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觀點 | 著名法律專家楊誠教授談孟案:看似南轅北轍,但願殊途同歸

觀點 | 著名法律專家楊誠教授談孟案:看似南轅北轍,但願殊途同歸


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單


給 寂 寞 的 靈 魂 畫 一 個 

 亮

 的

 妝



她鄉華聞 · HERLAND




她鄉華聞(微信ID:chicvancouver)編輯


只有充分認識了加拿大的社會文化、法律,方可合理理解相關社會現象。


1月29日,美國司法部

向加拿大發出正式文件,要求引渡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自孟晚舟事件發生以來,一直懸念重重,跌宕起伏。有關孟晚舟案的大幕其實剛剛拉開,華為及孟晚舟恐將踏上「辯訴」的長征之路。路向何方,怎樣發展,華為和孟晚舟應提前做好「數年應訴」的心理準備。

針對孟晚舟事件,1月27日,

「3號路高度文化講壇」特別

邀請加拿大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原澳門聖若瑟大學副校長及國際法講座教授楊誠,作了主題為《南轅北轍,殊途同歸——孟晚舟事件的法律爭議》的講座。

楊誠教授(一排左三)與嘉賓


楊誠教授(右)與龍美地產總裁劉毅先生(左)

最近,本拿比南區選舉,發生了某候選人退選事件。這件事沸沸揚揚幾天,現已塵埃落定。其中暴露出的問題很多——這些問題中,文化差異占的比重較大。太多本地文化、思想、思路、觀念、表達等等需要移民學習及運用。移民的融入除了跨越語言障礙,更離不開文化的融合。文化之外,對法律的了解亦非常有必要。只有充分認識了加拿大的社會文化、法律,方可合理理解相關的一些重大社會現象。



辛上邪博士作引語

而已經影響到中加關係的孟晚舟案件,更凸顯了兩個國家文化、法律的差異。事件爆發後,對於事件的來龍去脈、法律背景、相關解讀,可謂眾說紛紜。



這一事件應該如何看待?加拿大政府為何會參與其中?事件究竟怎麼發展?楊誠教授在「3號路高度文化講壇」上作了詳細分析。



楊誠教授進行演講

講座中,楊教授從中加友誼談起,從二戰中加拿大出兵2000多人幫助香港抗日,1960年代加拿大以低價、賒賬的方式向中國出口小麥來幫助緩解當時的饑荒,加拿大為三峽大壩修建培訓200多位專家,到後來正式建交等,回顧了中加幾十年來的交流、交往歷史,並指出目前孟晚舟案件對中加關係的影響。

作為中加司法合作的參與者,楊教授首先從國際合作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孟案引發的中加對立,對於雙方長期努力建立的友好關係,包括以往20多年中兩國法律界共同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司法合作實踐成果,是一個重大打擊;對於此前已經建立的互信,是一種難以修補的傷害;尤其是,中加的法治合作,此前已經成為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亮點和中國與西方世界法治對話的重要窗口。目前雙方劍拔弩張的態勢,使這個領域中的合作互信蕩然無存。作為一個見證者,他感到尤其痛心。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危機,在法治框架下妥善處理有關案件,中加雙方几代人為兩國友好合作付出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


接著,楊教授從法律問題應當依法解決、逮捕的國際條約義務性、雙邊引渡條約的適用性、加拿大監獄制度和待遇、保釋制度、美國的引渡請求及加拿大的審查和審理等方面進行系統梳理,幫助大眾澄清了許多誤會。

比如,「所謂孟晚舟在加拿大遭到綁架,鐐銬加身、備受虐待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加拿大的監獄是公開透明的,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孟晚舟所在的女子監獄條件相當文明。別墅式的聯邦監獄條件像是干休所,甚至曾經有一所監獄還有高爾夫球場。

逮捕和羈押不是懲罰措施,而是保障訴訟正常進行的手段。法官及時批准孟晚舟的保釋申請,體現了人道精神。」

又如,「有人誤以為加拿大辦理孟晚舟案依據的只是美國國內法上制裁伊朗的貿易禁令而已。實際上,制裁伊朗是聯合國安理會一系列決議規定的全球行動。加拿大根據安理會決議,頒布了『特別經濟措施法』和『貫徹聯合國關於伊朗決議的條例』,明確規定不得向伊朗轉交美國的『戰略』產品和技術。按加拿大『出口和進口許可法』的規定,違背禁令將構成犯罪,最高刑期是10年監禁。」





