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開撕 Facebook、Google!

蘋果開撕 Facebook、Google!

小扎急,小扎急,小扎急完庫克急……

Facebook 又「作死」了!

昨天一早,小夥伴們就集體被「蘋果撤銷 Facebook 開發者資格」這條消息刷了屏。隨之而來的第一反應大多都是——這兩家怎麼又又雙叒叕杠起來了,這次玩這麼大的嗎?

然而這波熱度還未平息,據最新消息顯示,經過雙方的談判與協商,蘋果方面已於今日上午恢復了 Facebook 的企業證書,其內部員工應用程序得以重啟。

一波三折的「劇情」走勢面前,圍觀群眾捧瓜唏噓:鬧啥呢老弟,這麼任性的嗎?

禍起 Facebook Research:數據!隱私!用戶安全!

這一次,Facebook 「堅守初心」,再一次栽在了數據隱私問題上。

1 月 30 日,據 TechCrunch 報道,Facebook 暗中利用一款 App 獲取用戶數據,嚴重違反了蘋果的開發者協議,故而遭到封禁。

據調查披露,自 2016 年以來,Facebook 一直在 iOS 和 Android 上悄悄推行其市場調研項目,最近更名為 Project Atlas。Facebook 在 Instagram 和 Snapchat 上投放廣告,通過付費及推薦獎勵金機制(每月 20 美元,推廣拉人成功每人再額外追加獎金 20 美元),吸引 13-35 歲的用戶下載安裝及使用理論上僅當用於其員工內測的VPN應用程序 Facebook Research,其中更是約有 5% 為青少年用戶。

一旦用戶點擊「信任」,便意味著向 Facebook 方提供其設備的 Root 訪問許可權,該 App 即可收集用戶所有的手機和網路活動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郵件信箱、聊天記錄、網頁搜索和瀏覽足跡,以及應用安裝及使用情況等隱私數據,還可以破解用戶加密信息,本質上就相當於誘導安裝追蹤應用程序,付費「購買」用戶隱私。

Facebook 甚至要求用戶截圖並提交他們的亞馬遜歷史訂單記錄,意在利用所有這些數據來追蹤競爭對手、評估趨勢並規劃其產品路線圖。

而 Facebook 此番操作繞過了蘋果審查,允許公司為員工創建的應用程序向普通用戶分發,嚴重違背了企業開發者證書「僅用於組織內部發布應用程序」的要求,因此一經曝光,立刻遭到蘋果強硬封殺,同時還被撤銷了企業開發許可權。

對此,蘋果方面表示,這是出於保護用戶及其數據的考量,任何違背該協議的開發商都會受到這一裁決。

蘋果鐵腕,Facebook 喊冤

事件曝光之初,各路話題明晃晃打著「撤銷開發者資格」的標籤,頗為唬人,但一路梳理下來不難發現,這次蘋果對 Facebook 的「處決」也只是取消了它的企業開發者資質,其在 iOS 上正常的應用分發並不受此影響,普通用戶依然可以正常下載並使用 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 等應用。

但蘋果這拳打下來,Facebook 仍舊掉血不少——一波帶走了 Facebook 所有合規的員工專用應用程序,所有通過企業證書向內部員工分發的應用集體停擺,其中既包括 Facebook 旗下社交產品發布前的內部測試版本,也包括了其內部的員工服務應用程序,例如辦公室協作、通勤、午餐時間表等。

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 Facebook 的混亂,破壞了他們的日常工作流程和產品開發能力。於 Facebook 的 3 萬餘名員工而言,這種中斷將直接導致巨大的生產力損失。除此之外,可能由此引發的 iOS 用戶群體流失也是個不容忽視的長期問題。

但對於此次蘋果的單方面「判罰」,Facebook 似乎有冤要訴,聲稱 Facebook Research 符合蘋果的企業證書規定,且該項目與「焦點小組」沒什麼不同。其發言人還表示:

關於這個市場研究項目,大家一直忽略了一個關鍵性事實,就是它從來都不涉及「秘密」,Facebook Research 這個名字從字面上看也就是 Facebook 用於研究的應用程序。這並不是什麼「間諜」行徑,因為所有報名參加的人都經過了明確的入選流程,徵求他們的許可的同時還給予了參與者報酬。而最後,參與計劃的人當中也只有不到 5% 是青少年,而這部分也都簽署了父母同意書。

對此,TechCrunch 駁斥稱,Facebook 從未公開推廣過 VPN 應用本身,且在用戶正式註冊之前,也都並未披露 Facebook 在項目中將實質扮演的角色。而且雖然的確向用戶提供了明確的指示和警告,但該程序從未強調也沒有提到 Facebook 可以通過 VPN 收集的數據的全部範圍。所以「參與用戶可能根本不知道點擊『Trust』之後,自己究竟賦予了 Facebook 多大的權力」。

此外,這期間還曾發生一個小插曲——Facebook 曾試圖假裝「主動」撤銷該項目,淡化了受到蘋果壓力的事實,也因此遭到眾嘲。

Onavo Protect 轉世重生?

