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MD YES!ITX神教之高顏值AMD主機搭建

AMD YES!ITX神教之高顏值AMD主機搭建

預算7000搭建一台實用小鋼炮,由於預算考慮這次選擇了AMD的組合,既然CPU選擇了AMD之後顯卡也考慮上了AMD的RX590顯卡。但是處於顏值考慮機箱選擇了一款很酷的安鈦克 Cube-Ekwb 黑色 ITX水冷機箱。配置相對均衡,給有類似的用戶一個參考。如果預算不像我這樣可以在機箱與電源選擇上有所降低即可。

CPU: R5-2600

顯卡: XFX RX590 8G

內存: 金士頓 8G*2 DDR4 2933

SSD: 三星 970EVO 500G

電源: 安鈦克 HCG 850W

機箱: 安鈦克 Cube-Ekwb 黑色 ITX水冷機箱

首先是桌面照,還是喜歡itx機箱,小巧放在桌子上並不佔地方。

燈光效果效果簡單低調,如果不喜歡燈光的還可以關閉一下。

Antec的logo也會發光,外設如果換成雷蛇的似乎更合適。

配件開箱展示

這次上手的是華擎的X470 Gaming-ITX/ac主板 AMD銳龍5 2600組合,本來也考慮上2700X的,但是過年了價格長得略多,考慮經濟實惠最後還是選擇2600,但是實際上手後發現真香。

包裝背後是一些產品介紹,基本目前主流的功能都有,M.2 32Gb/s介面滿足傳輸需求,而且向下兼容SATA3 6Gb/s M.2,雙USB 3.1 Gen2介面。無線方面最高支持867Mbps速率以及藍牙5.0。

主板全貌,整體黑化設計,價格一千出頭。應該是性價比很高的一塊X470 ITX了。

附件方面擋板、SATA線、WiFi天線以及驅動光碟說明書一類的。

加固設計的PCIe合金槽方便使用較重的顯卡式避免發生變形的情況。提供一條PCIe 3.0 x16插槽,搭配Ryzen CPU時可支持x16, 搭配Ryzen APU或Athlon時僅支持x8。

前置的USB3.0介面上方是主板24-pin介面下方是4個SATA 3 6Gb/s介面都在主板右側,不過我並不考慮用SATA介面了,現在存儲都是在NAS中。

3 2相CPU SOC供電,CPU部分為6組並聯成三相。8-pin CPU電源介面位置略微有些奇葩,採用較低的散熱器的話會有一定的影響。

在CPU FAN介面旁邊,是可編程RGB LED介面(灰色,3-pin),RGB LED介面(白色,4-pin),以及為AMD原裝CPU散熱器準備的USB 2.0介面

I/O方面標配兩個USB2.0/USB3.0以及兩個USB3.1 Gen2介面(Type-C和Type-A各一)。而且依舊保留了PS/2介面。顯示輸出方面一個HDMI2.0一個DP 1.2介面還是很主流的。除了千兆RJ45之外還標配了無線網卡。

背面一覽,主板的M.2介面也至於此處。

CPU方面選擇了銳龍5 2600,理由也很簡單,之前裝過兩次2400了,對於銳龍還是有很好的印象的。本來其實也考慮2700X一步到位,可惜過年價格變動不小,最後還是選了這顆比較理性的2600,就是有點委屈我的X470了。

沒想到1020拿到的U竟然還是原封U,可以在一側開窗看到這顆U。

打開首先看到有開窗設計的是散熱,感覺AMD還是相對良心的。就是這個散熱並不支持燈光,沒有2700X的散熱來的那麼信仰。

打開就看到處理器了,相比之前買散片的intel的處理器來講。這樣的開箱還蠻有儀式感的。

這麼多年了AMD還是堅持這樣的針腳。

安裝沒壓力,注意別插錯了就行。不過差錯了也裝不上。

沒有靈魂的原裝散熱。

最不能理解的是為啥還要把底座拆了才行,就2700X的散熱才能直接裝,有點尷尬。

拆下的散熱扣具。

顯卡方面選擇的XFX 訊景 RX590 8G黑狼版。

說實話我是第一次上手AMD的顯卡,一直算是NV粉。這次由於裝的是AMD主機,就考慮乾脆上手AMD顯卡試試。

這款顯卡感覺還是很好看的,而且大部分A粉不選藍寶石的話就一定是XFX了。我很喜歡類似碳纖維的外觀設計。

雙風扇非公設計的顯卡,整體採用AMD黑紅的標準配色。

一體化背板

一體化的背板在顯卡尾部還有一定的延伸,整體把顯卡散熱完全包裹住了。

側面可以看到內部十分顯眼的純銅散熱管以及XFX的logo,顯卡採用8 6pin 供電介面。

視頻介面有三DP HDMI DVI的組合。

內部四根銅管非常顯眼。

固態方面沒什麼說的,三星970EVO。性價比算比較高,而且性能、穩定性表現也比較可靠。

安裝也沒什麼難度插上皆可,後期考慮上個散熱片幫助散熱。

內存是先那之前主機的金士頓駭客神條 Predator掠食者 DDR4 2933 ,馬甲外觀很酷,而且支持RGB燈光效果。雖然整機基本都沒燈。

對於容量有要求的可以直接選擇16*2的套裝,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ITX主板內存不夠的情況。

