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立春# #你好,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立春之後,天氣漸漸回暖,草木開始復甦。

我國幅員遼闊,有道是「南方春早到,北方雪未消」。所以對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來說,立春還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立,始建也,指的是開始。而春這個字,就很有意思了。

最開始,春是形聲字,由三個「木」和一個「日」表意,用「屯」字表音。

所以,這個春字,本意是指天氣變暖,草木種子開始生根發芽。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到了漢代,春變成了由「豐」、「人」、「日」組成的會意字。豐代表著草木遍地生長,但這裡面多又了一個人字。

《尚書大傳》說:東方為春,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也。

立春,就成了春天到來,萬物復甦重新活躍,也就是新一年的象徵。

古人賦予了立春很多希望,這些傳統文化也在影響著今人。比如我們常說的新春新氣象、萬象更新始於春等。

此外,包括立春在內的二十四節氣,不單單是氣候的變化規律,還在指導著中醫的臨床診療以及養生保健。這一點,在民俗文化中也可以看到。


春 食

立春時節,民間有咬春的習俗。

古代,民間會買個蘿蔔來吃。之所以吃蘿蔔,一方面是取「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的寓意;另一方面,蘿蔔辛甘升發,立春時節吃,符合中醫順時養生的觀念。

因為,在中醫五行學說中,春屬木,而木主升發。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現代的咬春宴中,也少不了性屬辛甘升發的食物。

五行學說中,木對應人體的肝。所以,中醫養生講究春季護肝養陽,在飲食調養時更要投肝臟所好。

因此,立春後韭菜、春筍、洋蔥、茼蒿、香菇、香菜等可以多吃一點,但患有癤、瘡等病患,需要避免發物的人還是要避免食用。

而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具有酸收性質的食物就要少吃了,比如西紅柿、橙子、山楂等。


春 調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立春,意味著冬天即將離去。而季節更替也會給我們人體帶來一系列生理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春困。

由於立春和春節時間相鄰很近,所以人們往往把疲乏、頭昏欲睡等問題歸咎於春節假日。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從立春開始,濕氣開始變重,人體這時如果陽氣不足,就容易被濕邪侵犯,結果出現易困嗜睡、精神難以集中等情況,中醫稱之為「春困」或「濕困」。

這也是老年人、長期患病者容易出現春困的原因。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春困有時還是疾病的預兆。比如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如果出現嗜睡、哈欠頻頻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中風先兆。

不過對正常人來說,春困不是病,而是人體對氣候的適應性反應。

如果出現春困,可以嘗試伸伸懶腰,將原本處於靜態的肌肉、關節調動起來,能有效緩解睏倦、乏力等情況。

中醫認為,肝主全身筋膜,而伸懶腰可以調疏肝氣。

不過,想要通過伸懶腰來養生保健,也有一定技術含量的。

觀察一下貓、狗就會發現,這些動物在伸懶腰時,一個是動作慢,另一個是幅度大。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我們人類在做伸懶腰動作時,也要學一下貓、狗,動作收、放時都要緩慢,同時身體盡量舒展。

同時,做伸展時盡量吸氣,放鬆時盡量呼氣,這樣做效果會更好。


春 養

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很多人特別看重春季、尤其是立春養生。

網上關於立春養生方法的文章數不勝數,其實,黃帝內經里已經指出了春季養生的要點:

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說的是,讓我們每天早睡早起,要多走路,平時也要穿相對寬鬆的衣服。

這裡有幾個關鍵點,一個是春天到了,要注意起居規律,不可貪圖懶覺,否則不利於陽氣升發。

另一個是衣物雖然穿著要寬鬆,但也要做好保暖工作,民間有句俗語叫作「春捂秋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更重要的是,雖然天氣開始變暖,可以做室外活動,但還不適宜進行大運動量的戶外鍛煉。

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現代醫學證實,冬季我們皮膚的毛細血管會收縮,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隨著氣溫的升高,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如果這時進行劇烈活動,就會導致內源氧缺乏。說明黃帝內經里記載的方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春 護

春天是草木復甦,開始向上生長的季節,而肝主升發,主向上疏泄,所以春氣通肝。

而肝喜條達。條達,是舒展、條暢、通達的意思。

中醫認為,怒傷肝,百病皆生於氣。

所以中醫在春季養生時強調護肝,重點是注重精神調理,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

有些人,在立春後還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鬱或心煩易怒等癥狀,這就是肝的正常疏泄功能出了問題。

肝失疏泄則氣機郁滯,便容易令人情緒異常。

《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上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我們大家可以通俗的理解為,肝是一個膽有識的將軍,對人體精神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

因此,肝氣一但失衡,就像打仗沒有主帥一樣,人的思路就會不夠清晰,考慮問題也容易有偏差、遺漏。

我們如果感覺自己在立春後情緒波動比較大,可以通過按揉肝俞穴的方法來疏肝理氣。

肝俞穴位於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處。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由於肝俞穴在人體的背部,不方便自我按摩,日常保健時可由他人代為按揉。

按摩肝俞穴時他人應兩手置於被施術者的背部,用雙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別按揉兩側的肝俞穴。

按揉時的力度要均勻,以局部有明顯的酸痛感為宜。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3分鐘即可。

如果身邊沒有其他人,我們也可以用靠樹蹭背的方法來刺激肝俞穴。#養生# #中醫養生# #春季養生正當時#

……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在立春時節及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程氏針灸程凱預祝大家:

春風得意馬蹄疾,人生路上樂無邊!@頭條健康 @頭條養生

您如果想了解更多養生知識,可以點點屏幕左上方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

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