Facebook: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去……

事實上,早在 2018 年 8 月,因蘋果改變政策,禁止 VPN 應用程序的數據收集實踐,Facebook 就曾被迫刪除其類似的 Onavo Protect 應用程序。但 Facebook 從未關閉功能與之相似的 Research。安全專家 Will Strafach 深入研究 Facebook Research 應用程序後,更是發現它包含了大量 與Onavo Protect 相似的代碼和引用。令人不由質疑這是否只是Onavo 的一次披皮重生。

與此同時,這一發現還意味著 Facebook 實際上是在有意違反蘋果 2018 年的隱私政策變更,同時也是對企業證書的濫用。

若再往前追溯,我們不難發現,近來的 Facebook 確乎因為安全及隱私問題,被打滿了負面標籤,一時間「非死不可」的諧音化調侃隨處可見。2018 年 3 月,Facebook 驚曝史上最大規模的數據泄密——5000 萬用戶資料被非法盜用,Facebook 亦隨之捲入 Cambridge Analytica 數據醜聞。後又於 10 月再曝安全漏洞,新一輪「泄露門」涉及賬號數達 3000萬……

新「仇」舊「恨」,集體混戰

多年來,美國科技巨頭間的關係一直處於一種微妙的「敵對」狀態。單就蘋果與 Facebook 二者而言,蘋果 CEO 庫克便曾多次公開批評 Facebook 收集用戶數據的操作,而扎克伯格也反嗆稱二者在商業模式方面存在本質差異,Facebook為用戶提供的是免費服務,而蘋果則是通過產品銷售牟利。

去年 11 月,扎克伯格更是因難以忍受庫克屢屢就 Facebook 的用戶隱私問題「指手畫腳」,而怒令公司全體管理層成員不得再使用 iPhone,全部改用安卓手機。再看此輪對戰,無疑又將使 Facebook 與蘋果之間的矛盾再度升級。有預測認為,「緊張關係可能導致 Facebook 在 App Store 中推廣受阻」。

雖然據TechCrunch 最新進度報道顯示,蘋果已恢復了 Facebook 的企業開發許可權,但 Google 的加入又讓這場「暗戰」透出了一絲升級的趨勢

在隱私問題上可謂「臭名昭著」的 Google 也摻和進來了——

據 TechCrunch 報道,與 Facebook 的操作是一個套路,Google 自 2012 年起,也在通過禮品卡激勵的方式,邀請普通用戶下載使用其內部應用程序 Screenwise Meter,藉以監控用戶的手機使用情況。該應用向 18 歲以上的人開放;但如果他們在同一個家庭內,也允許 13 歲以上用戶加入該計劃,這點上與 Facebook 有所不同。

有趣的是,在蘋果發現前,察覺到風聲的 Google 就火速下架了該應用,並發布了一封道歉聲明,承認了濫用企業開發者證書的錯誤。但還是沒能逃過蘋果相應的處罰措施——吊銷企業開發者證書 Double Kill。

但 Google 方面也在聲明中解釋稱:

我們已經在 iOS 設備上禁用了這一應用,該應用的使用完全出於用戶自願;

我們已向用戶明確了通過該應用程序使用其數據的方式,且無法訪問加密數據,用戶也可以隨時退出。

與此同時,Google 與蘋果雙方也表露出積極協商的態度,就 Facebook 已「解禁」這一點來看,Google 恢復企業開發許可證也不過早晚的問題,不過評論普遍認為,往後各大廠在蘋果問題上,決策都會更加謹慎了。

而關於此次事件始末,評論區多「站隊」蘋果,認為「違背契約精神這點無法洗白,因不按規矩、濫用許可權被封實屬理所應當」,且「自願無法和合規劃等號」。

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鏈接:

https://techcrunch.com/2019/01/29/facebook-project-atlas/

https://techcrunch.com/2019/01/30/apple-bans-facebook-vpn/

https://www.theverge.com/2019/1/30/18203551/apple-facebook-blocked-internal-ios-apps

https://mashable.com/article/mark-zuckerberg-android-phones-after-apple-ceo-tim-cook-criticism/#jzY6AUW1jsqD

https://www.theverge.com/2019/1/31/18205795/apple-google-blocked-internal-ios-apps-developer-certificate

【完】

熱 文推 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無法拯救的 Wear OS!
AI 刪庫,程序員背鍋?

TAG:CSDN |