插入效果,選擇ITX主要主要需要考慮一下散熱問題。可能不適合的散熱會影響各種介面的插入情況。

電源方面就是這次搭配主板一起拿到的安鈦克 HCG 850W了。全模塊設計,80 PLUS金牌認證、全日系電容、10年換新。之前裝了一台9900K也是這款,目前配置來講850W有點奢侈了,可能650W就足夠了。

背面是一些電源的技術說明英文較多,沒仔細看。

側面有電源模組介面說明以及供電能力說明。

電源三圍140*150*86mm 可以看出會比常規電源短小一些。 12V輸出 高達840W

電源兩側是Antec的標識以及HCG 850的型號。

模組介面設計,採用雙CPU 4 4pin供電介面,兼容新一代主板CPU供電輸入需求。

採用120mm的FDB液態軸承靜音風扇,配合HYBRID 功能開關,可以實現開啟後電源低負載模式下風扇停轉模式。滿足靜音需求,整體後期使用發現這款電源是真的安靜。

電源介面一覽,比較特別的就是HYBRID 功能開關了。

機箱方面選擇的也是Antec的Cube-Ekwb,這款機箱可算是安鈦克的一款經典機箱了,而且這款是安鈦克與EK聯瘦打造的,此外同樣還有雷蛇版本可以選擇。箱子不大,早就到手了一直沒空裝機。

機箱三圍460*365*250mm,相比傳統ITX會顯得更大一些。

機箱內置了RGB可變燈光設計。可以通過機身頂部的按鍵控制。

機箱後部可以看到主板採用倒置設計,頂部是顯卡位置,支持三槽顯卡,相比傳統ITX更多了30mm空間。兼容三槽顯卡。最長可以支持350mm的顯卡長度。基本市面上的顯卡應該都沒太大壓力。

機箱三面採用透視設計。

機箱內部最大可以支持240mm冷排,在後部也支持一個140mm的冷排設計,還可以看到在底部的EKWB標誌。上水的話這個機箱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底部電源位置支持200mm電源,標準電源都沒什麼問題。

機箱背部支持一個3.5英寸硬碟,兩個2.5英寸硬碟。此外還有一個6路風扇的HUB版方便走線使用。

主板安裝自然沒什麼壓力,輕鬆搞定。為了配合線材我還選擇Antec自家的延長線。這樣配色上更統一,年前也沒空專門定做包線了。這樣也更省事,而且效果也還不錯。

成品效果

走線花了點心思,看看結果吧。由於沒有硬碟整體效果還不錯。遺憾的是沒買到2700X的原裝信仰散熱。

內存設置成綠色燈光之後,整體還是十分配套的。

機箱自帶光帶效果,燈光模式可以通過機身頂部按鍵調節。底部的燈光尤為出彩。

燈光效果

簡單看一下配置:

相比8700來講,我覺得2600會是更高性價比的選擇,一樣6核12線程。只是主頻太低了不過也沒辦法,內存方面金士頓小超一下不到3200Mhz,對於AMD處理器來講算是不錯的了。處理器性能方面對比8700K分數略差一些,3486.2相當於8700k的94%左右,單核就差的多了點僅有441.3。

顯卡方面選了新出的RX590,外界一直評價這就是高頻版的588。第一次使用,對AMD不是很熟悉。

AIDA64小測一下內存,可以在3200 MHz下運行,就性價比來講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固態方面970EVO性能自然靠譜,考慮過西數黑盤最後還是選擇了三星的,畢竟之前960EVO就很滿意。

娛樂大師查看整體配置,得分389840。

C4D R15顯卡得分107.52fps,處理器多核1263cb,單核157cb。

3D MARK方面Time Spy得分4943。

Fire Strike Exrteme得分6725。

最後僅此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

總結

以上就是我這次裝機的全部內容,可能想多更像是流水作業。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關於安鈦克這款HCG 850W電源我並不是第一次用了,一直感覺運行安靜穩定。華擎的板子倒是第一次上手,自古都知道華擎妖板的名號。但是這次實際上手感覺這塊X470 Gaming—ITX/ac主板做工還是很規矩的,各部分介面位置相對十分合理,而且支持RGB燈光設置就是本身並不發光有點遺憾。2600不帶X的U價格比2600X要便宜不少,但是也是6核12線程的。雖然最高頻率不是很高但是感覺對於一般家庭用戶來講夠了。搭配RX590讓我有機會嘗試一下AMD組合也蠻有意思的,畢竟現在不少顯示器都是支持AMD的FreeSync。內存上金士頓的Predator算是入門之選,但是在AMD主板上可以在3200MHz運行很滿意。

以上希望給大家一個裝機方面的參考。這裡也馬上新年了,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抖動數碼 的精彩文章:

有趣好玩打動人心的WooHoo 雞音箱的第一印象
361°M1°RO SPIRE 3 限量款緩震跑鞋測評

TAG:抖動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