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千萬別在深夜試探人性:豆瓣9.5分真人秀,教會我認清生活的真相

千萬別在深夜試探人性:豆瓣9.5分真人秀,教會我認清生活的真相

//

深夜不回家的人

都是有故事的人

//

這幾年國產綜藝井噴,熒幕出現了很多與房子相關的真人秀。

走紅毯的明星們紛紛回歸自己家,身穿家居服甚至素顏出鏡,展露私底下的個人生活狀態。

朱雨辰@《我家那小子》

但看多了就會發現,某些橋段像是有刻意安排的劇本,實在是很難讓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此處推薦國產紀錄片《人間世》和《四個春天》,很真實很感人,也歡迎大家留言安利)

都說生活中的感動源於真實,相比之下,二姑娘更愛追東京電視台的一檔真人秀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沒巨資經費、沒明星人設、沒戲精劇本,此節目鏡頭記錄下的,是最真實煙火氣的普通人生活。

節目的規則很簡單:報銷高昂的打車費(日本打車真的貴,一公里要三四十RMB),換一個偷窺其人生的機會

節目組專挑電車停運的深夜時分,在車站找尋錯過末班車的路人,詢問能不能跟他們回家看看。

大街上隨便找個普通人回家,這樣的策劃能拍出什麼來?

突擊拍攝的真實,人間百態的故事,反而讓我覺得,生活遠比戲劇更精彩。

名牌大學的陪酒女

東京歌舞伎町一番街,亞洲最大的紅燈區街頭,節目組偶遇了一位喝醉酒的妹子。

聽到可以幫忙付打車費,妹子高興地跳了起來。

面對鏡頭,妹子直率又坦誠:她是年紀輕輕的陪酒女,也是20歲的應慶大學生。

應慶大學是怎樣一個名校?日本上市公司社長超過十分之一畢業於慶應,因而有著「企業家搖籃」之稱。

至於這所名校有多難考?去看看學渣逆襲片《墊底辣妹》就知道了。

而且,妹子家境並不差,爸爸是某航空公司的高管,男朋友是酒吧認識的牛郎。

乍一看,是一個墮落了的富二代大小姐,考進名牌大學也不好好上,每天醉生夢死三觀不正。

但當記者到妹子家深入採訪時,卻意外地發現了生活的另一面。

原來,妹子一年前被查出患有子宮癌,不知道什麼時候生命就會結束。

治療患病就得切除子宮,而她還想有自己的孩子,就一直沒有進行治療。

妹子為了讓爸媽放心而考取了應慶大學,但她又覺得做陪酒女既開心又能掙錢,便決定不顧他人的目光,去堅持自己喜歡的事。

記者問她知道還剩多久嗎,妹子笑笑說道,這個只有她的母親才知道。

她自己寧願不知道,這樣會過得更開心一點

最後,記者問她現在感到幸福嗎,妹子毫不猶豫地點點頭

超級樂觀的癌症患者,是陪酒女也是名校生,剩下的未知人生,她也會這樣快樂地度過。

20歲就結婚帶娃

在日本,20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每年的1月8日,滿齡的少男少女會盛裝出席成人節。

在這個儀式上,節目組拍到了一對撒了足足10噸狗糧的小夫妻。

同樣是20歲的年紀,夫妻兩人剛結婚登記3個月,孩子已經出生2個月了

一從典禮回到家,兩個人開始收拾亂糟糟的屋子,屋內擺滿了寶寶的衣物奶粉。

年輕的媽媽很顧家,成人式的漂亮禮服是靠自己掙出來的,並為此工作到臨產前的幾周。

「這麼年輕就撫養孩子,會不會擔心今後將面臨的諸多問題?」

小夫妻說,租房的頭一個月老早吵過了,最終他們達成了共識:為了孩子,兩個人一起努力。

「然後就普通地生活,關係一不小心變得更好了。」

看到這句話,二姑娘瞬間被這份狗糧甜到了。

並且,兩人都堅定地表示,一點兒也不後悔把孩子生下來。

聊著聊著年輕媽媽還透露說,自己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

家裡有一個小4歲的弟弟得了白血病,媽媽把時間全花在照顧弟弟和工作賺錢上,她從小基本沒怎麼被照顧過。

「小時候常常寄養在姨媽家,也沒有一家人一起出遊的記憶,所以對現在能有這樣一個家庭十分珍惜。」

「呆在家看電視,旁邊是孩子,和老公聊聊天,普普通通就很幸福了。」

誰說不是呢?

給三個娃的漂亮房子

節目組也曾碰見深夜喝醉的男人,一家賭博機店的副店長,從東京來到千葉工作,已經有三個兒子了。

這位宮崎先生自豪地透露,與年輕人租的小公寓不同,自己和家人住的是330平米的大獨棟

記者問他:一共貸了多少款?宮崎耿直回答道:「貸到死。」

宮崎家的大平房著實叫人羨慕,外面是氣派的停車場,裡面也打理得井井有條。

進入家門的右手邊,有間很大的衣帽儲物間,小門直接連通廚房。

整個空間統一成純白色,一看就是找設計師精心設計過的。

為了讓孩子們少跑到外邊玩危險,媽媽特地規划了一個院子,圍牆上開了一扇大窗。

如此精緻的一個家,自然是被當做過房屋範例,刊登在日本的家居雜誌上

爸爸說,這主要歸功於操持家務的媽媽,確認過眼神,一看就是個愛看書的人。

(左下角的《BEAMS AT HOME》有出中譯本,二姑娘有空就會隨便翻一翻找靈感。)