楊誠教授幽默生動的演講方式


嘉賓十分享受講座過程

楊教授指出,根據美加引渡協議,美國提出臨時逮捕時,加拿大司法部長必須進行實施。「作為華為的法務部或法律顧問,未將引渡風險及時告知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使她在加拿大轉機時不幸被捕,是一個嚴重的失誤。」

對於案件走向,楊誠教授從法律角度指出,「如果美國司法部不能在1月30日前向加方遞交引渡請求和證據材料,孟晚舟就能恢復自由。如果美方按期提出請求,此案必將交給法庭審理。屆時,孟晚舟及其律師可以向法庭展示證據,據理力爭,反對引渡。儘管加拿大批准美方引渡請求的比率很高,加拿大曾經做出過不得引渡的判決。加拿大引渡法規定被引渡人有權上訴。上訴駁回後,在執行引渡之前,加拿大司法部長還要進行最後的審查。」



嘉賓們紛紛積極提問




楊誠教授風趣且耐心地回應提問

講座結束時,楊誠教授呼籲,「我希望中加雙方能夠在堅持法治的基礎上,讓各自的司法機關依法妥善處理個案,化解分歧,殊途同歸,儘快恢復重建友好合作的關係!」


「3號路高度文化講壇」,由樂活傳媒集團《高度》周刊、3號路公社、藝空聯盟主辦,辛上邪博士主持,溫哥華力邦藝術港、老修道院啤酒協辦。溫哥華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受邀參加。

她鄉華聞》對報告予以全程報道。


丁果先生進行點評

關於楊誠教授

楊誠教授(Prof. Vincent Yang),是西門菲莎大學犯罪學博士,加拿大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原澳門聖若瑟大學副校長、國際法講座教授。


楊教授是文革後首屆高考入學的大學生(77級)及首屆碩士研究生(81級),自1984年起在大學執教,1985年獲中國律師執照並開始從事律師工作,198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赴英國長期研修的法律學者。



他於上世紀90年代初赴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攻讀犯罪學博士學位,此後入職聯合國附屬機構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負責管理和執行加拿大國際發展署資助的加中刑事法制改革交流項目達15年。



從2001年起至2018年,楊教授先後在澳門四所大學執教,講授刑事法律、基本法、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公共政策、公共倫理、國際談判等課程。


楊誠教授

楊誠教授曾任中加政府雙邊人權對話加拿大代表團專家成員,並多年受聘於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公室等國際機構和加拿大律師協會等組織,擔任對華法治改革和培訓項目的國際專家。



楊教授還曾兼任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講座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接受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大學的特邀教授聘書,在各校講學,並擔任中國司法部法學研究項目年度立項外審專家。



楊教授是加拿大移民部在處理賴昌星、高山等中國知名逃犯的遣返案件中指定的主要專家證人,是2006年溫哥華太陽報公布的「百位有影響力的華人」之一。



他還是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海外華人代表。



講座結束後楊誠教授繼續與嘉賓們攀談

關於「3號路公社」

「3號路公社」,由大溫本地一些投資者發起,旨在建立一種以文化精神紐帶,以創業投資孵化器為內核的高端平台。



公社的建立是藉助已經在本地立足並取得成功的華人社群,促動華社團結、加強凝聚力,幫助和引導更多的新移民、移民二代、年輕人成功融入並建設加拿大,將加拿大作為真正的家園、為中加友誼增加光彩。

公社初建時期的運營項目包括大健康創投基金會、3號路吧-啤酒俱樂部、各地啤酒廠以及藝術文化傳播等。


劉毅先生介紹3號路公社的意義和理念

關於「3號路高度文化講壇」

樂活網與「3號路公社」聯合,成立「3號路高度文化講壇」,邀請思想卓越的學者作為主講嘉賓,分享學術、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優秀話題,提供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有寬度的內容。

講壇的目的是,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加強文化凝聚力,推動移民融入加本地社會生活,促進本地社區建設。

她鄉華聞出品|轉載申請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作者:風四海


編輯:柏顏


平台:她鄉華聞


微信ID:chicvancouver



有她的地方就有家

 商務合作:


sales@herlandmag.ca


 歡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

: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權聲明:

【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鄉華聞 的精彩文章:

溫情 | 溫哥華聖誕感悟:往後餘生,與你們在一起
回顧 | 谷歌發布全球熱搜排行榜:《延禧攻略》竟強勢登頂

TAG:她鄉華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