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黃河,歷來被華夏民族稱為母親河,但是在過去,這條母親河也經常會發脾氣——發生洪水泛濫的情況,給周邊的百姓帶來了滅頂的災難。明朝時,于謙曾經鑄造過一個「神獸」,用來鎮壓洪水,那麼這個神獸到底是什麼呢?它又會經歷怎樣的危險事情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在明王朝建立之初,由於官府的不作為,沒有做到未雨綢繆,因此河南地區的黃河,時常會發生決堤事件。洪水來襲後,周邊的州縣幾乎全部被淹沒,給當時的明朝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皇帝對此也十分頭痛。就在這危難時刻,名臣于謙臨危受命作為撫豫使前往河南治災。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然而,對於黃河泛濫,于謙帶領眾多的治水民眾日夜苦戰,甚至把皇帝賜給自己的蟒袍都扔進河水中,以圖平息水患,可依舊無濟於事。于謙在手下的建議下,決定鑄造「鎮水神獸」以求平息大水。經過眾多鐵匠的日夜趕工,一尊高六尺,長八尺的「鎮河鐵犀」被鑄造了出來,安放在安遠門的造土堤上,以「犀」與「息」同音,求得黃河永駐平息,于謙還專門為其建造了「鐵犀廟」,四季供奉。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這尊「鐵犀」一直被擺在這裡,直到明崇禎十五年,天下大亂,李自成從西北起兵,一路打到了河南。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在開封城下,李自成卻碰了個大釘子。河南本是屬於周王朱恭枵的封地,這位王爺決定憑藉開封城,跟李自成來一場大決戰。

李自成義軍組織了多次衝鋒,可都是以失敗告終。此時牛金星獻計,乾脆挖開黃河讓水勢逆流淹沒城池,然後再一舉兵進擊。李自成馬上組織手下開始挖掘黃河,可是未見成效,此時牛金星又進言說:「黃河有鐵犀鎮守,肯定不會泛濫。」。聽到這裡,李自成決定給這尊鐵犀一點「教訓」。

當夜,李自成便派上萬人將這尊鐵犀移到黃河邊,並讓人用鎚子和鑿子日夜敲打,最終在這座鐵獸的左肋下,生生打出一個大洞,李自成這才滿意地住手。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既然李自成能把主意打到黃河上,對面開封城守軍也不是傻子,他們一樣想用黃河來擊退起義軍。當時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將開封這座孤城層層包圍,眼看著城內無糧,外又無援軍,再這樣守下去,就算李自成不打進來,守軍們也會活活餓死。

周王朱恭枵為了取勝,他親自帶著眾多兵丁,在朱家寨和馬家口一帶,掘開了黃河的堤壩。當時正處於秋季漲水時節,洪水一夜之間蔓延開來,將周圍的一切吞沒。此時無論是闖王大軍營地還是開封城內,到處都是汪洋一片。

這場大水雖然給了朱恭枵一線生機,卻給這尊鐵犀帶來了「滅頂之災」。泛濫的黃河水夾雜著大量的泥沙,將鐵犀廟沖毀,這尊被用來鎮壓洪水的神獸,也被埋進了黃沙之下,幾至湮沒。

于謙為治理黃河鑄造「鐵犀」可差點被毀,原因只為爭奪一座城!

當年于謙為治理水患鑄造了鐵犀,到最後鐵犀卻被人為搞出的洪水泥沙所埋,看著確實是有點諷刺。可是話又說回來,這並非是天災所致,而是人禍所為,于謙大人怎麼也想不到,這尊無辜鐵犀會成為明末亂世,起義軍和官府爭奪開封城的犧牲品,細細的想來,真的是讓人感慨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馬王堆出土古怪木器,專家都不知道幹啥的
遼博從小村子徵集到了一枚銅魚,它竟是遼國的兵符,意義不尋常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