手槍卻在中國風生水起,甚至當時山西軍閥閻錫山曾經為了方便後勤供給,要求仿製使用.45ACP手槍彈的C96。儘管毛瑟原廠只生產了約一百萬把C96手槍(其中70%都銷往了中國),但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仿製量,保守來講應該有幾百萬把,型號也達數十種,甚至出現了自動版本。
而C96手槍對中國的手槍影響直到新中國建國後,新中國70年代研製的裝備給軍官和車輛人員的自衛武器80式衝鋒手槍就是以C96為基礎研製的。


※勞民傷財!該國神盾單艘造價30億,火力卻只有055的十分之一
※這也行?美國軍隊被監獄囚犯敲詐,居然還乖乖交了56萬
TAG:軍人之傢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