三個孩子需要共同玩耍,所以兒童房設計得尤其大,基本上就是地毯、沙發,加上儲物櫃和玩具。

房間設有單獨的衛生間,但沒有像一般家庭那樣放上學習桌。

而是在客廳的牆上放一排置物板,讓幾個孩子坐在吧台上學習

看似完美的一家子,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夫妻二人原本住東京都,現在搬到千葉縣,相當於北上廣逃到三四線。這一切源於大兒子聰太一出生,就被診斷為先天性內反足

「出生才兩天,醫生就說他也許沒法走路了」,剛三個月就動了手術,並要一直佩戴矯正裝置,同時定期去醫院治療。

夫妻倆到處奔波求醫,問遍醫院都被推脫治不了,只有千葉的兒童醫院願意接收兒子。

爸爸二話不說,立刻請求公司,將總部的工作調到了千葉縣。

二兒子是過敏體質,雞蛋、牛奶、蕎麥麵統統沒法吃,最喜歡吃炸豬排、炸雞排配白米飯。

即便媽媽已經很注意營養搭配了,他在幼兒園依舊個子最小。

好在三兒子很元氣,唯一的問題是開口說話比較晚。

「到現在只會說呼呼呼,很期待他開口呀~」媽媽說這話時,臉上是滿滿的幸福。

「孩子的出生真的是奇蹟,這個家就是為他們設計的。」兩個人都為這個家感到自豪。

最後,記者問,今後一家人想做什麼?

「全家人一起去迪士尼玩。」

「三兒子越來越男子漢,二兒子長到了一米多高,能乘的項目更多了。」

東大單身媽媽與六個娃

最後一個故事在深夜的福岡街頭,節目組採訪了一位43歲的樂觀母親。

畢業於東京大學的她,跟中日韓三國人結過婚,現在沒有老公、獨自撫養6個孩紙。(Emm...信息量有點大)

這位母親目前做倉庫管理的工作,在接受採訪時一直面帶微笑,看不到一絲悲傷或焦慮,洋溢著滿滿的幸福和輕鬆。

當然了,孩子一多,家的整潔度肯定會大打折扣。

不過,從玄關外的自行車、足球和一堆鞋子也看的出,母親在儘力滿足孩子們的成長需求

牆上貼滿了孩子們的獎狀和畫作,幾乎是整個家唯一的裝飾品了。

撫養的6個孩子中,2個患有性別認知障礙。

比如,女兒里湖從小就鑽男孩子堆,喜歡跟他們一起打棒球。

一開始,媽媽並沒意識到里湖身上的問題,花了一段時間才修正自己的偏見。

很多人都認為性別認同並不是什麼問題,但研究表明性別認同是與生俱來的。(這個發現也是1995年世界百大發現之一,它改變了歐盟的立法,幫助一小眾人擺脫了不被人認同的苦惱。)

女兒在作文中寫,「里湖的心裡是男孩,周圍的人覺得我是女孩,我很苦惱。」

媽媽特地聯繫了福岡的人權組織,為女兒牽線搭橋,和性別障礙者溝通交流

也會帶她去看寶冢的劇,讓女兒明白,女孩子的體格也可以很帥氣

媽媽笑著說,自己並沒有失去女兒,里湖只是一個不穿長袖和服、也不穿婚紗的女孩,會有另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現在女兒的表情變成很自然的笑容了,也就放心了。」

看到女兒臉上露出笑容,她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為孩子拚命工作、拚命生活,家務怎麼都做不完,廚房一眨眼功夫就堆滿待洗的鍋碗。

一次性燒三斤米的電飯鍋、煮味增湯煮麵的雪平鍋……媽媽樂觀而堅強地撐起了全家的生活。

除此之外,家裡的書架上還有許多藏書,大學時期的媽媽是個愛讀書的姑娘,曾經出國交流並面見天皇報告。

如今因為忙於做家務,她自嘲自己是個「書名讀者」。

書架上還存放著中國老公送的書法,兩人因簽證沒下來而分手,橫著讀是媽媽的名字——田中繪里緒。

對於幾個娃的教育,媽媽常常通過畫的畫跟孩子說話交流,了解子女的內心並尊重他們的想法。

一位43歲的單身媽媽,認真負責地撫養6個孩子,短短十來分鐘的影像記錄,足以窺見一家人的生活。

正如節目里所說的,從家中擺放的物品,就可以開始探索那個人的人生,家中的樣子,就像是人生的縮影。

之所以喜歡這檔節目,不僅僅是因為能看見真實的世間百態,還有節目組對每個人都表示尊重的態度。(就不提《我家那閨女》眾口一致的催婚語氣了...)

記者們會尊重被採訪人的活法,不去作主觀性的批判和干涉,不會多嘴去問對方:

「為什麼年輕大學生不做正經工作?」

「為什麼到這個年紀還不結婚不生娃?」

「為什麼東大名校畢業生會活得這麼狼狽?」

製作人高橋弘樹說,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不曾被別人見過的秘境。

人生也沒有標準的活法,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批判別人的生活。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 —End— ——

二姑娘家的狗很乖

掃一掃 不會咬人

-開始吧旗下自媒體-

跟二姑娘說說

你家藏了什麼樣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姑娘家 的精彩文章:

大爆款恢復原價倒計時!你還有最後幾小時底價入!
簡直是太慘,真怕你年後看牙破產…

TAG:二姑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